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1/T 0073-2023 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与规范

DB2101/T 0073-2023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norms for integrity demonstration enterprise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01/T 0073-2023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14
实施日期
2023-07-14
发布单位/组织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沈阳市信用协会、沈阳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沈阳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起草人:
刘耀国、李春华、鄂永利、胡雪娇、龙飞锦、白晓瑀、王星智、宋雪、周雪飞、王磊、齐英、冯秀兰、闫虎、李晓峰、祁红日、赵海龙、范永文、詹世海、张志巧、张哲、张靖东、张鹏、刘鹏、赵永祯、刘强、李婧雅、高垣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CCSA16

DB2101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073—2023

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与规范

Assessmentindicatorsandspecificationforintegritydemonstration

enterprise

2023-06-14发布2023-07-14实施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1/T0073—2023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4.1基本情况.........................................................................2

4.2信用状况.........................................................................2

4.3社会影响.........................................................................2

5评价指标.............................................................................2

5.1指标分级.........................................................................2

5.2判断标准.........................................................................2

5.3指标说明.........................................................................3

5.4材料数据和基本要求...............................................................3

5.5数据采集路径.....................................................................3

5.6数据采集时效.....................................................................3

6评价结果.............................................................................3

6.1评价得分汇总.....................................................................3

6.2评价结果公示.....................................................................3

6.3评价结果应用.....................................................................3

附录A(规范性)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材料清单.......................................4

附录B(规范性)评价得分汇总报告.........................................................8

附录C(规范性)评价结果说明.............................................................9

I

DB2101/T0073—2023DB2101/T0073—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同时负责标准的宣贯、监督、实施等工作。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市信用协会、沈阳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沈阳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人

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耀国、李春华、鄂永利、胡雪娇、龙飞锦、白晓瑀、王星智、宋雪、周雪飞、

王磊、齐英、冯秀兰、闫虎、李晓峰、祁红日、赵海龙、范永文、詹世海、张志巧、张哲、张靖东、张

鹏、刘鹏、赵永祯、刘强、李婧雅、高垣。

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查。

本文件归口部门联系电话:024-82510355;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沈中大街206号。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联系电话:024-83963827;联系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260号。

II

DB2101/T0073—2023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

意见》(国发〔2016〕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

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

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辽政发〔2016〕77号)、《沈阳市关于推进诚

信制度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沈文明办发〔2021〕13号)等文件精神,在国家、省、

市各层面政策要求基础上,特编制《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与规范》,提升企业诚信意识、引导企业参

与社会诚信建设。

《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与规范》列出了企业诚信评价的指标名称、分值、释义、判断标准、相关

材料和数据来源及时效要求等内容,为企业诚信评价工作提供实施规范;企业可以结合本文件开展诚信

建设工作,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同时,在社会层面引导广大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诚信兴商”

理念,营造浓厚诚信社会氛围。

《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与规范》从基本情况、信用状况、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对企业诚信建设情况

进行综合评价。“基本情况”下设2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旨在反映企业社会属性和基本情况;“信

用状况”是评价的重点考察内容,下设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旨在反映企业在社会生产、经营、

管理及主要从业人员的自身信用水平和建设情况,以及信用工作执行、开展、履行情况;“社会影响”

下设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旨在反映企业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的贡献情况,以及对行业进步产

生的号召力及推动作用。

本指标满分值为100分,其中基本情况分值占比10%、信用状况分值占比60%、社会影响分值占比30%。

根据评价得分,反映出企业诚信素养、守信意愿、诚信建设行动力等诚信综合情况。

III

DB2101/T0073—2023

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与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诚信示范企业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评价行政区域内企业诚信评价;企业开展自我诚信评价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117信用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21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用credit

个人或组织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

注1:承诺包括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合同条款等契约约定的、社会合理期望等社会责任的内容。

注2:在经济领域,信用的含义等同于交易信用,是指交易各方在信任基础上,不用立即付款或担保就可以获得资

金、物资或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以在约定期限内履约为条件,并可以使用货币单位直接度量。

注3:在社会领域,信用难以用货币度量。

[来源:GB/T22117—2018,2.1]

3.2

信用管理creditmanagement

识别、防范、转移和控制信用风险的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制度安排。

[来源:GB/T22117—2018,3.1]

3.3

诚信trustworthiness

在社会领域中,个人或组织对外表述的真实主观想法或观点,与其对应行为相符合。

注:“组织”见GB/T19000—2016定义3.2.1。

3.4

信用记录creditrecord

完整记录信用主体一项信用行为的信用信息合集。

[来源:GB/T22117—2018,2.23]

3.5

信用档案creditfiles

对信用主体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而形成的信用记录。

[来源:GB/T22117—2018,3.8]

3.6

信用信息creditinformation

1

DB2101/T0073—2023

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与信用有关的记录,以及与评价其信用价值相关的各类信

息。

[来源:GB/T22117—2018,2.22]

3.7

诚信评价trustworthinessassessment

对信用主体在某一时期的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估,并用特定符号标明其诚信状况的活动。

[来源:GB/T22117—2018,9.5]

3.8

履约践诺fulfillmentthepromise

履行个人或组织承诺过的事情。

4总则

4.1基本情况

旨在反映企业社会属性和基本情况。

4.2信用状况

旨在反映企业在社会生产、经营、管理及主要从业人员的自身信用水平和建设情况,以及信用工作

执行、开展、履行情况。

4.3社会影响

旨在反映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的贡献情况,以及对行业进步产生的引领及推动作用。

5评价指标

5.1指标分级

5.1.1指标体系分级

本指标体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5.1.2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3个:基本情况、信用状况、社会影响。

5.1.3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8个:属性信息、发展信息、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纳税贡献、科技创新、荣誉称号。

5.1.4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23个:登记注册、规模性质、人员情况、发展能力、企业信用、个人信用、诚信故事、

主题实践、信用修复、管理体系、制度执行、依法设立、守法经营、创建活动、经济活动、合同履约、

信贷履约、纳税等级、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企业认证、专项奖励、社会责任。

5.1.5沈阳市诚信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材料清单要求

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2判断标准

本指标体系与规范综合考虑了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企业适用的指标内容,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

性,结合多种数据来源,给出明确量化的评价标准,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得分的影响。诚信示范评

价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2

DB2101/T0073—2023

5.3指标说明

评价期间,企业以及企业负有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存在

失信信息、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判定为不合格。

5.4材料数据和基本要求

根据评价活动要求,由参评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按评价指标要求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以其提交材料

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指标的评价依据;部分数据采取公开数据查询、社会公众调研的结果作为

评价依据。

5.5数据采集路径

5.5.1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为行政区域内注册且在正常存续期的企业。

5.5.2采集路径

采集路径主要来源以下四个方面:

a)企业自报。由参评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按评价指标要求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以其提交材料中所

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指标的评价依据。佐证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以实际评价工作需要为准,包括但不

限于制度文件、案例、照片等;

b)其他部门和单位提供的材料。由评价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按评价指标要求协

助提供(反馈)相应的佐证材料,以其提交材料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指标的评价依据。佐证材

料的内容和形式以实际评价工作需要为准,包括但不限于制度文件、情况说明等;

c)公开数据查询。包括相关部门和单位网站及其所发布的统计报告等。数据采集原则上仍以评价

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数据为准,如果部分有关部门未能提供相关数据,则以查询

到的公开数据进行辅助评分;

d)实地调研。部分数据采取社会公众调研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5.6数据采集时效

根据评分规则及数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二种数据采集时效:

a)按自然年度采集。自然年度指以公历计算的一个完整的年度,即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

日止。本指标涉及数据采集时限为评审前2个自然年度;

b)依据评价实际需要,部分指标数据采集截至到评审前;失信信息以及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情

况的核查覆盖整个评价期间。

6评价结果

6.1评价得分汇总

根据企业提供的佐证材料、数据查询、公众调研等所获取的材料,对各参评单位的基本情况、信用

状况、社会影响分别进行打分,汇总后得出综合得分报告。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6.2评价结果公示

经评价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征询结果后,最终评价结果公示。并应符合附录C

的规定。

6.3评价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由专业第三方信用评价单位推荐给政府监管部门,以供上级政府部门建立诚信档案并实施

监管及奖励政策。

3

DB2101/T0073—2023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