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071—2023
紫花苜蓿引种适应性评价规程
Regulationsforadaptabilityevaluationofintroducedalfalfa
2023-06-30发布2023-07-3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07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大
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金梅、孔令琪、殷国梅、于林清、杜建材、孙娟娟、徐林波、解继红、刘洪
林、李薇、卫媛。
I
DB15/T3071—2023
紫花苜蓿引种适应性评价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花苜蓿引种适应性评价的范围、术语、引种选择、地点选择、环境条件、田间设计、
播种、田间管理、指标观测,适应性评价等主要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紫花苜蓿引种适应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834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豆科牧草
DB15/T407灌溉条件下高产优质苜蓿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引种introduction
把异地培育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引入到目标区域进行种植利用的过程。
适应性评价adaptabilityevaluation
将拟引种的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前,在目标区域通过田间试验对越冬率、生产力、抗病虫害等性能
评价的过程。
4引种
引种材料
根据目标区域的气候条件、生产目的和利用方式,把在该地区具有生产潜力的品种作为引种材料。
地点选择
1
DB15/T3071—2023
在目标区域选择地势平整、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一致、无严重病虫害、具有良好排灌条件、四
周无高大建筑或树木的地块不少于3处。
田间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至少4次重复,每个重复15m2~20m2,其中1个重复用于生育期观
测。选择地方品种或当地主推品种1~2个为对照品种。在整个试验区四周设走道,宽度大于1m,区组
间、小区间设观测道,宽度大于0.5m。
播种
4.4.1播前准备
4.4.1.1杂草防除
播种前视情况人工或施用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选择除草剂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4.4.1.2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适当施基肥。可施有机肥15000kg/hm2~45000kg/hm2。肥料施用要符合NY/T496肥
料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4.4.1.3土地整理
土壤翻耕前清理地面的石块、瓦砾、枯枝落叶、垃圾和杂草。翻耕深度15cm~30cm,翻耕后耙耱。
4.4.2种子准备
种子质量满足GB6141规定的二级以上(包括二级)种子质量要求。
4.4.3播种方式
条播,行距20cm~30cm。
4.4.4播种量
15kg/hm2~22.5kg/hm2。包衣种子根据千粒重核算播种量。
4.4.5播种时间
根据试验地气候条件,4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均可播种。有灌溉条件或土壤墒情较好,宜春季播种,
夏末秋初播种利于杂草控制。
4.4.6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1.0cm~1.5cm。
4.4.7试验期限
连续3年及以上。
田间管理
4.5.1杂草防除
2
DB15/T3071—2023
苗期和返青期应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在整个生育期内,注意杂草防控。可人工防除和化
学防除,化学防除方法按照DB15/T407执行。杂草防除中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4.5.2追肥
视土壤肥力状况,可在播种第二年返青期或7~8月刈割后追施磷钾肥(P2O5-K2O:52-34)150
kg/hm2~200kg/hm2。
4.5.3灌溉
在播种前、后和苗期灌溉,保证出苗、保苗。秋末冬初灌溉冻水,返青期前宜灌溉。生长期视当地
降雨情况和灌溉基础设施进行灌溉或旱作。灌溉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
4.5.4鼠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所选用的农药应符合NY/T1276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
定。
4.5.5收获后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和植株残茬。根据土壤状况适量追有机肥或氮肥、磷肥料。入冬前灌溉冻水。
5指标观测
生育时期
观测记录引种材料的播种期、出苗期/返青期、分枝期、孕蕾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
期、种子成熟期、枯黄期、生育期、生长期。生育时期定义见NY/T2834中的田间观测标准。
生产性能测定
5.2.1刈割次数
每年刈割2~4次,具体刈割次数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并确保初霜日前有30天左右的再生时间。
5.2.2刈割高度
刈割高度5cm,年内末刈10cm。
5.2.3鲜草产量测定
播种第2年开始测定,每次在现蕾后期至初花期刈割,小区四周每边去除50cm~60cm,从剩余面积
中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0/T 385-2011 大足黑山羊 2011-01-30
- DB50/T 379-2011 重庆市工业物业管理服务安全防范规范 2011-01-20
- DB64/ 680-2010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程 2010-12-17
- DB64/T 679-2010 灵武长枣有机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17
- DB50/T 384-2011 大足黑山羊 疫病防制技术规范 2011-01-30
- DB50/T 387-2011 城口山地鸡 2011-01-30
- DB50/T 377-2011 防火防盗入户通用技术条件 2011-01-30
- DB64/T 676-2010 枸杞苗木质量 2010-12-17
- DB64/T 682-2010 半冷式温棚李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2010-12-21
- DB50/T 381-2011 微型起垄机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