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509-2008 辐射加工剂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

GB/T 16509-2008 Standard guide for estimating uncertainties in dosimetry for radiation processing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509-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9-19
实施日期
2009-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金鹏源辐照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张辉、张彦立、王春艳、刘智绵、郑彬
出版信息:
页数:38页 | 字数:7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240

A58

囝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51707:2005

GB/T6509--2008/ISO/ASTM

16509—1996

代替GB/T

foruncertaintiesin

Standard

guideestimating

forradiation

dosimetryprocessing

51707:2005,IDT)

(ISO/ASTM

2008—09—19发布

丰瞀粥鬻黼譬矬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1707:2005

GB/T16509--2008/ISO/ASTM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0

4意义与用途………………………

5基本概念不确定度的概念………·…………·……………

6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7不确定度的来源

8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表述………………·……‘

9不确定度提供的信息……………………-………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校准数据拟合的不确定度………-………·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规使用引入的不确定度………………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不确定度传播定律………+‘

o,加挖M坫¨珀扒毖

附录D(资料性附录)基于自有校准常规使用4034红色Perspcx剂量测量的不确定度示例。_

附录E(资料性附录)采用硫酸铈一亚铈传递标准剂量计在工业用辐照装置上校准和使用工作

剂量计的不确定度示例………………‘

参考文献-………………………。………………。+∞踮

GB/T16509--2008/ISO/ASTM51707:2005

刖吾

51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AsTM

707:2005(E)《辐射加工剂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按照汉语的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b)对于IsO/AsTM

51707:2005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标准用

引用我国的这些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其余未有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

国际标准,在本标准中均被直接引用。

c)原国际标准中的附录编号A1、A2、A3、A4、A5改为A、B、c、D、E。

1650916509

本标准代替GB/T1996(辐射加工剂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本标准与GB/T

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996版第3章;本版的第3章);

一调整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1

一重新规定了标准的“意义与用途”(1996版4.1;本版的4.1、4.2、4.3、4.4、4.5);

增加了不确定度A类评定的举例(见本版的6.2.4);

一增加了剂量计测量系统校准的规定和分析(见本版的第7.3和7.4);

增加r不同校准方法的不确定度分析(见本版的7.5、7.6、7.7);

一增加了评定不确定度分量的目的(见本版9.3);

一调整了附录的全部内容(见1996版A;本版附录A、B、c、D、E);

删除了1996版中的附录B“文献目录”,增加“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金鹏源辐照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辉、张彦立、王春艳、刘智绵、郑彬。

16509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96。

GB/T16509--2008/ISO/ASTM51707:2005

辐兰l,-J-JJn工剂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

1范围

1.1本标准详细说明了在7射线、x射线(轫致辐射)和电子束辐射装置剂量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可能来

源,规定了使用剂量测量系统测量吸收剂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同时定义并阐述了测量的基本概

念、量的测量值的评价、“真值”、误差以及不确定度;规定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方法,给出了这些分量

对吸收剂量报告值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贡献,并给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扩展(总)不确

定度的评定方法。不确定度分量的定值遵循ISO的程序,本标准不再使用精度和偏差的传统概念,参

见附录E示例。

1.2本标准采用了统计学实用知识(见参考文献[1]、[2]、[3]、[43)。

1.3本标准不涉及与使用者相关的安全问题(如果存在)。本标准的使用者负责建立适用的安全和健

康标准,并在使用前确定其适用的限制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510

165lO辐射加工吸收剂量学校准实验室的能力要求(GB/T2008,Is0/AsTM

51400:2002,IDT)

16640

GB/T16640辐射加工剂量测量系统的选择和校准导则(GB/T2008,Is0/AsTM

51261:2002,IDT)

GB18280

1828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辐射灭菌(GB2000,Is()11137:

1995,IDT)

926710188

ISO,1995,ISBN9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

51204

ISO/ASTM7辐照装置食品加工实用剂量学导则

IsO/AsTM

51205使用硫酸铈一亚铈剂量测量系统的实践

ISO/ASTM51275使用辐射显色薄膜剂量测量系统的实践

51431

IsO/AsTM电子和轫致辐射辐照装置食品加工剂量学实践

ASTME170辐射测量与剂量学术语

E

ASTM

177材料性能试验中使用精度和偏差术语的实践

AS’FME178处理离群观测值的实践

ASTME456量与统计学术语

ASTME876在光谱仪数据评定中使用统计学的实践

ASTME1249在使用Co60放射源进行硅电子器件辐射损伤试验中减小剂量测量误差的标准

实践

ICRUMeV~25

14号报告辐射剂量学:最大光子能量为0.6MeV的x射线和7射线

ICRUkV~150

17号报告辐射剂量学:管电压为5kV的x射线发生装置

ICRU

34号报告脉冲辐射剂量学

ICRUMeV~50

35号报告初始能量为1MeV的电子束辐射剂量学

ICRU

37号报告电子和正电子的阻止本领

51707:2005

GB/T16509--2008/ISO/ASTM

ICRU

60号报告电离辐射基本量和单位

3术语和定义

ASTME170和ICRU第60号报告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dose

吸收剂量absorbed

dE除以dm而得的商,即

D—dE/dm…………(1)

式中:

dE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

单位:J·妇,名称为戈瑞,符号为Gy,1Gy一1J·kg。

3.2

ofmeasurement

测量准确度accuracy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问的一致程度。

3.3

校准曲线calibrationCUl_ve

表示剂量测量系统响应函数的曲线图。

3.4

ofvariation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以样本平均值的百分数表示的样本标准偏差,见式(2):

CV一5,1/i×100%…………(2)

3.5

standard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uncertainty

当测量结果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获得时,等于各项其他量加权值的方差和(或)协方差之和的正平

方根值。

3.6

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

给定概率下,赋于被测量的平均值的分布空间。

3.7

level

置信水平confidence

置信区间内包含变量值的概率。

3.8

result

已修正的结果corrected

通过修正因子或修正值已进行修正的测量结果。

3.9

修正值correction

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系统误差的值。

说明修正值等于系统误差的负值。有些系统误差可以估计并通过采用适当的修正值加以补

偿,然而由于不能完全掌握系统误差,因此不能完全补偿。

3.10

factor

修正因子correction

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

2

GB/I"16509--2008/ISO/ASTM51707:2005

3.11

factor

覆盖因子coverage

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的数。

说明一典型的覆盖因子k在2和3之问。

3.12

剂量计批dosimeterbatch

采用受控、且同定的工艺流程制备的性能、质量和组成相同,且具有唯一标识代码的同批剂量计。

3.13

剂量测量系统dasimetrysystem

由剂量计、测量仪器、剂量响应校准曲线(或剂量响应函数)或相关的参考标准和使用程序组成的用

于确定吸收剂量的系统。

3.14

(测量的)误差error(ofmeasurement)

测量的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差。

说明一修正值等于系统误差的负向值。有些系统误差可以估计并通过采用适当的修正值加以补

偿,然而由于不能完全掌握系统误差,因此不能完全补偿。

315

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

以某量的估计值为中心,具有特定包含概率的对称包含区间的半宽度。

说明1)扩展不确定度只是单峰、对称的概率密度函数定义的。

2)扩展不确定度在INC-1(1980)建议的第5段中称为“总不确定度”。

3)实际上,扩展不确定度通常是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

3.16

value

期望值expected

随机变量与其概率乘积的和。

对于离散随机变量,由式(3)给出:

E一∑P。V。…一(3)

式中:

V;第i个离散随机变量;P;为第i个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对于连续随机变量z,由式(4)

给出:

r

E—fz,(z)dz(4)

式中:

,(z)概率密度函数,积分范围是变量z的全部区间。

3.17

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

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

说明一包括与参考材料相关的数值、测量结果依据的参考数据,同时还包括仪器的短期波动等现

象和参数例如温度、时间和湿度。

318

被测量measorand

拟被测量的量。

说明一被测变量的说明可能包括其他参数,如时间、湿度或温度,如:在25℃的水温下的平衡吸

3

16509--2008/ISO/ASTM51707:2005

GB/T

收剂量。

3.19

测量measurement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3.20

测量程序measurementprocedure

根据给定的测量方法,用于一组规定测量操作的具体叙述。

说明——测量程序通常要足够详尽地写成文件,以便操作者能够进行测量。

3.21

测量系统measurementsystem

组装起来以适于在规定的量值范围内测量某特定量的仪器和其他装置或物质的组合。

3.22

测量溯源性measurementtraceability

溯源性traceability

通过连续的比较链,证明测量结果能够与国家或国际认可的标准在不确定度可接受范围内一致的

特性。

3.23

ofmeasurement

测量方法method

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别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

3.24

离群值outlier

在一组测量值内与其他值显著不一致的值。

3.25

standarddosimeter

基准剂量计primary

由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的吸收剂量标准剂量计,其量值和测量不确定度的确定与同种量的

其他测量标准无关。

326

ofmeasurement

测量原理principle

测量方法的科学依据。

3.27

方和根法quadrature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采用独立不确定度分量的方和根计算(如变异系数)。

3.28

随机误差randomerror

测量所得的量值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重复测量所得平均值之差。

3.29

standarddosimeter

参考标准剂量计reference

具有较高计量学特性标准的剂量计,用于溯源至基准剂量计并与基准剂量计测量保持一致的标准

剂量计。

3.30

a

value(of

(一个量的)参考值referencequantity)

对于给定目的并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或协议规定的特定量的值,如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

量的值。

4

GB/T

16509--2008/1SO/ASTM51707:2005

3.31

(测量的)相对误差relativeerror(ofmeasurement)

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商。

说明由于真值不能获知,实际上采用参考值。

3.32

resultsof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ofmeasurements)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相同的测量仪器、相同的使用条件、相同地点、

短时间内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说明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3.33

resultsofmeasurements)

(测量结果的)复现性repruducibility(of

以一‘组包括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的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说明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地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

地表示。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

3.34

function

响应函数response

对于给定的剂量测量系统,剂量计响应与吸收剂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3.35

测量结果resultofmeasurement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说明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明确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还是已修正测量结果,以及是否为几

个值的平均值。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3.36

dosimeter

工作剂量计working/routine

使用基准、参考标准或传递标准剂量计校准过的用于日常吸收剂量测量的剂量计。

3.37

mean

样本平均值sample

以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代表对象总体的度量方法,由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该数据组的样本数得到,

见式(5):

(5)

式中:

z.第i个样本值。

3.38

standarddeviation

样本标准偏差sample

以方差的正平方根表示测量离散性的度量。即:对同一被测量作n次测量,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

参数s。,可按式(6)算出:

r二———————一

i∑(z。;)2

S”,一√≮_广(6)

式中:

z;——第i次测量结果;

;有限次n个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GB/T16509--2008/ISO/ASTM51707:2005

3.39

variance

样本方差sample

独立样本值与其平均值差值平方和,除以(”一1),由式(7)给出

。∑(z。一;)2

(7)

式中:

3Z;一第i个样本值;

z一有限次n个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3.40

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

uncertainty

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3.41

error

系统误差systematic

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大量的重复测量所得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说明——重复测量需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如真值一样,系统误差和及其原因不能完全获知。测

量结果的误差经常由许多随机误差和系统影响引起,这些系统影响就作为独立的误差引

E1EE1

入测量结果中(见ASTM70、ASTM456和ASTM77)。

3.42

standard

传递标准剂量计transferdosimeter

在测量标准相互比较中用作媒介的剂量计,它能够可靠地传递吸收剂量值,进行比对、校准工作量

计和辐射场。

3.43

value

真值true

可由理想测量获得的被测量的值。

说明——真值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不可能准确获知。本标准巾,“被测量的真值”视为“被测量的

值”。

3.44

Aevaluation(ofstandard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Typeuncertainty)

通过对重复性条件测量所得量值的统计分析,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

3.45

Bevaluation(ofstandard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Typeuncertainty)

通过不是对测量所得量值的统计分析手段,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

3。46

measurement)

(测量的)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

基于所用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之量值的分散性的参数。

3.47

result

未修正结果uncorrected

系统误差修正之前的测量结果。

3.48

a

(一个量的)值value(of

quantity)

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如25kGy。

4意义与用途

4.1通常使用7射线、x射线(轫致辐射)和电子束辐照装置辐照各种产品,如食品、医疗保健产品、防

5

51707:2005

GB/T16509--2008/ISO/ASTM

腐包装及物晶(见Is0/ASTM51204和1SO/ASTM51431)。应仔细控制加工参数以保证这些产晶按

规范加工(见GB

效,应评定与测量相关的合成不确定度。

注1:适用于本标准给出的辐射类型和能量的各种剂量测量方法的理解性论述见ICRU第4号、第17号、第34

号、第35号报告和参考文献Es]、E6]。

4.2本标准使用的研究方法采自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关于辐射加工剂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见2.1)。

ASTM传统意义上使用的术语为精度和偏差。精度是单次测量与规定条件下重复测量的一致性;偏差是

系统误差(见ASTMEl70、ASTMEl77和ASTME456)。在本标准中,不确定度分量由不确定度的A类

或B类评定,而不采用精度和偏差。误差不等于不确定度A类和B类评定的分量。

4.3尽管本标准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框架,但不能代替严格思考、科学公正和专业技能。不确定度

评定既不是日常任务也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它取决于测量状态、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熟悉掌握,因

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质量和有效性依赖于对该结果有贡献的分量的理解、分析和合成。

4.4有必要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是否可以接受的目标不确定度。

4.5不确定度结果的导出有助于对给出的应用统计控制进行洋价。通过与扩展不确定度比较可以将

不确定度的可控分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有助于划分修正运算的范畴以减小扩展不确定度。

5基本概念——不确定度的概念

5.1测量

5.1.1测量目的是确定所测量特定量的值。因此,测量始于对被测量、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说明。

5.1.2通常测量结果仅是被测量值的近似值或估计值,因此应有估计值的不确定度说明。

5.1.3被测量的说明或定义取决于测量要求的准确度。相对于所要求的准确度,被测量的定义应足够

完整,这样对于实际目的,被测量值才是唯一的。

5.1.3.1尽管被测量应详细说明,使来自定义不完整所引起的不确定度与测量要求的准确度相比较可

以忽略,但这种情况通常难以满足。例如,已经假设、未确定或具有可以忽略影响但并未规定的参数,或

者没有充分考虑存在的隐含条件以及理解不充分而导致定义不完整。

5.t.4多数情况下,根据重复观测确定测量结果。重复观测中的变化通常是由于未能将影响测量结果

的每个影响量保持完全不变。

5.1.5将一组重复观测结果转换为测量结果的数学模型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除观测结果外还包括不确

切知道的各种影响量。由于缺少这些信息,导致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产生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以及

与数学模型本身相关的不确定度。

5.2误差、影响与修正

5.2.1通常,测量程序的缺陷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习惯上误差被分为两类分量:即随机分量和系

统分量。

5.2.2随机误差是由未预汁的变化或影响量随时间和空间改变而产生的。这种影响(简称随机影响)

导致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不能借助修正被补偿,但可通过增加观测次数而

减小,其期望值为零。

注2: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或一系列观测值的平均值不是平均值的随机误差,尽管某些关于不确定度的出版

物这样提及,它实际上是由于随机影响而产生的平均值不确定度的量度。无法掌握平均值中由这些影响产生

的误差的准确值。本标准谨慎考虑了“误差”和“不确定度”两个术语的区别,它们不是同义语,而是代表两个

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应将它们混淆或误用。

5.2.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样不能被消除但通常可以减小。若系统误差是由可识别的影响量对测

量结果的影响产生的t简称系统影响,这种影响可定量表示。如果该数值与要求的测量准确度相比较

大,可采用估计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修正后,系统影响引起的期望值或误差的期望值为零。

注3:用于补偿测量结果中系统影响的估计修正值的不确定度不是系统误差,而是由于不完全了解修正值而造成的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量度。通常不可能确切掌握由于系统影响补偿不完善所产生的误差。

51707:2005

GB/T16509--2008/ISO/ASTM

5.2.4假定测量的结果已对所有可识别的明显的系统影响进行了修正。

注4:通常由调整测量参考标准或校准测量仪器与系统以减小系统影响,但仍应考虑与这些标准相关的不确定度。

5.3不确定度

5.3.1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反映了对被测量的值缺乏确切的了解。由于随机影响和对系统影响的不

完善修正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在对已识别的系统影响修正后,测量结果仍是被测量的估计值。

注5:即使测量结果(修正后)仍有较大的不确定度,却能无意地非常接近被测量值。因此这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不应解释为表示残存的未知误差。

5.3.2实际上,测量中有许多可能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

5.3.2.1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

5.3.2.2被测量定义复现的不理想;

5.3.2.3取样被测样品可能不代表定义的被测量;

5.3.2.4投有充分了解环境条件对测量程序的影响,或环境条件测量不完善;

5.3.2.5模拟仪器读数时的人为偏差;

5.3.2.6仪器的分辨率或鉴别阈值;

5.3.2.7赋予测量标准的值;

5.3.2.8由外部来源获得并在数据简化算法中使用的常数及其他参数值;

5.3.2.9测量方法和程序中引入的近似值及假设;

5.3.2.10被测量重复观测中缺少相同的条件。

注6:这些来源不一定是独立的.有些对5.32.10有影响。当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时,不会考虑一个未识别

的系统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导致误差出现。

5.3.3根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分为“A”类和“B”类,这样分类并非“随机”和

“系统”的代用词。对已知系统影响修正的不确定度可以由A类或B类来评定,同样可以用不确定度表

征随机影响。

5.3.4A类和B类分类的目的是在于说明不确定度评定的两种不同途径。两种评定方法均基于概率

分布,每一类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都可以用标准偏差或方差定量。

5.3.5表征由A类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总体方差“2是根据一系列重复观测值计算得到的,其

最佳估计为样本方差S2。总体标准偏差u(u2的正平方根)由s评估得到,为方便起见,有时也称为标准

不确定度A类评定。对于用B类评定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分量,可用已有的知识评估总体方差“2,标

准偏差“也称为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

5.3.5.1因此根据观测得到的频率分布导出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求得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而标

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则是根据以对事件即将发生的置信程度为依据的假设概率密度函数求得的。这

两种方法均为概率论的等效说明。

注7:不确定度分量的B类评定通常以一组比较可靠的信息为基础。

5.3.6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合成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是用不确定度传播定律估算出的

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等于对所有方差与协方差分量求和后的总方差的正平方根(见附录c)。

5.3.7为满足工业、商业以及卫生和安全领域的要求,需要计算扩展不确定度u,其用途是提供一个测

量结果的区间,期望被测量以较高的置信水平落在此区间内。u等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覆盖因子

^(见8.3)。

注8:覆盖因子女应标注,以便能够获得测量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5.4实际考虑

5.4.1通过改变所有与测量结果有关的参数,便可用统计方法计算出不确定度。然而由于时间和资源

有限,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通常用测量过程的数学模型和不确定度的传播定律计算不确定度,故本

标准的寓意即假设可用数学方法将测量过程模拟到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水平上。

5.4.2由于数学模型可能不完整,全部参数应在切实可行的最大范围内变化,使不确定度的计算以尽

可能多的观测数据为基础。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应使用基于长期数据建立的测量过程的经验模型以

8

GB/T51707:2005

16509--2008/ISO/ASTM

及能够说明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学控制之下的核查标准和控制图表,力争获得可靠的不确定度的估

计值。设计完善的实验将会极大地促进这种工作,并成为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4.3为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正常运转,经常将其输出值的实验观测变化率与表征其组成部分的适当的

不确定度分量合成预测的变化相比较。当计算实验观测输出值分布的预测标准偏差时,只需考虑可能

对观测值的变化率有影响的那些分量(无论是用A类还是B类评定方法得到的)。

注9:收集对变化率有影响的分量及那些还未分成单独的并具有适当标记的两组分量将有利于这种分析。总不确

定度的评定应考虑这两组分量。

5.4.4一组测量结果中明显的离群值可能是数据中固有的随机变化率的极值,若果真如此,应保留其

值并与其它测量值同样处理。另一方面,出现离群值的测量还可能是严重偏离实验程序造成的,或是数

据分析或记录过程中疏忽而引入的较大未知误差。离群值一般通过重查数据识别,无论其是否被剔除,

E

都应进一步研究确定其可能的产生原因(见ASTM178)。

5.5概念的图示

5.5.1图1显示了本章阐述的一些概念,它说明为什么本导则关注的是不确定度而不是误差。测量结

果的准确程度一般是未知的或不可知的,人们力所能及的就是通过重复观测取样得到的未知概率分布,

或根据提供信息的主观分布或先验分布,估计输入量值,包括对已知系统影响的修正及其标准不确定度

(估计的标准偏差);再根据输入量的估计值计算测量结果,根据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计算该结果的合

成标准不确定度。两种先期分布见图2。

基于可观测量的概念

ral未修正的观涮平均值修正后的观测平均值

修正平均值的合成标准

未尝i攀驾差翁嚣霪票勰i不确定度,包括由于理测

值分散导致的未修正平均

嵩差察严明起见’用一个区间表示)i所喜导藿歪蕃的估计任1F佰值的不确定度和所用的修

正值的不确定度

基于不可知龟的理想概念

可能的未修正

总体的未知分布

似为正忐分布);;叁一筮.

具有未知标准偏差中:柔群器孑囊值和

(用较暗的阴影表示)

的未知总体平均(期估计修正值中的未知误差

望值)所气黧潞响!粟嚣篓正悄铲蛐

未修正的观测值平均—.H_.—_J由于未识别出的

巾的未知“随机”误差系统影响导致使己

修正平均值中仍保

】留未知误差

未知的

被测量值

图1量值、误差及不确定度的图示说明

GB/T16509--2008/ISO/ASTM51707:2005

o075

口(f)/'c

图2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图示

6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6.1测量程序

6.1.1被测量y(如吸收剂量)通常不能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由N个可测量的量x。,x:,

…,x。获得,见式(8):

Y一,(X1,X2,…,XN)…………(8)

定,其中可能包含例如温度或湿度等影响量的影响,也可能包含出于常规剂量测量系统的校准条件与实

际辐照装置的条件(不同的剂量率、温度的循环变化等)不同所产生的不确定度。还可能引入由于使用

参考或传递标准剂量计及其相关不确定度的其他量。

x3,…,X。(当p<~时)。

6.1.1.3输入量的分组是根据所选择的剂量计、校准方法、测量应用环境等确定的。在这一系列条件

的能力上形成既有针对独立量又有针对集合量的实验测量。

6.1.1.4独立的和集合的输入量及其不确定度的相关估计值都可用来比较不确定度的估计值。比较

将提高不确定度主要分量没有遗漏或某些来源没有重复的可信度。

】O

51707:2005

GB/T16509--2008/ISO/ASTM

6.2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6.2.1一个量的期望值的最佳估计由可重复条件的n次独立测量获得,并由算术平均值z或测量平均

值赋值。这些观测值的样本标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