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24-2014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技术规范
DB37/T 5024-2014 Construction operation platform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mbination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王 乔
- 出版信息:
- 页数:6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37/T5024-2014J12858-2014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
组合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systemofconstructionoperating
platformandtransportingequipment
2014-10-30发布2014-12-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systemofconstructionoperating
platformandtransportingequipment
DB37/T5024-2014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858-2014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014年12月1日
2014济南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
鲁建标字〔2014〕32号
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
技术规范》的通知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质监局,各有关单位:
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
设备组合系统技术规范》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
标准,编号为DB37/T5024-2014,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12月
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年11月24日
前言
为提高我省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促进我省建筑施工操作平
台及其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工程应用规范化、科
学化,编制组会同有关部门,对省内外生产和工程应用情况进行
了调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参考相关国内外标准、规范,结合
本省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
4.设计计算;5.主要结构件;6.工作机构与电气系统;7.安全装置;
8.产品检验;9.工程应用;附图A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示
意图。
本规范由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
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
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便修订时参考。山东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通讯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邮编:250031,电子信
箱:sdjjjc@163.com。
本规范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山东省建设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山东腾飞建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中诚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乔田华强王明月黄楠
钟士宪徐艳华马华伟冯功斌
赵玉玺苗雨顺李彦张珑
6
刘敏齐雅欣段红莉王海龙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进生张英明王连印肖华锋
刘加东宋亦工乔广军周克家
高新武
7
目次
1总则……………………1
2术语、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4
3基本规定…………………5
3.1分类和性能参数………………….…5
3.2一般规定……………6
3.3设计单位能力………………6
3.4生产单位条件………………6
3.5工程应用安全管理…………7
3.6检验验收……………………7
4设计计算…………8
4.1一般规定……………………8
4.2操作平台工作载荷…………8
4.3载荷组合及安全系数………12
4.4桥架式平台设计计算………13
4.5整机稳定性计算……………14
5主要结构件……………………15
5.1一般规定……………………15
5.2基础、底架…………………15
5.3立柱…………16
5.4附着架………16
5.5爬升架(套架)………………17
5.6操作平台……………………17
5.7运送设备……………………19
5.8人员物料转运装置…………19
8
6工作机构与电气系统…………21
6.1一般规定……………………21
6.2桥架式平台工作机构………21
6.3电气系统……………………22
7安全装置………………24
7.1一般规定……………………24
7.2工作载荷控制装置…………25
7.3对接控制装置………………26
7.4桥架式平台防坠落装置……26
7.5升降同步控制装置…………27
8产品检验………28
8.1一般规定……………………28
8.2技术审核……………………28
8.3新产品和出厂检验…………29
9工程应用………32
9.1一般规定……………………32
9.2工程应用……………………33
9.3安装拆卸……………………34
9.4升降及同步控制……………36
9.5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和运送设备的对接转运………………37
9.6工程应用检验……………37
附图A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示意图…………40
本规范用词说明……….…43
引用标准名录…………….44
条文说明………………….45
9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4
3BasicRules…..…………………...5
3.1ClassificationandPerformanceParameters…….…5
3.2GeneralRequirements……….…6
3.3TheabilityofdesignCompany…….…6
3.4TheconditionsofproductionCompany……….…6
3.5SecurityManagementofProjectApplications…….…7
3.6InspectionandAcceptance……….…7
4DesignCalculations………8
4.1GeneralRequirements…………………8
4.2WorkingLoadoftheOperatingPlatform……………8
4.3LoadCobinationsandSafetyFactors………………12
4.4DesignCalculationsofBridge-typePlatform………13
4.5StabilityCalculationsofCompleteMachine…………14
5TheMainStructuralParts………………15
5.1GeneralRequirements………………15
5.2FoundationandChassis………………15
5.3StandColumn………16
5.4AttachmentBracket…………………16
5.5ClimbingFrame(SetRack)…………17
5.6OperatingPlatform…………………17
5.7TransportEquipments………………19
5.8DevicesofTransportingStaffandMaterials…………19
10
6OperatingMechanismandElectricalSystem………21
6.1GeneralRequirements………………21
6.2OperatingMechanismofBridge-typePlatform……21
6.3ElectricalSystem……………………22
7Safetydevices……………………24
7.1GeneralRequirements…………24
7.2WorkingLoadsControldevice…………………25
7.3ButtControldevice……………26
7.4FallPreventionDeviceofBridge-typePlatform…26
7.5LiftingSynchronousControldevice……………26
8ProductInsection………28
8.1GeneralRequirements………………28
8.2TechnicalReview……………………28
8.3Newproductinspectionanddeliveryinspection……29
9ProjectApplications……………………32
9.1GeneralRequirements………………32
9.2ProjectApplications…………………33
9.3InstallationandDemolition…………34
9.4LiftandSynchronizationcontrol……36
9.5ButtandTransferbetweenConstructionPlatformandTransport
Equipments………………………37
9.6TestofProjectApplications…………37
AccompanyingdrawingsAconstructionplatformandtransporting
equipmentschematicdiagram..……….……………40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43
ListofQuotedStandards…………….44
ExplanationofProvisions………….45
11
1总则
1.0.1为推进我省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及其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
(以下简称平台与设备系统)的应用进程,提高建筑施工机械化
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中,平台与
设备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工程应用。
1.0.3平台与设备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工程应用,除应符合本规
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规范及法规的有关规定。
1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建筑施工操作平台constructionoperatingplatforms
建筑施工中供施工人员站立并操作的设施,由垂直安装的立
柱、连接立柱与建筑物的附着架、水平安装的为操作人员提供作
业场所的操作平台组成;操作平台可在立柱上自行升降或利用配
套的工作机构分级升降。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导
架爬升式工作平台和桥架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2.1.2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mast-climbingworkplatforms
安装在爬升架上,通过驱动机构自行提升或下降,并通过立
柱进行导向和移动的操作平台。做竖直运动的部件(操作平台)
也用于将工作人员、设备以及物料运送至或送离某个施工位置。
(以下简称导架式平台)。
2.1.3桥架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又名桥式脚手架)Bridge-type
constructionoperatingplatforms
由垂直安装的立柱、连接立柱与建筑物的附着架、水平安装
在立柱套架上的操作平台(又名桥架)组成。
桥架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通过套架导向、沿立柱分级提升或
下降套架,带动操作平台分级升降,升降时不具备将操作人员、
设备以及物料运送至或送离某个施工位置的功能。(以下简称桥
架式平台)
2.1.4主平台mainplatform
由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主要结构件构成的作业平台的部分。
2.1.5延伸平台platformextension
由辅结构件构成的附加部分作业平台,它利用主平台支撑与
定位,用于对主平台进行延伸,形成与施工建筑外形一致的形状。
2.1.6多层操作平台multilayerplatform
2
在同一立柱上安装或运行的两个或多个操作平台,或在一个
平台上附加一个或多个完全由其支撑的操作平台。
2.1.7运送设备transportingequipment
由地面运送人员、物料至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的设备,分为运
送人员、物料的设备和仅运送物料的设备。
2.1.8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systemof
constructionoperatingplatformandtransportingequipment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和与之配套的物料或人员、物料运送设备
组合成的系统,该系统具备运送设备与操作平台相对运动过程中
自动减速、对接的安全装置,以及人员、物料的转运功能。
2.1.9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的对接buttofplatformand
transportingequipment
运送设备在与操作平台相对运动过程中自动减速、停车,达
到与操作平台相接的状态。
2.1.10运送设备与操作平台间人员、物料的转运transportingof
staffandmaterialsbetweentransportingequipmentandoperating
platform
运送设备与操作平台达到对接状态后,操作人员通过安全通
道进入操作平台,以及物料通过转运装置运送至操作平台的过程。
2.1.11安全装置safetydevices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及其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的安全装置总
称,包括工作载荷控制装置、对接控制装置、防坠落装置以及升
降同步控制装置。
2.1.12工程应用projectapplications
根据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定型产品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型式
及构造尺寸,制定成组使用方案、围绕建筑物四周布置,并通过
延伸平台,形成围绕建筑物外形的操作平台;同时提供施工作业
面立面防护的施工技术和应用方案。
2.1.13其他others
3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的其他术语见现行国家标准《升降工作平
台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GB/T27547第3章术语和定义;运送
设备的其他术语见现行国家标准《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
工升降机》GB26557第3章定义和术语。
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及其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示意见附图A。
2.2符号
m—集中工作载荷,(N);
2
pⅡ—工作状态计算风压,(N/m);
PWⅡ—工作状态风载荷,单位为(N);
2
pⅢ—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N/m);
非工作状态风载荷,单位为();
PWⅢ—N
q—均布工作载荷标准值,(kN/m2);
—构件的长细比。
4
3基本规定
3.1分类和性能参数
3.1.1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根据成组工作型式分为:
1单立柱操作平台;
2双立柱或多立柱操作平台;
3单立柱操作平台的工作跨度参数:8m、12m、16m,平台上
操作人员不应少于2人;
4双立柱操作平台的工作跨度参数:20m、30m、40m,平台
上操作人员不应少于4人;
5平台上操作人员数量不得超出定型产品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以下简称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1.2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根据设计功能分为:
1建筑外装修施工用操作平台;
2建筑主体和外装修施工用操作平台;
3建筑外装修施工用操作平台施工区的均布工作载荷不应低
于0.5kN/m2、集中工作载荷不应低于3000N;独立工作高度及最上
一道附着架以上悬臂高度不应低于3.0m;
4建筑主体和外装修施工用操作平台施工区的均布工作载荷
不应低于1.0kN/m2、集中工作载荷不应低于3500N;独立工作高度
及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上悬臂高度不应低于9.0m;
5建筑施工操作平台附着后最大工作高度不应低于100m;
6建筑施工操作平台集中工作载荷的作用处数、工作载荷的
取值以及工作高度等性能参数,均不得超出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1.3平台与设备系统根据功能分为:
1导架式平台或桥架式平台,组合物料运送设备;
2导架式平台或桥架式平台,组合人员、物料运送设备;
5
3物料运送设备的工作载荷:400kg、600kg;人员、物料运
送设备的工作载荷及乘员:乘员3人、载荷合计400kg,乘员6人、
载荷合计600kg。
3.2一般规定
3.2.1平台与设备系统应为有生产条件的单位生产的定型产品,
其工程应用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3.2.2平台与设备系统的工程应用,必须针对具体工程,编制工
程应用方案。一栋建筑物的成组使用方案中,应采用1~2套运送
设备,与操作平台组合,完成物料及(或)人员的运送。
3.2.3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应具备锁止装置,当爬升架(套架)不
升降时,应予以锁紧,防止操作平台下滑和(或)坠落。
3.3设计单位能力
3.3.1平台与设备系统应由具备能力的设计单位定型设计。
3.3.2平台与设备系统的设计单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具有法人资格;
2具备机械、力学及电气等专业技术人员;
3掌握相关标准规范;
4具有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的系统设计经历;
5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3.4生产单位条件
3.4.1平台与设备系统的生产单位应满足以下生产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
2具有满足焊接、装配等工艺要求的生产车间;
3具有必备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
4从事电气、焊接、无损检测等特殊工序的专业人员,应持
有资格证书;
5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有效运行;
6
6具有采购、过程、成品质量控制和检验能力。
3.4.2额定载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施工升降机的生产单位,应
具有特种设备B级以上的制造许可。
3.5工程应用安全管理
3.5.1平台与设备系统的安装单位应委托或协同设计、生产单位,
完成工程应用方案的编制。
3.5.2平台与设备系统的工程应用方案,应得到工程监理单位的
确认,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应由总包单位组织安装、使用及监理
单位审查确认。当平台与设备系统的能力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
严禁使用。
3.5.3平台与设备系统的安装单位应具有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
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平台与设备系统的安装、包括
升降的作业人员,应持有相关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特种作业人员
(塔式起重机或施工升降机)资格证书,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的
司机应持有施工升降机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应严格按照生产
单位出具的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拆卸及使用操作,并经生产单
位培训合格。
3.6检验验收
3.5.1平台与设备系统的检验、验收包括新产品的检验、出厂检
验和工程应用的检验、验收。
3.5.2平台与设备系统新产品的检验,应由具备塔式起重机和施
工升降机资质认定的检验机构完成。
3.5.3工程应用首次安装检验、验收应由生产和安装单位共同完
成、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完成;使用过程中的检验由安装单位
自行完成。
7
4设计计算
4.1一般规定
4.1.1导架式平台的设计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升降工作平台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GB/T27547
第5.1节结构和稳定性计算。
4.1.2运送设备中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的设计计算,除应符合本
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
工升降机》GB26557第5.2节载荷组合及计算;运送设备中卷扬
机的设计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卷扬机》GB/T1955第5章技术要求。
4.1.3桥架式平台的设计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参照现行国
家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执行。
4.2操作平台工作载荷
4.2.1自重载荷
1建筑施工操作平台非运动部件的自重视为静载荷;
2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的运动部件,在升降过程中,其自重视
为动载荷。
4.2.2均布工作载荷
1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的均布工作载荷,为物料的重量;
2应在操作平台靠近立柱的部位设置储物区存放物料;在远
离立柱的施工区,仅放置施工操作用的物料;延伸平台不应放置
物料,只承受施工人员、人员手持的物料及施工机具产生的集中
工作载荷;
3根据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的设计功能,均布工作载荷的标准
值q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
4物料的存放应均匀、对称,但设计计算时,应考虑均布工
作载荷布置不平衡导致的不利影响;
8
5操作平台的储物区、施工区范围,以及均布工作载荷的标
准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操作平台做出明显标识。
表4.2.2均布工作载荷标准值
均布工作载荷标准值q(kN/m2)
使用工况
储物区施工区延伸平台
主体施工3.01.00.0
外装修施工2.00.50.0
4.2.3集中工作载荷
1建筑施工操作平台集中工作载荷按公式4.2.3计算:
m=(n·mp)+mm+(2me)(4.2.3)
式中:
mp=800N;每个人的重量;
me=400N;每个人携带设备的重量(仅考虑两人携带);
mm—2名操作人员所能搬动的施工安装的物料的重量(不包括人员携带
设备),按1000N计算;
n—操作平台上的人员数量。
操作平台上最少的人数:对于单立柱操作平台为2人,对于双立柱操作
平台为4人。
假定人员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T 190.03-2006 禄丰烤烟生产的环境条件 2006-08-18
- DB53/T 189.5-2006 高上高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程 第5部分:生猪的饲养管理 2006-08-16
- DB53/T 189.1-2006 高上高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程 第1部分:生猪养殖的环境条件 2006-08-16
- DB53/T 188.4-2006 金平草果综合标准 第4部分:烘烤技术规范 2006-08-16
- DB53/T 190.01-2006 禄丰烤烟综合标准体系 2006-08-18
- DB53/T 189.4-2006 高上高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程 第4部分:猪种改良技术规程 2006-08-16
- DB53/T 189.6-2006 高上高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程 第6部分:生猪的疫病防治 2006-08-16
- DB53/T 189.2-2006 高上高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生猪饲养的营养要求 2006-08-16
- DB53/T 190.02-2006 禄丰基本烟田规划及保护 2006-08-18
- DB53/T 189.3-2006 高上高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程 第3部分:生猪饲料使用准则 200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