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835-2013 公路过渡段卧板组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DB13/T 1835-2013 Road transition section pad combin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1835-201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24
实施日期
2014-01-1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835—2013

公路过渡段卧板组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2013-12-24发布2014-01-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83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主要起草人:李来宾、刘中林、陈大伟、郑会玺、李晓军、吕世玺、霍玉娴、王中合、石敬辉、王

凤彩、石晨英、王栋梁、邢照辉、马焱、苏丹。

I

DB13/T1835—2013

公路过渡段卧板组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防止公路桥头沉降和路面损坏,避免桥头跳车,提高行车安全性,

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规定了公路过渡段卧板组合设计、施工技术要求、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1.0.3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公路。

1.0.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40土工合成材料长丝机织土工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DB13/T1419—2011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2.1

过渡段

是指桥梁、通道、涵洞、隧道等构造物台背后10m~50m范围内的段落。

2.2

共振夯

共振夯实机,简称共振夯,具有600次/min~1000次/min的频率,夯头的冲击接地压强大于1.4

MPa,夯头横向能左右移动到设备的任意一侧边缘,自动控制夯点间距及单点夯击时间,具备自行式控

制。

2.3

夯实增强处理

采用共振夯对已压实合格的过渡段土基再次进行夯实处理,提高土基的承载力。

2.4

1

DB13/T1835—2013

卧板

是指过渡段基础组合中的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板和基层组合中的钢筋(网)水泥混凝土板,座卧在

基础和基层内。

2.5

过渡段卧板组合设计

通过对过渡段的基底、基础、填土路基、路面基层进行特殊组合设计,实现水泥混凝土(结构物)

与路面基层材料抗压弹性模量的渐变,防止桥头沉降的一种设计方法。

3材料

3.1路基用土应符合JTGF10的要求。

3.2石灰、粉煤灰、水泥、石料、砂、水及外加剂等材料的技术指标应满足JTJ034和JTGF30的要

求;防水卷材和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用材料,应符合DB13/T1419-2011的要求。

3.3钢筋(网)应符合JTGF30的要求。

4设备

4.1一般规定

应符合JTGF10、JTGF30、JTGF40、JTJ034和DB13/T1419-2011的要求。

4.2共振夯

过渡段土基夯实增强处理的主要设备,应符合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

5过渡段卧板组合设计

5.1过渡段类型

过渡段由基底、基础、填土路基、路面组成,除岩石基底外,均应进行夯实增强处理。基底增强的

处理长度自桥台向外不小于30m。桥台采用锥坡挡土设计的基底夯实增强处理,向桥下延伸至锥坡底

角。宽度应宽于路基下坡脚1m。

过渡段组合设计分两种类型,有桥台墙身的结构组合设计见图5.1-1,无桥台墙身的结构组合设计

见图5.1-2。

2

DB13/T1835—2013

图5.1-1有桥台墙身的结构组合设计纵向剖面图

图5.1-2无桥台墙身的结构组合设计纵向剖面图

5.2过渡段基础设计

5.2.1一般情况下基础由四部分组成见图5.2.1,岩石地基时不设垫层和防水卷材。

图5.2.1基础组合结构示意图

5.2.2基础自桥台向外延伸,长度应不小于25m。

5.2.3基础的宽度或坡度与护坡或挡土墙一致;无护坡或挡土墙时(包括基础以下部分),基础的宽

度两侧均应比坡脚宽15cm,坡度与边坡一致。基础宽度与边坡形式示意图见图5.2.3(a,b-1,b-2,

c)。

3

DB13/T1835—2013

A-A

ab-1b-2c

图5.2.3(a,b-1,b-2,c)基础宽度与边坡形式示意图

5.2.4垫层采用石灰稳定土或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厚度应不小于150mm,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

于0.5MPa;防水卷材和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DB13/T1419-2011的要求;土工布材

料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7640的要求。

5.2.5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卧板应座落在常水位以上,厚度250mm~350mm。

5.3过渡段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5.3.1一般规定

过渡段路面基层结构至少由三层组成见图5.3.1,底基层和上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下基层为

钢筋(网)水泥混凝土卧板,当路面基层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时,过渡段的基层厚度应加厚50mm。

图5.3.1过渡段路面基层结构组合示意图

5.3.2各结构层厚度、宽度,应与正常路段设计一致。

5.3.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强度应符合JTJ034的要求。

5.3.4结构层中的钢筋(网)水泥混凝土卧板的长度应大于25m,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