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079-2015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产技术规程

DB41/T 1079-2015 Sand Ghost Black Soil Wheat-Maize Double Cropping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079-2015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8-13
实施日期
2015-11-13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20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079—2015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

生产技术规程

2015-08-13发布2015-11-13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X/T107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阿林、赵亚丽、杨占平、李潮海、马政华、王群、寇长林。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苌建峰、郭战玲、董朋飞、陈金平、张学林、胡新、李新平、李金榜、

廖平安、朱统泉。

I

DB41X/T1079—2015

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小麦生产、玉米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5-2012有机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砂姜黑土

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物上、经脱沼泽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黑土层”和“砂姜层”的半水成土壤。

3.2

秸秆还田

把秸秆(小麦、玉米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秸秆直接还田可分为秸秆粉

碎翻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

3.3

玉米免耕播种

小麦收获后,不经过耕地、整地,用免耕播种机贴茬播种。

4小麦生产

4.1播前准备

1

DB41X/T1079—2015

4.1.1前茬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采用粉碎翻压还田方式,秸秆粉碎长度应≤5cm,均匀平铺地面。每667m2均匀撒施符合NY

525-2012规定的有机肥200kg~300kg和尿素5kg~10kg;或施用尿素5kg~10kg和符合GB20287-2006规

定的有机物料腐熟剂2kg~4kg;或施用符合NY525-2012规定的有机肥200kg~300kg、尿素5kg~10kg

和符合GB20287-2006规定的有机物料腐熟剂2kg~4kg。结合深耕翻入土壤。

4.1.2基肥

根据地力基础和肥源情况采用配方施肥。每667m2施农家肥2000kg~3000kg,纯氮14kg~16kg、五

氧化二磷6kg~8kg、氧化钾5kg~6kg。高肥力地块施肥量执行下限,中低肥力地块施肥量执行上限。基

肥应在耕地前撒施或用旋耕播种机机施,磷肥、钾肥宜做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40%~50%作基肥,50%~

60%在拔节期追施。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

4.1.3土壤深耕(深松)

播前宜采用机械深耕或深松,深耕25cm~30cm,深松35~40cm。耕后耙耱二遍,深度12cm~15cm。

踏实土壤,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采用旋耕方式的,旋耕与深耕或深松应隔年交替进行。

4.1.4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所在地区气候条件

和砂姜黑土种植、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的品种。播前宜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应拌种处理。

拌种方法见附录A中表A.1。

4.2播种

4.2.1播种期

半冬性品种10月10日~20日播种,弱春性品种10月15日~25日播种。

4.2.2播量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整地质量和施肥水平等确定,半冬性品种适宜播量10kg/667m2~

15kg/667m2,弱春性品种适宜播量12kg/667m2~15kg/667m2。肥力高、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整地质量

好,可适当减少播量,取播量下限;肥力中等、分蘖力弱、成穗率低、整地质量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取播量上限。

4.2.3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播种深度3cm~4cm,行距18cm~23cm。

4.2.4足墒播种

耕层0cm~20cm土壤质量含水量应为18%~20%。墒情不足,应造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

4.2.5镇压

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晴天、中午播种,墒情稍差的,应及时镇压;早晨、傍晚或阴天播种,

墒情好的,可待表层土壤适当散墒泛白后镇压。

宜采用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作业。

2

DB41X/T1079—2015

4.3田间管理

4.3.1查苗补种

出苗后普查苗情。麦垄内10cm~15cm缺苗应及时补种。

4.3.2中耕及化学除草

冬前11月上中旬可人工中耕除草,松土保墒,消除杂草。

冬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温度在5℃以上进行化学除草。越冬前防治效果不好的,待早春

气温回升后,小麦拔节前补防。杂草防治方法见附录A中表A.1。

4.3.3控制旺苗

对旺长的麦田,在土壤封冻之前宜选择晴天下午镇压,或依据苗情,采用化学调控剂(以下简称化

控)蹲苗。

4.3.4追肥

正常麦田,在小麦起身至拔节初期追肥,追施尿素8kg/667m2~15kg/667m2。对弱苗类麦田,应早

追促进多分蘖,适当增加用量;对旺苗类麦田,适度延后追肥,酌情减少用量。

4.3.5病虫害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使用的农药应符合GB4285的规定,防治时期及方法见附录A中表A.2。

4.3.6生育期灌水

抢墒播种土壤缺墒或土壤过虚,不能安全越冬的麦田,应适当灌冬水,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

小麦拔节期、挑旗至开花期墒情不好的,应及时灌水,拔节期灌水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溉用水应符合

GB5084规定。

4.4适时收获

机械收获适宜期为完熟期。若收获期有降雨过程,应适时抢收,及时晾晒。

5玉米生产

5.1播前准备

5.1.1前茬秸秆还田

小麦秸秆采用粉碎覆盖还田方式,用秸秆还田机粉碎一遍,秸秆粉碎长度应≤5cm,均匀覆盖地面。

5.1.2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所在区域气候特点

和砂姜黑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的中晚熟杂交种,质量应符

合GB4404.1的规定。宜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应拌种处理。拌种方法见附录A。

5.2播种

5.2.1播期

小麦收获后抢时早播,应在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3

DB41X/T1079—2015

5.2.2种植密度

水、肥条件好的高产田块,4500株/667m2~5000株/667m2;水、肥条件较差的中低产地块,

4000株/667m2~4500株/667m2。

5.2.3播种方式

采用免耕播种,行距60cm,播种深度4cm~5cm。

5.2.4足墒播种

耕层0cm~20cm土壤质量含水量应为18%~20%。墒情不足,应造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

5.2.5基肥

肥料用量按每667m2生产100kg籽粒施用纯氮3kg,五氧化二磷1kg,氧化钾2kg。氮肥总量40%~50%

及全部磷、钾肥做底肥随玉米播种施入,肥料施在玉米种子侧下方5cm~10cm处,肥带宽度3cm以上。每

667m2宜配施硫酸锌1kg。

5.3田间管理

5.3.1化学除草

选用除草剂在玉米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或在玉米3~5叶期茎叶喷雾。施药应均匀,不重喷,不

漏喷。杂草防治方法见附录A中表A.2。

5.3.2追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条施总氮量的50%~60%。高产地块可结合追肥,配合施用氧化钾2kg/667m2~

3kg/667m2。如花粒期有脱肥现象,可补施纯氮3kg/667m2~5kg/667m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