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840-2019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铅蓄电池工业

DB37/T 3840-2019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Lead-acid Battery Industry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840-2019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31
实施日期
2020-01-3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5.010

K4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840—2019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铅蓄电池工业

Evaluationstandardforg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Leadbattery

manufacturing

2019-12-31发布2020-01-3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384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鲁源节能认证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久力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波、段崇美、韦学忠、王佳、刘颖超、梁兆峰、沈其民。

I

DB37/T3840—2019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铅蓄电池工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方法和流程、

评价要求和评价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24789用水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30484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3635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HJ519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DB37/2376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33635界定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蓄电池

能将化学能和直流电能相互转化且放电后经充电能复原重复使用的装置。

3.2

1

DB37/T3840—2019

铅蓄电池

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一般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电

池槽、安全阀和接线端子等部分组成,能够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接收电能并能在接入用电回路后释放能

量的装置。

3.3

废铅蓄电池

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铅蓄电池。

注:不同用途铅蓄电池报废或丧失原有价值标准不同,可改为其他用途。可参考GB/T37281—2019《废铅酸蓄电池

回收技术规范》

3.4

电极板

电池中的正负两极,由纯铅或铅钙合金制成格栅,正极表面有二氧化铅,负极表面有多孔具有可渗

透性的金属铅。通常还含有铜、钙、锡、铝、锌等金属,铅膏合制过程中添加硫酸钡、碳黑木素、短纤

维等。

3.5

电解液

将电极板浸入其中,作为离子导体并参与化学反应的硫酸水溶液。

3.6

安全阀

使铅蓄电池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并消除电池内部积累的过多的压力,避免壳体膨胀和爆裂的装置。

3.7

生命周期评价(LCA)

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3.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即安全数据表(MSDS)

化学品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信息)

的一种载体。同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还可以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到该化学品的相关方

传递这些信息。

4总则

4.1对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评价,应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其供应链管理和运行

状况,以规范和指导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

4.2通过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验证企业设立的供应链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

和可行性,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和措施的有效性。

4.3评价提出的问题、整改建议可作为企业制定改进措施和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依据。

2

DB37/T3840—2019

5评价方法和流程

5.1评价方法

5.1.1采用现场调查并指标评价的方式,对照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评价其运行效果。

5.1.2现场调查,收集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确保数据质量和信息

准确

5.1.3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照附录A表A.1进行打分。打分以扣分或不扣分的方式进行,

各项指标按分值扣完为止

5.1.4供应链应满足以下要求,可判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a)满足6.1评价基本要求;

b)符合表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评价结果中合格及以上要求。

5.2评价范围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的评价范围应符合GB/T33635—2017中4.2的规定,确保满

足以下要求:

a)应覆盖产品生命周期过程;

b)应包括所有相关方;

c)应充分识别产品和物料的绿色属性,包括资源、生态环境、人体健康与安全属性;

d)应包括产品和物料的正向和逆向物流及相关信息。

5.3评价内容

按照附录A表A.1评价指标体系表的内容进行评价打分。

5.4评价方式

5.4.1可由相关方依据本标准,对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施评价。

5.4.2铅蓄电池制造企业可依据本标准,开展自评价。

5.5评价流程

对照6.1基本要求和附录A表A.1评价指标体系表,对企业供应链进行评价,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结

果为合格及以上要求的供应链,可判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流程见图1。

3

DB37/T3840—2019

收集资料,实施评价

终止评价不符合是否满足6.1基本要求

符合

依据附录A表A.1铅蓄电池制

整改后重新评价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

指标体系打分表评价打分

不符合评价得分≥70?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图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流程图

6评价要求

6.1基本要求

企业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

水平,其产能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前列。并按照GB/T19001、GB/T24001、GB/T23331

和GB/T28001建立并运行质量、环境、能源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b)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且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环境事故和违法使用能源

的行为;

c)应列入国家公布的符合《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本)》的企业名单,并依法执行了建

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制度;

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85号)公告,发布了《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

d)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环保部门验收,达到国家发布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

系》规定的二级及以上水平;

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发布《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e)宜采用国家鼓励的技术工艺和技术措施。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

工艺、装备及相关物料;

f)应按照GB17167和GB24789的要求配备能源和用水计量器具,并依据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

求,进行污染物检测;

4

DB37/T3840—2019

g)应建立了完善的上下游供应商选择、认证、审核、绩效管理和供应商退出机制,绿色供应链管

理的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在企业运营中得到有效实施;

h)应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将采购计划、要求和标准以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等,向供应商进行了宣传和沟通,并得到有效地响应;

i)应对照本标准开展自评价,并编写《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自评价报告》,见附录

B。由相关方评价时,企业应提供自评价报告及其统计数据、运行记录等相关支撑材料。

6.2评价指标

6.2.1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见表1。

6.2.2一级指标由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与规划、绿色设计、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生产、物流、回收利

用、无害化处理、文件、信息平台及管理、应急响应、绩效评价、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和应用新材料、

新工艺、新产品等12项评价指标构成,总计分值为100分。各项一级指标分别设定了得分限值,见表

1。

6.2.3二级指标由58项,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权重和得分限值,见表1。

表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得分打分

号指标指标符号权重

名称限值名称限值

符号Xkifki

DkDkix

系统规划X1.10.210

绿色供

制定方针、目标X1.20.210

应链管

1X110绿色规划X1.30.210

理战略

制定明确要求,建立或完善标准体系文件X1.40.210

与规划

环境信息要求X1.50.02100

绿色设产品绿色设计X2.10.510

2X210

计识别和确认产品/物料绿色属性X2.20.510

制定绿色供应商(包括外协厂商)的选择、评审

管理规范,确保供应商持续稳定的提供符合企业X3.10.210

绿色制造要求的物料

向供应商发放绿色采购计划、要求或标准。并进

X3.20.210

行必要的宣传沟通,以获取供应商的理解和支持

采购与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及其生产、物流、储存过程应

X3.30.210

3供应商X319符合绿色采购要求

管理对供应商评价具体内容X3.40.210

供应商应提供的符合性材料X3.50.210

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必要检验、测试和验证,

X3.60.110

验证合格的样品方可用于批量生产

对供应商定期开展审核评价X3.70.210

对供应商建档及分类管理X3.80.210

5

DB37/T3840—2019

表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续)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得分打分

号指标指标符号权重

名称限值名称限值

符号Xkifki

DkDkix

应以技术协议、图纸或标准要求等相关技术文件

的形式,与合格供应商确定有害物质限制要求及X3.90.110

采购与

双方责权

3供应商X319

在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审核中,对发现的异常

管理X3.100.210

情况,制定纠正措施和供应商退出管理机制

定期开展对供应商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培训X3.110.110

依据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对供应

链运行和活动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其在规定X4.10.210

的条件下进行

根据物料类别和产品产量,制定相应物料运行控

制程序,确定各相关部门任务、权责、工作程序、X4.20.210

记录和文件变更要求等

制定现场有害物质检测和监测项目、内容、要求

和程序,对运行过程中关键特性数据进行检测和X4.30.310

4生产X420测量

有害物质在库房和生产现场分类存放、明示标识X4.40.310

质量文件中应有避免混料、污染防控措施以及应

X4.50.310

急预案

监测和记录生产现场材料、能源及水资源消耗以

X4.60.310

及废水、废气、废物排放数据

制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及转移管理规定,并

准确、清晰记录其排放量、浓度、处置方式及转X4.70.410

移去向

储存时应对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进行分类,

X5.10.110

采用分区域管理

建立完善原材料管理档案,对出入库原料进行登

X5.20.110

记管理

制定库房防火、存放有害物质库房的防污染等安

5物流X56全防护措施,并针对库房原料污染以及其他安全X5.30.110

问题做好应急方案

制定、优化物流方案,减少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

X5.40.210

和污染物排放及噪声污染

设计逆向物流业务流程,建立逆向物流体系,保

X5.50.110

证产品回收利用渠道畅通。

6

DB37/T3840—2019

表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续)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得分打分

号指标指标符号权重

名称限值名称限值

符号Xkifki

DkDkix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产品制造企业应承担

产品主要回收处理责任,或委托有资质的企业承X6.10.115

应回收利用处理的废弃物X6.20.15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发布产品拆

解技术指导信息,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且信X6.30.120

息应便于相关企业获取

回收利对回收的废品、废料及大宗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6X67

用建立回收品档案,记录回收、处理及再利用等信X6.40.15

铅蓄电池报废拆解后的零部件或材料应按照再使

X6.50.110

用、再制造、再利用的顺序依次进行循环利用

采取措施,对回收的电池,实施梯级再利用和提

X6.60.110

高拆解后资源化利用率

预防回收利用过程产生二次污染物,控制可能产

X6.70.15

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固体废物的排放

对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X7.10.45

无害化

7X74有害或危险废弃物应交给有相应资质的组织处

处理X7.20.45

理,并保留相关记录

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并做到X8.10.110

X8.20.110

8文件X85建立并保留以下(不限于)文件,确保绿色供应X8.30.110

链管理的有效性及有害物质的可追溯性X8.40.110

X8.50.110

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平台及绿色供应链信

X9.10.210

息化管理流程

收集本企业及供应商的资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

X9.20.210

二氧化碳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信息

信息

收集企业及供应商产品材料信息、有害物质使用

9平台及X910

信息、可再利用材料、再生材料使用信息,主要

管理X9.30.210

工艺流程及对应的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三

废”排放等环境信息

收集物流环节二氧化碳排放信息X9.40.110

收集产品回收利用情况X9.50.110

7

DB37/T3840—2019

表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续)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得分打分

号指标指标符号权重

名称限值名称限值

符号Xkifki

DkDkix

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实

信息

现生产企业、供应商、回收商以及政府部门、消

9平台及X910X9.60.210

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并公布绿色供应链管理绩

管理

应急响建立应急准备和相应程序,制定异常情况下的相

10X102X10.10.210

应应措施,及时控制或减少有害物质造成的影响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程序,确定

X11.10.110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X11.20.110

绩效评

11X115指标评价要求X11.30.110

收集、整理与评价有关的资料和数据X11.40.110

依据确定的评价方法、程序、指标和相关资料、

X11.50.110

数据,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定期进行绿色供应链

管理评管理评审(可与其他管理体系评价同时进行),

12审和持X122评审管理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并对运行X12.10.210

续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不当措施进行纠

正,并提出改进建议

指标得

13X≤100////

分之和

6.3评分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方法:

a)依据附录A表A.1,对各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打分,每项指标按照评价内容扣减分值,分值扣

完为止;

b)二级指标评价打分值Dkij,与对应的权重fki之乘积,为二级指标评价得分,各二级指标评价得

分之和,为相应的一级指标评价得分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