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张敏、李本伟、孙振、宋恒扬、钟杰、安博、樊鸿、彭浪鸣、赵瑶琴、李海涛、徐洪彬、何小林、陶双江、孙璐、费澎波、任德庆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40
CCSP28
DB51/T3087—2023
四川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技术规程
2023-06-19发布2023-08-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3087—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桥梁养护机构管理....................................................................3
6桥梁检查与评定......................................................................3
7桥梁结构监测及病害动态管理..........................................................8
8桥梁养护与维修......................................................................9
9桥梁养护工程管理...................................................................12
10应急管理..........................................................................14
11桥梁技术档案管理..................................................................15
附录A(资料性)桥梁构件划分与编号规则..............................................17
附录B(资料性)桥梁初始检查记录表..................................................21
附录C(资料性)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22
附录D(规范性)桥梁信息公示牌......................................................23
附录E(规范性)常用养护措施技术要求................................................25
I
DB51/T308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敏、李本伟、孙振、宋恒扬、钟杰、安博、樊鸿、彭浪鸣、赵瑶琴、李海涛、
徐洪彬、何小林、陶双江、孙璐、费澎波、任德庆。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1/T3087—2023
四川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的总则、桥梁养护机构及养护工程师、桥梁检查与评定、桥梁
结构监测及病害动态管理、桥梁养护与维修、桥梁养护工程管理、应急管理、桥梁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
常规桥梁的养护是我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的日常主要任务,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四川省高速公路的
常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他公路的桥梁养护可参照使用。对于高速公路的特殊桥梁,可遵循本文件的
原则,针对不同情况与要求制定专项养护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226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23827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JTG5120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514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5220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T5214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J2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J073.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T1037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常规桥梁conventionalbridge
在我省高速公路占绝大部分的梁式桥及常规拱桥,如:简支梁桥、连续(刚构、T构)梁桥及混凝
土(圬工)上承式拱桥等。
3.2
特殊桥梁specialbridge
对养护技术有较高要求,且养护管理工作内容较复杂,有一定特殊性的桥梁,如:缆索体系桥梁、
吊杆体系拱桥、钢管混凝土结构桥梁、其他新型或异形桥梁以及特大型的跨江、跨海、跨峡谷桥梁等。
3.3
初始检查initialinspection
新建或改建桥梁交付使用后,对桥梁结构及附属构件的技术状况进行的首次全面检测,其成果是后
期桥梁检查和评定工作的基准。
[来源:JTG5120-2021,2.0.2]
3.4
1
DB51/T3087—2023
日常巡查dailyinspection
对桥面及其以上部分的桥梁构件、结构异常变位和桥梁安全保护区的日常巡视和目测检查。
[来源:JTG5120-2021,2.0.3]
3.5
经常检查routineinspection
抵近桥涵结构,采用目测结合辅助工具对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设施表观状况进行的
周期性检查。
[来源:JTG5120-2021,2.0.4]
3.6
定期检查periodicinspection
对桥涵总体技术状况进行的周期性检查及技术状况评定。
[来源:JTG5120-2021,2.0.5]
3.7
特殊检查specialinspection
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进行检查与评定,以査清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
[来源:JTG5120-2021,2.0.6]
3.8
预防养护preventivemaintenance
桥梁未发生结构性损坏、有轻微损坏或病害迹象时,为预防病害的发生、延缓病害的发展、延长其
使用寿命而采取的主动养护措施。
[来源:JTG5120-2021,2.0.8]
3.9
修复养护repairmaintenance
为恢复桥梁技术状况而实施的功能性、结构性修复或更换的工程措施。
[来源:JTG5120-2021,2.0.9]
3.10
专项养护specialmaintenance
为恢复、完善或提升桥梁使用功能而集中实施的增设、加固、改造、拆除重建等工程措施。
[来源:JTG5120-2021,2.0.10]
3.11
应急养护emergencymaintenance
突发情况造成桥梁损毁、交通中断、产生安全隐患时,实施的应急抢修、消除隐患、保通等工程措
施。
[来源:JTG5120-2021,2.0.11]
3.12
动态设计dynamicdesign
在桥梁养护施工过程中对新出现的病害进行实时反馈,随施工进展而动态展开的设计工作。
3.13
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
通过建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突发事件和应对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
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及时恢复桥梁正常运营,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和组织体系,
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的管理行为。
4总则
4.1为提高四川省高速公路桥梁养护人员技术水平,构建以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为基础的桥梁养护检
查、施工、评价一体化标准流程,规范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高速公路畅通和桥梁运营安全,特编制
本文件。
2
DB51/T3087—2023
4.2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是所辖桥梁设施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应组织开展桥梁安全风险
防控和隐患治理,保障桥梁安全运行。
4.3高速公路桥梁养护作业单位应具备国家及省规定的相应资质或条件,并接受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
4.4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建立养护专项资金制度和预备金制度,加大桥梁养护资金投入,对特大、
特殊桥梁和特别重要桥梁,应按单座桥梁和养护作业类型安排专项养护管理资金。
4.5高速公路桥梁养护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创新。
4.6高速公路桥梁应贯彻全生命周期理念,遵循“防治结合、科学养护、安全运行、保障畅通”的原
则,积极开展预防养护工作,实施特殊环境作用下桥梁耐久性提升,注重轻微病害的早期处治,强化桥
梁养护标准化和常态化,防范4、5类桥梁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4.7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应加强技术管理,严格遵守和贯彻执行有关公路桥梁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建立健全桥梁养护技术管理制度,健全桥梁检查评定成果验收和养护工程决策、设计、施工、验收和后
评价机制,提升公路桥梁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
4.8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相关工作,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和规
范的规定。
5桥梁养护机构管理
5.1经营管理者应建立专门的养护机构,负责桥梁及附属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委托养护单位
开展养管工作,由养护机构监督。
5.2经营管理者应明确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分管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养护管理的
各项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人员。
5.3养护机构应编制养护细则,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全面准确记录桥梁检查和养护维修情况,
并录入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5.4养护机构应设置专职桥梁养护专业技术人员,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稳定、专业的桥梁养护管
理技术团队。
5.5桥梁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在获得行业监管单位颁发的培训合格证后持证上岗。养
护机构应定期开展桥梁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履职情况考核。
5.6单幅累计每2万延米桥梁宜配备1名桥梁养护专业技术人员,明确负责的桥梁数量和名称,对特
大桥、特殊桥梁和特别重要桥梁,宜成立专门桥梁养护团队。
6桥梁检查与评定
6.1一般规定
6.1.1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检查等级应分为Ⅰ、Ⅱ级,分级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a)单孔跨径大于150m的特大桥、特别重要桥梁、特殊桥梁的养护检查等级为Ⅰ级。
b)技术状况评定为3类、4类的桥梁养护检查等级为Ⅰ级。
c)除I级养护检查桥梁之外的其他桥梁养护检查等级均为Ⅱ级。
6.1.2桥梁检查分为初始检查、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6.1.3桥梁检查宜采用科学先进的检查方法、检查软件和检查设备,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数据的准确、
可靠。
6.1.4为保证历次检查的连续性,便于进行病害的对比分析,经营管理者应按统一编号规则对桥梁结
构构件进行编号。
6.1.5桥梁检查的相关资料应及时归入桥梁技术档案和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制
定针对性的管养计划。
6.2初始检查
6.2.1新建或改建桥梁应进行初始检查。初始检查宜与交工验收同时进行,最迟不得超过交付使用后
1年。
6.2.2初始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3
DB51/T3087—2023
a)定期检查需测定的所有项目,并按本文件第6.5.5条的要求设置永久观测点。
b)测量桥梁长度、桥宽、净空、跨径等;测量主要承重构件尺寸,包括构件的长度与截面尺寸等;
测定桥面铺装层厚度及拱上填料厚度等。
c)测定桥梁材质强度、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d)养护检查等级为I级的桥梁,通过静载试验测试桥梁结构控制截面的应力、应变、挠度等静力
参数,计算结构校验系数;通过动载试验测定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冲击系数、振型、阻尼比
等动力参数。
e)有水中基础,养护检查等级为I、Ⅱ级的桥梁的桥梁,应进行水下检测。
f)量测缆索结构的拉索索力及吊杆索力,测试索夹螺栓紧固力等。
g)检测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内混凝土密实度。
h)当交、竣工验收资料中已经包含上述检查项目或参数的实测数据时,可直接引用。
6.2.3初始检查后应提交技术状况评定报告。技术状况评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桥梁基本状况卡片、桥梁初始检查记录表(附录B)、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桥梁技术状况评
定表,各表样式参见JTG5120。
b)典型缺损和病害的照片、文字说明及缺损分布图缺损状况的描述应采用专业标准术语,说明缺
损的部位、类型、性质、范围、数量和程度等。
c)三张总体照片。包括桥面正面照片一张,桥梁两侧立面照片各一张。
d)本文件第6.2.2条规定的检查内容的成果。
e)养护建议。
6.3日常巡查
6.3.1日常巡查每天不应少于1次,雨雾、冰冻季节,地震、地质灾害或极端气象时,应加大日常巡
查频率。对有特殊照明需求(功能性及装饰性照明、航空航道指示灯等)的桥梁,应适时开展夜间巡查。
6.3.2经营管理者应建立桥梁日常巡查制度,并按照JTG5120的内容、方法及要求进行。
6.3.3日常巡查可以乘车目测为主,并做好巡检记录,发现明显病害或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摄影或
摄像。
6.3.4桥梁日常巡查的目的是及时获知桥梁结构运营是否正常,使桥梁结构在病害初期或突发情况下
能得到及时的养护或紧急处治,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桥路连接处、伸缩装置位置是否异常。
b)桥面是否有明显损坏,是否有积水、积雪、结冰和杂物,是否有影响交通安全的其他异常情况。
c)桥面系护栏、标牌等附属设施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情况。
d)桥梁线形是否存在明显异常。
e)桥梁是否存在异常的振动、摆动和声响。
f)桥梁安全保护区是否存在侵害桥梁安全的情况。
g)机电设施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交通安全设施是否有明显缺陷。
h)夜间行车安全状况、交通安全设施防眩和反光效果等。
i)桥面是否存在交通事故、异常停车等情况,如车辆偏载停靠或排行等。
6.4经常检查
6.4.1经常检查应由各经营管理者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组织实施,也可以委托专业从事桥梁检查和维
护的单位来承担。
6.4.2关于检查频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养护检查等级为Ⅰ级的桥梁,经常检查每月不应少于1次。
b)养护检查等级为Ⅱ级的桥梁经常检查每两个月不应少于1次。
c)在洪水、台风、冰冻等自然灾害频发期应提高经常检查频率。
d)养护检查等级为Ⅱ级的桥梁,在定期检查中发现存在4类构件时,加固处治前应提高经常检查
频率。
6.4.3经常检查应以抵近检查为主,可采用目测与仪器和工具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宜采用自动化、信
息化检查与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手段。
4
DB51/T3087—2023
6.4.4经常检查应按照JTG5120的内容、方法及要求进行,根据四川省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还应重
点关注下列检查内容。
a)伸缩装置的间隙、高差、错位检查。
b)伸缩装置是否具备正常伸缩功能,桥台或盖梁是否有建渣抵死,伸缩装置处对应的栏杆或护栏
是否满足结构的变形需要,是否断缝且保留足够的伸缩空间,断缝是否与伸缩装置错位。
c)桥面铺装及桥头搭板位置是否存在异常开裂、隆起、凹陷。
d)防撞护栏是否存在拉开、挤拢、错位等异常。
e)桥梁结构是否存在异响、振动及其他异常情况。
f)桥梁线形是否存在异常,桥梁上部结构是否存在纵横偏位或明显下挠。
g)桥面排水系统是否正常。
h)桥梁结构表面是否存在渗水、漏水。
i)混凝土主梁裂缝是否有发展,箱梁内是否有积水。钢结构主梁抽查重要焊缝有无开裂,螺栓
有无松动或缺失。
j)墩台是否存在倾斜、偏位、沉降。
k)周围边坡、山体是否稳定,是否有滑塌的征兆。
l)桥下是否堆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是否存在非法建筑物。
m)下部结构冲刷情况检查。
6.4.5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在检查当天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的格式、内容参见附录C的格式填写
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并采集相关影像资料。
6.4.6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3、4、5类技术状况或存在异常情况的桥梁,应立
即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排查,必要时安排特殊检查。
6.5定期检查
6.5.1养护检查等级为I级的桥梁,定期检查周期不得超过1年;养护检查等级为Ⅱ级的桥梁,定期
检查周期不得超过3年。
6.5.2定期检查应按照JTG5120的内容、方法及要求进行,并按照JTG/TH21进行评定。
6.5.3定期检查工作基本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设计(竣工)图纸
历史检测资料资料收集
养护信息
仪器设备和人
检测方案制订现场检测结果分析检测报告
员准备
检测条件
现场调查补充检测
交通组织
图1定期检查工作基本程序流程框图
6.5.4定期检查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工作方案。检查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桥梁概况,包括桥梁的基本信息、历年养护维修情况、结构基础数据、地理位置信息等。
b)检查目的、检查背景。包含以往检查、维修加固情况,上次检查技术状况等级,本次检查的背
景等。
c)检查依据,包括检查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
d)检查人员及仪器设备,包括人员学历、从业工作年限、职称、职称资格证等。
e)桥梁构件信息、构件编号、记录规则等说明。包括对构件的准确划分与编号的唯一性、病害
位置与病害描述记录的准确性、病害照片拍摄的要求等。
5
DB51/T3087—2023
f)检查内容与方法。根据桥梁类型,确定定期检查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内业资料的调查,具
体确定需要重点检查的内容。
g)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方法和流程。
h)检查的组织实施。包含工作流程,检查顺序,人员、仪器设备的组织,检查中的交通组织与安
全保障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等。
i)需要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j)成果整理和报告提交的内容。包含检查成果要达到的标准以及报告提交需要形成的内容。
6.5.5定期检查除满足JTG5120的相关要求外,还应重点关注以下检查内容。
a)独柱墩桥梁是否存在横向倾覆风险。
b)护栏、路缘石、防撞措施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
c)排水管道、防抛网、标志广告牌等易坠落附属设施是否安全、锚固是否稳定。
d)桥梁结构异形区或应力扰动区状况是否完好。
e)桥梁下部结构墩桩连接位置是否完好。
f)伸缩装置处对应的结构缝是否被建渣堵塞,是否满足伸缩要求。
g)实施加固的构件或部位是否完好,是否达到加固效果。
h)挡块与主梁间隙是否异常,并判断成因及危害程度。
i)是否有存在侵入建筑限界或侵害桥梁安全的情况。
6.5.6对于单孔跨径不小于60m以及在检查中发现有结构异常变位的桥梁,应按规定设立永久观测点,
并定期进行相应的控制测量,每三年至少一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测量密度。特殊桥梁,宜根据养护、
管理的需要,增加相应的控制检测项目。
6.5.7桥梁定期检查应开展桥梁安全保护区调查工作,开展桥梁所处环境安全影响的调查。
6.5.8定期检查中发现的各种缺损应在现场将其范围、分布特征、程度及检测日期标记清楚。对3、4、
5类桥梁及有严重缺损的构件,应作影像记录,并附病害状况说明。
6.5.9桥梁定期检查报告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概况:桥梁基本情况。桥梁运营通车时间、相关建设单位、历史检查情况、历史加固处治情况。
本次检查的背景、检查时间、检查时天气、温度、湿度等。桥梁正面照一张,桥梁两侧立面照
各一张。
b)桥型与结构。简述桥梁的结构形式,相关技术标准、结构参数,桥梁周边水文、地质情况。做
过加固改造的桥梁,应有相关介绍。
c)检查目的、依据。
d)检查仪器设备。
e)检查人员。
f)检查和评定方法。
g)外观检查结果,含缺损和病害的照片、文字说明及分布图,并采用规范化描述,说明病害的部
位、类型、性质、范围、数量和程度等。
h)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i)判断病害原因及影响范围,并与历次检查报告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病害发展情况。
j)检查结论和养护建议。
k)桥梁基本状况卡片。
l)结构病害展布图。
m)有助于分析病害原因的相关基础资料。
6.5.10对于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桥梁的定期检查项目,应提供逐桥检查报告及汇总报告。
6.5.11经营管理者应组织专家对定期检查报告进行评审,确保检查成果能达到合同和规范规定的要求,
尤其是技术状况评定为3、4、5类的桥梁,应重点审查。
6.5.12桥梁定期检查报告提交后,桥梁养护工程师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桥梁定期检查报告,对辖
区内桥梁按照技术状况类别的不同,分类制定养护措施,需要进行维修的,形成养护维修计划,宜建立
桥梁养护项目库,分阶段开展桥梁养护维修工作。
6.5.13定期检查时发现存在严重病害、安全隐患及其他异常情况,需限制交通或关闭的桥梁,应及时
报告并提出技术建议。
6
DB51/T3087—2023
6.6特殊检查
6.6.1特殊检查应由经营管理者组织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按照JTG5120的内容、方法及要
求开展。
6.6.2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特殊检查。
a)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构件损伤原因及程度的桥梁。
b)拟通过加固改造提高荷载等级或改变使用功能的桥梁。
c)需要判明水中基础技术状况的桥梁。
d)遭受洪水、洪流、滑坡、地震、风灾、火灾、撞击,因超重车辆通过或其他异常情况影响造成
损伤的桥梁。
e)运营监测系统异常,经分析后,有必要开展特殊检查的桥梁。
6.6.3对于特别重要的特大桥或特殊桥梁宜周期性开展特殊检查,检查周期一般为3至6年,条件允
许时可进行荷载试验。
6.6.4特殊检查应根据检测目的、病害情况和性质,采用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和其他辅助试验,针
对桥梁现状进行必要的专项评定和检算分析,形成评定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6.6.5特殊检查中若涉及桥梁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检算、试验和鉴定,宜按现行JTG/TJ21执
行。
6.6.6超重车辆通过桥梁,可开展特殊检查,并结合桥梁技术状况、结构承载能力或荷载试验进行综
合分析,给出通过性评估结论和建议。
6.6.7特殊检查根据检查的目的及内容,可不对全桥进行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6.7桥梁评定
6.7.1桥梁评定应包括技术状况评定和适应性评定。
6.7.2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应依据桥梁初始检查、定期检查资料,通过对桥梁各部件技术状况的综合评
定,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提出养护措施。评定应按现行JTG/TH21执行。
6.7.3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应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及状态描
述见表1。
表1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及状态描述
技术状况等级状态技术状况描述
1.主要部件功能与材料均良好。
1类完好、良好2.次要部件功能良好,材料有少量(3%以内)轻度缺损。
3.承载能力和桥面行车条件符合设计标准。
1.主要部件功能良好,材料有少量(3%以内)轻度缺损,结构受力裂缝宽度小于
设计限值。
2类较好
2.次要部件有较多(10%以内)中等缺损。
3.承载能力和桥面行车条件达到设计指标。
1.主要部件材料有较多(10%以内)中等缺损,结构受力裂缝宽度超过设计限值,
或出现轻度功能性病害,发展缓慢,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3类较差2.次要部件有大量(10%~20%)严重缺损,功能降低,进一步恶化将不利于主要
部件和影响正常交通。
3.承载能力比设计降低10%以内,桥面行车不舒适。
1.主要部件材料布大量(10%~20%)严重缺损,结构受力裂缝宽度超过设计限值,
锈蚀严重,或出现轻度功能性病害,且发展较快。结构变形小于或等于设计限值,
4类差功能明显降低。
2.次要部件有20%以上的严重缺损,失去应有功能,严重影响正常交通。
3.承载能力比设计降低10%~25%。
1.主要部件出现严重的功能性病害,且有继续扩张现象,关键部位的部分材料强
度达到极限,出现部分钢丝或钢筋断裂、混凝土压碎或杆件失稳变形、破损现象,
5类危险变形大于设计限值,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响应不能达到交通安全通
行的要求。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T 172-2003 电能平衡测试技术通则 2003-02-15
- DB11/T 176-2003 空气压缩机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3-02-15
- DB11/T 177-2003 通风机机组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3-02-15
- DB65/T 2012-2002 加工用番茄收购标准 2002-12-20
- DB11/T 173-2003 电力变压器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3-02-15
- DB65/T 2010-2002 小茴香 2002-11-22
- DB11/T 178-2003 供电线路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3-02-15
- DB62/T 976-2002 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 西瓜 2002-12-30
- DB11/T 174-2003 电焊机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3-02-15
- DB11/T 175-2003 整流设备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