DB5308/T 77-2024 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DB5308/T 77-2024 Plant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fast-growing eucalyptus afforestation area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8/T 77-2024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3-29
实施日期
2024-05-29
发布单位/组织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云南云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普洱市卫国林业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起草人:
罗成学、何俊、粟国磊、姜成、徐建民、童清、张开赋、王应文、刘仕宏、毛晓佩、苏辅强、陆海飞、杨利华、刘悦、赵文贵、李宁华、张建珠、王家学、黄玲、李思荣、刀云杰、赵元达、李震、龙忠良、李光友、张云东、童思博、李从荣、舒成伟、周强、徐凯。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77—2024

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2024-03-29发布2024-05–29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7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云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云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普洱市卫国林业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成学、何俊、粟国磊、姜成、徐建民、童清、张开赋、王应文、刘仕宏、毛

晓佩、苏辅强、陆海飞、杨利华、刘悦、赵文贵、李宁华、张建珠、王家学、黄玲、李思荣、刀云杰、

赵元达、李震、龙忠良、李光友、张云东、童思博、李从荣、舒成伟、周强、徐凯。

I

DB5308/T77—2024

II

DB5308/T77—2024

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桉树速生丰产林指标要求、规划设计、林地选择、品种(品系)选择、造林、抚育管

理、采伐更新和档案建立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724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836工业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速生丰产林指标要求

速生丰产林指标见表1。

表1桉树速生丰产林指标

培育目标短轮伐期原料林中大径材原料林

立地类型ⅠⅡⅢⅠⅡⅢ

采伐年限8a7a6a6a~10a

蓄积量≥360m3/hm2≥262.5m3/hm2≥180m3/hm2≥37.5m3/hm2·a不培育

5规划设计

5.1规划原则

5.1.1生态优先

合理规划、适度发展、科学经营。

5.1.2适地适树

1

DB5308/T77—2024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配置不同桉树品种(品系)。

5.1.3可持续经营

科学经营措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

5.2作业设计

5.2.1小班调查

在小班范围内进行的测树因子、土壤因子、植被和地形因子等调查项目。

5.2.2小班区划

以小班为经营单位,小班面积以10hm2~20hm2为宜。具有森林植被的山地造林,坡度35°以下,

保留造林地沟谷两边、山头、山腰、急险陡坡等生态敏感区的原生植被,保留面积不低于整个造林作业

区面积的10%~15%;在坡底、河流两岸及小溪两侧,公路两旁和村庄周围,须保留不少于宽度5m~8m

的缓冲带。

5.2.3造林作业设计

按照LY/T1607执行。

5.2.4抚育设计

按照GB/T15781执行。

5.2.5采伐设计

5.2.5.1短轮伐期原料林主伐和抚育采伐按照LY/T1724执行。

5.2.5.2中大径用材林采伐按照LY/T1646执行。

6林地选择

6.1适生区

海拔2000m以下,年均温18℃~20℃,相对湿度≥70%,降雨量≥1000mm区域;土壤厚度≥60

cm,pH值4.5~6.5,坡度≤35°,中、下坡位,阴坡、半阴坡的林地。

6.2立地等级区划

根据土壤厚度、降雨量、坡位、坡向、林下草本层盖度、坡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计算综合评分值进

行划分,综合评分值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造林地立地等级划分参见附录A。

·················(1)

式中:

a—综合评分值;

b—权重;

c—得分。

7品种(品系)选择

2

DB5308/T77—2024

选用经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良种或品系。宜以LH107、JL102、JL106、LH110、DH32-29

和广9为主,形成多无性系块状混交。不同海拔品种(品系)选择详见附录B。

8造林

8.1林地清理

5月底完成,参照GB/T15776执行。

8.2造林密度

依据培育目标和立地等级,确定造林密度:

2

a)短轮伐期原料林:Ⅰ级立地林地,株行距2.5m×3m,1335株/hm;Ⅱ级立地林地,株行距

22

2m×3m,1665株/hm;Ⅲ级立地林地,株行距1.5m×3m,2220株/hm;

22

b)大中径用材林:Ⅰ级、Ⅱ级立地林地,株行距3m×3m(1110株/hm)或3m×4m(832株/hm)。

8.3整地

采用穴状整地,定植穴,规格为30cm×30cm×30cm。

8.4回塘和施基肥

定植穴挖好暴晒7d后回塘。基肥选用N:P2O5:K2O=10:16:7,总养分含量≥33%,并含硼、锌等微量

元素的桉树专用肥和优等钙镁磷肥(有效五氧化二磷≥18%、有效镁≥12%、可溶性硅≥20%)混合使用,

每穴施0.3kg桉树专用基肥+0.3kg钙镁磷肥。将肥料施于穴底后回表土至1/3穴,并将回穴的表土与肥

料拌匀,再回表土至满穴。

8.5苗木质量要求

选择苗木生长正常,无病虫害,I、II级以上的苗木出圃造林。苗木质量分级详见附录C。

8.6苗木运输

随取随运随种。

8.7定植前苗木处理

用45%~50%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乳油2000倍~3000倍液浸泡苗木基

质5min~10min。

8.8定植

6月~8月定植,定植时将高于穴口的回塘土扒平,挖小穴定植,覆土至基质以上5cm~10cm为宜。

9抚育管理

9.1补植

定植后一个月内进行补植。

9.2除草

3

DB5308/T77—2024

定植当年扩塘1次,除草2次,第2、3年除草1次~2次。

9.3追肥

9.3.1肥料选择

选用N:P2O5:K2O=17:10:9,总养分含量≥36%,并含硼、锌等微量元素的桉树专用追肥。

9.3.2追肥时间

每年4月~6月或11月~12月。

9.3.3追肥次数和施肥量

Ⅰ级立地林地,造林后第2a追肥1次,每株0.5kg,第3a~7a每年追肥1次,每株0.6kg;Ⅱ级

林地林地,造林后第2a追肥1次,每株0.5kg,第3a~6a每年追肥1次,每株0.6kg;Ⅲ级林地,造

林后第2a追肥1次,每株0.5kg,第3a~5a每年追肥1次,每株0.6kg。

9.3.4追肥方法

第一次追肥在离树干20cm处开挖施肥沟,后期几次追肥在离树干30cm~50cm处开挖施肥沟,施

肥沟长30cm、宽20cm、深20cm。将肥料均匀地撒于施肥沟内后覆土盖严,覆土厚度不得低于15cm。

前后两年开挖的施肥沟不应在同一位置。

9.4有害生物防治

主要病害、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D。

9.5森林防火

按照LY/T1836执行。

10采伐

10.1轮伐期

短轮伐期原料林:6a~8a;中大径材原料林:6a~10a。

10.2采伐时间

秋、冬、春旱季为宜。需萌芽更新的避开雨季和冬季。

10.3采伐方式

10.3.1短轮伐期原料林

参照LY/T1646执行。采用皆伐方式,伐桩高度离地面3cm~5cm。

10.3.2大中径用材林

参照LY/T1646执行。采用皆伐方式。

10.4剩余物处理

4

DB5308/T77—2024

采伐剩余物、枯枝、树皮、杂草、杂灌木等应回归林地,置于栽植行间,不得覆盖伐桩、截短散铺

或堆腐处理,人为活动产生的难降解垃圾应清理出伐区。

11更新

11.1植苗更新

11.1.1留萌更新经营3次后,应进行植苗更新,如对生长不良、保存率低或需要更换新品种或新品系

的林分,应提前进行植苗更新,更新造林新行位置选择两行伐桩之间。

11.1.2对植苗更新的林地,树兜宜采用化学方法进行伐桩催腐分解,伐桩催腐需在晴天进行。主要处

理方法有:

a)当萌条长至约1.5m,使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按1:10兑水后,对萌芽条进行均匀喷洒;

b)对伐桩四周进行劈桩,使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按1:3兑水后,均匀喷洒在砍口;

c)采伐24h内,使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按1:5兑水后,均匀喷洒在切面。

11.2萌芽更新

11.2.1除萌定株

11.2.1.1按照“去弱留强,去旁留正,去弯留直,保持合理株距”原则,保留生长粗壮、顶端优势明

显、干形通直、萌发位置好的优势萌芽条,除萌留桩高度≤5cm,保留的萌芽条不受到任何损伤。

11.2.1.2分2次除萌。第1次除萌适宜时间为萌条高生长至1.5m~2m时进行,除萌按对角保留2

株;第2次除萌时间为萌条高生长至3m~5m时且结合第2次抚育或施肥前后进行,空塘周边保留萌

条2株,林内伐桩保留1株萌条。

11.2.2萌芽林施肥

11.2.2.1开挖施肥沟

在离伐桩30cm~50cm的地方开挖施肥沟,施肥沟规格为长30cm、宽20cm、深20cm,前后两年

开挖的施肥沟不应在同一位置。肥料应均匀的撒施于施肥沟后覆土盖严,覆土厚度不低于15cm。

11.2.2.2肥料选择

追肥选用N:P2O5:K2O=17:10:9且总养分含量≥36%,并含硼、锌等微量元素的桉树专用追肥。

11.2.2.3施肥时间

第1次施肥在定株除萌前后进行,以后追肥在每年的4月~6月完成。

11.2.2.4追肥次数及施用量

Ⅰ级立地林地,萌芽更新后连续7a追肥,第1a追肥0.4kg/株,第2a~7a追肥0.6kg/株·a;

Ⅱ级立地林地,萌芽更新后连续6a追肥,第1a追肥0.4kg/株,第2a~6a追肥0.6kg/株·a;Ⅲ级

立地林地,萌芽更新后连续5a追肥,第1a追肥0.4kg/株,第2a~5a追肥0.6kg/株·a。

11.2.3萌芽林除草

留萌定株时,除草抚育1次;结合每年施肥前后除草1次,连续5a~7a。

5

DB5308/T77—2024

12档案建立

12.1对审批文件、各种调查、设计、总结、图表、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建立健全森林经营档案。

12.2以小班为单位建立经营档案卡片,对营林全过程跟踪管理,按照小班资源动态、小班经营动态、

小班财务核算三类功能模块建立档案。

6

DB5308/T77—2024

附录A

(资料性)

桉树造林地立地等级划分

表A.1给出了桉树造林地立地等级划分参考表。

表A.1桉树造林地立地等级划分参考表

影响林下草本层

土壤厚度(cm)降雨量(mm)坡位坡向坡度(°)海拔(m)

因子盖度

权重

302015551015

≥1001.0≥15001.0下1阴坡1.01级1≤151.0≤12001.0

80~1000.81200~15000.9中0.7半阴坡0.72级0.715~200.71200~14000.8

分等

系数60~800.51000~12000.7上0.5阳坡0.63级0.5>200.51400~16000.7

<600.2<10000.51600~18000.5

1800~20000.4

注1:综合评分≥8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