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099.4-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4部分:接口

DB44/T 2099.4-2018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 Part 4: Interface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2099.4-2018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1-02
实施日期
2018-04-02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广东省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接口要求、通讯接口要求、功率接收器(PPC)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接口要求、定位辅助设备接口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充电设备的相关接口。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起草人:
刘红军、李海东、王益群、樊阳波、胡超、操敏、李志刚、邵浙海、梁丰收、牛凯华、李礼夫、张小帆、臧兴杰、叶俊文、夏铸亮、韩祥、陈汉松、陈奕湘、樊耀国、池少媛、章登清、焦永杰、张明智、陈天航。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040.10

T35

备案号:59236-2018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099.4—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4部分:接口

Electricvehiclewirelesspowertransfersystem—

Part4:Interfaces

2018-01-02发布2018-04-02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4/T2099.4-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接口要求........................................................1

5通讯接口要求......................................................................6

6PPC与BMS/电池接口要求............................................................7

7定位辅助设备接口要求..............................................................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原边线圈设计参考..............................................9

I

DB44/T2099.4—2018

前言

DB44/T2099—2018《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分为十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通信协议;

——第3部分:磁耦合;

——第4部分:接口;

——第5部分:安全;

——第6部分:管理系统;

——第7部分:电能计量要求;

——第8部分:地面设施;

——第9部分:车载设备;

——第10部分:充电站。

本部分为DB44/T2099—2018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广东省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

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华南理

工大学、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

能源检测研究院、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红军、李海东、王益群、樊阳波、胡超、操敏、李志刚、邵浙海、梁丰收、

牛凯华、李礼夫、张小帆、臧兴杰、叶俊文、夏铸亮、韩祥、陈汉松、陈奕湘、樊耀国、池少媛、章登

清、焦永杰、张明智、陈天航。

II

DB44/T2099.4—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4部分:接口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接口要求、通讯接口要求、功率接收器

(PPC)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接口要求、定位辅助设备接口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充电设备的相关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DB44/T2099.1-2018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44/T2099.2-2018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2部分:通信协议

DB44/T2099.3-2018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3部分:磁耦合

ICNIRP2010ICNIRP时变磁场的电磁场曝露限值导则(ICNIRPGuidelinesforlimiting

exposuretotimevaryingelectricandmagneticfields(1Hz–100kHz))

3术语和定义

DB44/T2099.1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接口要求

4.1功率等级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应支持DB44/T2099.3-2018第5.3节规定的功率等

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4.2工作频率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的标称工作频率为85kHz,工作频率范围为(80~90)

kHz。

4.3工作气隙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的工作气隙应满足表1要求。

1

DB44/T2099.4—2018

表1工作气隙

功率等级类别工作气隙/mm

小气隙70–130

MF-WPT1、MF-WPT2中等气隙120–180

大气隙170–230

小气隙110–170

MF-WPT3中等气隙160–220

大气隙210–270

小气隙120–170

MF-WPT4、MF-WPT5、MF-WPT6中等气隙170–220

大气隙220–270

4.4偏移范围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的偏移范围应满足表2要求。

表2偏移范围

功率等级类别最大偏移/mm

行驶方向偏移75

MF-WPT1、MF-WPT2

垂直于行驶方向偏移150

MF-WPT3、MF-WPT4、MF-WPT5、行驶方向偏移150

MF-WPT6垂直于行驶方向偏移250

4.5耦合系数

在表1要求的工作气隙范围,以及表2行驶方向和垂直于行驶方向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