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 起草人:
- 刘智禹、吴成业、叶玫、李飞、廖登远、洪云、庄宛、江永才。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子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532-2004
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安全加工规范
2004-02-15发布2004-03-15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532-2004
前言
本标准的全文为强制性标准。
为保证河豚鱼的安全生产,杜绝河豚鱼中毒事件的发生,依据199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令第5号《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智禹、吴成业、叶玫、李飞、廖登远、洪云、庄宛、江永才。
I
DB35/532-2004
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安全加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以下简称河豚鱼)安全加工规范的定义、厂房与设施、原料、
安全加工、人员、品质管理和卫生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棕斑腹刺鲀(Lagocephaluswheeleri)、暗鳍腹刺鲀(Lagocephalusgloveri)为原
料,进行安全加工河豚鱼的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44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SC/T3005水产品冻结操作技术规程
SC/T3006冻鱼贮藏操作技术规程
SC/T3009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
SC/T3016水产品抽样方法
SC/T9001人造冰
DB35/531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加工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安全加工safeprocessing
按河豚鱼特定的种类特征及鲜度指标进行选别,并利用刀具及辅助器具对河豚鱼有毒部位进行三去
处理(去头、去内脏、去皮),以达到食用安全的加工方法。
3.2特别加工区specialoperatingzone
指经过省级有关部门认可的专门用于河豚鱼原料的种类选别、鲜度检验、冻结、贮藏、解冻、安全
加工以及废弃料贮藏的场所。
3.3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
指存在于河豚鱼及其他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碱类天然毒素,是自然界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其分子
式是C11H17O8N3,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及无水乙醚等有机溶剂。
3.4毒力单位mouseunit,MU
表示30min内可杀死1只体重为20gddy系雄性小白鼠的毒素量。
4厂房与设施
4.1河豚鱼加工企业的总体设计、厂房与设施的一般性设计、建筑和卫生设施应符合GB14881的要求。
1
DB35/532-2004
4.2特别加工区应设置原料选别车间、急冻库、冷藏库、解冻车间、安全加工车间、漂洗车间,各车间
的设计应与加工河豚鱼的能力相适应。生产车间应按特别加工区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特别加工区车间
与其它生产车间的物流不得交叉污染。
4.3河豚鱼加工后的废弃物应有明显标志。
4.4河豚鱼加工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处理,处理后污水中的河豚毒素毒力应小于10MU/g。
5原料
5.1加工原料的条件
5.1.1只有种类和鲜度符合5.4.1条、5.4.2条新鲜品鲜度要求的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才可以作为加
工原料。
5.1.2严格禁止采用不符合5.1.1条要求的其它种类河豚鱼和不新鲜河豚鱼作为加工原料。
5.2采购
5.2.1专职采购人员应严把河豚鱼种类、鲜度质量关,不得采购经二次冻结的河豚鱼原料。
5.2.2盛装河豚鱼原料的容器应专用,其材质应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5.3运输
5.3.1运输工具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具备冷藏、保鲜等设施。
5.3.2冻结的河豚鱼原料运输应在低于-18℃条件下进行。
5.3.3鲜河豚鱼原料应加冰运输,到厂后鱼体表面应有余存碎冰。
5.3.4河豚鱼原料应单独运输,封存严密,不得丢失,不得与其它物品混装运输。
5.3.5运输工具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卫生。
5.4选别
5.4.1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的种类特征
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的皮色、元刺分布、斑纹和臀鳍的种类特征见表1,其图谱见附录A。
表1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的种类特征
名称皮色元刺分布斑纹和臀鳍
棕斑腹刺鲀背前及腹面均具小刺,侧背鳍一个,镰刀状,呈灰黄色;臀
头体背侧灰绿色,有时微黄。
Lagocephaluswheeleri面光滑;背面刺群作三角鳍及胸鳍黄色;尾鳍灰黑,上下叶
体侧及腹面白色,侧下方黄色
(白河鲀)形延伸尖端灰白色。
暗鳍腹刺鲀
Lagocephalusgloveri黑蓝色背前及腹面均具小刺背鳍上下叶末端白色,胸鳍暗色
(黑河鲀)
5.4.2鲜度指标
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的鲜度感官指标见表2。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还应由检验人员采集肌
肉部位检验理化指标,其挥发性盐基氮值应小等于15mg/100g。
2
DB35/532-2004
5.4.3选别要求
a)每批河豚鱼原料进厂后都要逐条进行种类鉴别和鲜度检验。
b)在有资质的专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由专职生产操作人员将河豚鱼放在检验台上按5.4.1条和
5.4.2条的要求进行逐条检验。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明度不应低于540lx。
表2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的鲜度感官指标表
项目新鲜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A/T 221-1999 物证检验照相要求规则 1999-09-21
- JB/T 7601.5-1994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基本技术要求 第5部分 锻件 1994-12-09
- QJ 2299-1992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992-02-26
- EJ/T 577-1991 多道分析器作为多路定标器时的测试方法 1991-10-11
- QJ 903.6A-1995 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工艺文件更改规定 1995-08-03
- JB/T 5519-1991 高速冷冻离心机 1991-07-16
- QJ 1587-1989 基本建设工程档案管理规定 1989-01-04
- HB 6723.1-1993 深度游标卡尺技术条件 1993-08-01
- JB/T 10125-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花盘 1999-08-06
- HG/T 2051.2-1991 搪玻璃搅拌器 框式搅拌器 199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