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846-2019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DB37/T 3846-2019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Coal M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3.020
D1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846—2019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Greenmine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ofcoalmine
2019-12-31发布2020-01-3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3846—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建设要求..........................................................................2
5.1矿区环境......................................................................2
5.2资源开发方式..................................................................2
5.3资源综合利用..................................................................3
5.4节能减排......................................................................4
5.5矿区生态环境保护..............................................................5
5.6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5
5.7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煤炭资源回采率指标取值..........................................7
附录B(规范性附录)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率及排放限值..............................8
附录C(规范性附录)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限值..........................................9
参考文献............................................................................11
I
DB37/T384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通用技术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原煤炭工业济南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赵楼煤矿、山东省地质环境
监测总站、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安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强、付小敏、宋志清、郭宝奎、陈国栋、韩代成、冯克印、尹中凯、范文昌、
王保齐、郭涛、许敦山、张晶。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7/T3846—2019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煤矿绿色矿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矿区生态环境保
护、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煤矿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306标牌
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2042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522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
GB/T28754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
GB/T29162煤矸石分类
GB/T29163煤矸石利用技术导则
GB/T29444煤矿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21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383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
AQ1010选煤厂安全规程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矿山greenmine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
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3.2
1
DB37/T3846—2019
矿区绿化覆盖率greencoverageratioofminingarea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
3.3
研发及技改投入inputofresearchanddevelopmentandtechnicalinnovation
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技改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和知识产权引进,技术
创新、改造和推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4总则
4.1矿山企业应遵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办矿,诚信经营。
4.2矿山企业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因矿制宜的原则,实现矿产资
源开发全过程的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和企地和谐等统筹兼顾和全面发
展。
4.3矿山应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预防、控制职业危害。
4.4绿色矿山建设应贯穿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按照本规范建设;生
产矿山应按照本规范进行升级改造。
5建设要求
5.1矿区环境
5.1.1矿容矿貌
5.1.1.1矿区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进行分区,各功能区应符合GB50187的规定,
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5.1.1.2矿区地面运输、供水、供电、卫生、环保等配套设施应齐全;生产区应设置操作提示牌、说
明牌、线路示意图牌、职业卫生警示牌等标牌,标牌应符合现行GB/T13306的规定;煤矿道路交叉口、
地面变电站、井口、配电室、提升机房、油脂库、压风机房、主通风机房、矸石山、排洪沟等区域应设
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现行GB14161的规定。
5.1.1.3大中型煤矿地面运煤系统、运输设备、煤炭贮存场所应全封闭;煤炭运输、贮存未达到全封
闭管理的小型煤矿应设置挡风抑尘和洒水喷淋装置进行防尘。
5.1.1.4矿区应设置固体废物专用堆积场所,并符合安全、环保和监测的规定。
5.1.1.5矿容矿貌应与周边地表、植被等自然环境相协调。
5.1.2矿区绿化
5.1.2.1矿区应绿化、美化,整体环境整洁美观。矿区绿化应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绿化植物搭配
合理,矿区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
5.1.2.2矿区专用道路两侧应因地制宜设置隔离绿化带。
5.2资源开发方式
5.2.1开拓方式、生产布局
2
DB37/T3846—2019
5.2.1.1资源开发应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城乡建设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
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
5.2.1.2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选择应坚持少占土地、少压资源、保护生态、和谐环境的原则;开拓方
式应根据地面自然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等因素,按斜井、立井的
顺序进行论证选择。改扩建、技术改造及资源整合矿井应优先利用原有井筒及生产系统。
5.2.1.3矿山开拓应优先选用全煤巷开拓方式,降低消耗,减少固体废物排放量。
5.2.2采煤方法与工艺
5.2.2.1应选择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广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开采技术和工艺。
5.2.2.2采煤工作面应正规开采,煤矿开采方法与工艺应按GB50215的规定执行。
5.2.2.3大中型煤矿综采机械化程度不应低于90%,煤及半煤岩巷道的综掘机械化程度不应低于80%,
宜推广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5.2.2.4矿井宜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实行沿空留巷或沿空掘巷。
5.2.2.5对于村庄压煤开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基础上,首先选用搬迁开采技术。
5.2.3回采率
煤矿采区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率应符合附录A及GB50215的规定。
5.2.4减排保护开采技术
5.2.4.1应根据矿区煤炭资源赋存状况、生态环境特征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利用率高,且对矿
区生态破坏小的减排保护开采技术。
5.2.4.2充填开采要求如下:
a)“三下一上”(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等、承压含水层上等)压煤区域鼓励采用充填开采
技术;
b)充填区域的选择及充填开采方案应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保护有机结合;
c)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优先利用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充填采空区。
5.2.4.3保水开采要求如下:
a)井下强含水层或地下水严重渗漏区域应采用保水开采技术;
b)开采中应采取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控采动裂隙对关键含水层的不利影响;
c)有可能与重要河流、水库、民用水源地联通的区域应通过帷幕、隔水层加固、留设防水煤岩柱
等方式隔离。
5.2.4.4共伴生资源开采要求如下:
a)应对煤系地层共伴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达到工业指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T 254.5-1999 仙霞特早板栗 第5部分 采收与贮藏 1999-09-18
- DB33/T 253.2-1999 绿剑茶 第2部分 苗木 1999-11-30
- DB33/T 254.3-1999 仙霞特早板栗 第3部分 主要病虫害防治 1999-09-18
- DB33/T 255-1999 莼菜 1999-09-18
- DB33/ 254.1-1999 仙霞特早板栗 第1部分 苗木 1999-09-18
- DB33/T 254.2-1999 仙霞特早板栗 第2部分 栽培技术 1999-09-18
- DB33/T 254.4-1999 仙霞特早板栗 第4部分 商品果 1999-09-18
- DB33/T 253.1-1999 绿剑茶 第1部分 茶树良种繁育 1999-11-30
- DB33/T 253.5-1999 绿剑茶 第5部分 商品茶 1999-11-30
- DB33/ 139-1999 微风电扇安全技术要求 199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