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A 193-2023 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

T/ZSA 193-2023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ZSA 193-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07
实施日期
2023-12-0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关村标准化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控制芯片搭载整车测试的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过程中整车控制芯片测试数据采集的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控制芯片,纯电动乘用车其他控制类芯片可参考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国 创先进技术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芯驰半 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创芯联汽车芯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 车工程学会
起草人:
王向东、原诚寅、雷黎丽、陈凝、陈鹏、佟子谦、杨东、俞婷婷、范绍军、郭 守金、乔旷怡、张万之、李策、田辉、张鑫、章友京、肖利华、刘英、邹广才、吴倩、孙晶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120

CCST35

团体标准

T/ZSA193-2023

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

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

Batteryelectricpassengervehiclecontrolintegratedcircuitenvironmentsimulation

testmethodforfinishedvehicle

2023-12-07发布2023-12-08实施

中关村标准化协会发布

T/ZSA19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试验条件.............................................................................2

5试验车辆准备.........................................................................3

6试验方法.............................................................................3

7数据采集要求.........................................................................6

8试验数据处理.........................................................................7

9试验报告.............................................................................8

附录A(规范性)CLTC-P循环............................................................9

附录B(规范性)芯片功能模块列表.......................................................10

附录C(资料性)记录表.................................................................11

I

T/ZSA19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标准化协会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国

创先进技术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芯驰半

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创芯联汽车芯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

车工程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向东、原诚寅、雷黎丽、陈凝、陈鹏、佟子谦、杨东、俞婷婷、范绍军、郭

守金、乔旷怡、张万之、李策、田辉、张鑫、章友京、肖利华、刘英、邹广才、吴倩、孙晶。

II

T/ZSA193-2023

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控制芯片搭载整车测试的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过程中

整车控制芯片测试数据采集的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控制芯片,纯电动乘用车其他控制类芯片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422-2012环境试验试验方法编写导则术语和定义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19596-2017电动汽车术语

GB/T38146.1-2019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

T/CASE222—2021纯电动乘用车车规级芯片一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422-2012、GB/T19596-2017、T/CASE222—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纯电动乘用车batteryelectricpassengervehicle

驱动能量完全由电能提供的,由电机驱动的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运载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

临时物品的汽车。

注: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电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或其他

能量储存装置。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来源:T/CSAE222—2017,3.3]

3.2

整车控制器vehiclecontrolunit

动力总成控制器,采用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其他部件信号,并做出相应判断后,控制下

层的各部件控制器的动作,可实现整车驱动、制动、能量回收。

[来源:GB/T19596-2017,3.1.2.1.6]

3.3

车用控制芯片vehiclecontrolIC

1

T/ZSA193-2023

用于汽车控制类零部件或应用在汽车上的实现各零部件或设备控制功能的集成电路。

注:一般包含处理器,能够承载嵌入式软件,完成一组输入信号/数据的计算、判断、决策并按时准确输出。主要

功能包括:计算功能、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

[来源:T/CSAE222—2017,3.6]

3.4

整车控制芯片vehiclecontrolchip

集成在整车控制器(3.2)上的车用控制芯片(3.3)。

3.5

整车环境舱vehicleenvironmentcabin

模拟大自然环境的、能够达到规定的试验条件的某部分封闭体或空间。

注:主要用来检测产品是否耐高低温,湿热,温度循环,冷热冲击,温度快速变化等。

[来源:GB/T2422-2012,6.6,有修改]

3.6

整车环境模拟试验vehicleenvironmentsimulationtest

在整车环境舱(3.5)中模拟汽车在实际行驶中遇到的雨、雪、阳光、振动、冷热负荷、高低气压

和行驶速度等。

4试验条件

4.1装载质量

装载质量应符合GB/T12534-1990中3.1的要求。

4.2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须经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使用前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符合精

度要求。

4.3轮胎气压和制动液

试验过程中,轮胎冷充气压力应符合试验车辆技术条件的规定,误差不超过10kPa(±0.1

kgf/cm²)。

试验车辆使用制动液的牌号和规格,应符合技术条件或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4车载低压供电系统

确保车载低压供电系统可以正常稳定工作。

4.5试验环境条件

4.5.1通则

标准高温和标准低温测试条件为试验必须选择的试验环境条件,极限高温和极限低温测试条件为

根据测试需求选择的试验环境条件,除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外,测试时其他要求完全相同,每个试验环境

条件下行驶里程数应相同。

4.5.2标准高温测试条件

2

T/ZSA193-2023

在(35±3)℃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高温试验,试验过程中太阳辐射强度为(850±45)W/m2,

以车顶最高点平面位置为基准设定,相对湿度40%~75%,试验中开空调制冷。

4.5.3极限高温测试条件

在(43±3)℃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高温试验,试验过程中太阳辐射强度为(1000±50)W/m2,

以车顶最高点平面位置为基准设定,相对湿度20%~40%,试验中开空调制冷。

4.5.4标准低温测试条件

在(-15±2)℃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低温试验,试验中开空调采暖。

4.5.5极限低温测试条件

在(-25±3)℃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低温试验,试验中开空调采暖。

4.5.6试验设备和仪器

试验设备和仪器的精度及测量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测量设备和仪器

序号名称精度及测量范围

车速0~200km/h

1底盘测功机

驱动力0~7000N

风速0~200km/h

2整车环境舱

温度-40℃~+60℃

3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频率≥100Hz

4温度传感器-50℃~+100℃

5试验车辆准备

5.1接车检查

5.1.1记录试验车辆的生产厂名、牌号、型号、电机号、底盘号、各主要总成号和出厂日期等。

5.1.2检查试验车辆装备完整性及装配调整情况,使之符合装配调整技术条件及GB7258的有关规

定。

5.1.3行驶检查,行驶里程不大于100km。

5.1.4接车检查记录表参考附录C的表C.1。

5.2试验车辆磨合

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车辆进行磨合。除另有规定外,磨合规范按该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通则

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整车环境模拟测试分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两部分。

试验过程中应该选用试验车辆的标准行驶模式(除非另有规定)进行综合工况和高速等速工况的

试验,但要求在此行驶模式下车速能跟上CLTC-P工况曲线(按附录A)。若跟不上曲线则采用其它

能跟上曲线的行驶模式。

3

T/ZSA193-2023

6.2公差

试验车辆实际速度和测试循环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