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59.2-2012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 联网平台技术要求
DB41/T 759.2-2012 Video Surveillance Networking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 Networking Platfor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759.2—2012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联网平台技术要求
2012-11-01发布2013-01-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759.2—201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1
3.1注册、鉴权与注销..............................................................1
3.2设备目录共享..................................................................1
3.2.1目录推送..................................................................1
3.2.2目录推送流程..............................................................2
3.2.3目录新增字段格式..........................................................2
3.2.4推送消息..................................................................2
3.2.5目录查询要求..............................................................2
3.2.6目录查询流程..............................................................3
3.2.7查询消息..................................................................4
3.3实时视音频点播................................................................4
3.3.1基本要求..................................................................4
3.3.2非标准码流解码............................................................4
3.3.3客户端主动发起的实时视音频点播............................................5
3.3.4第三方呼叫控制............................................................6
3.3.5语音对讲..................................................................8
3.4设备控制......................................................................9
3.4.1基本要求..................................................................9
3.4.2设备配置.................................................................10
3.4.3命令格式.................................................................10
3.4.4字段说明.................................................................10
3.4.5设备配置消息.............................................................14
3.5网络设备信息查询.............................................................14
3.5.1基本要求.................................................................14
3.5.2命令格式.................................................................14
3.5.3参数说明.................................................................14
3.5.4设备配置查询.............................................................14
3.5.5信令流程.................................................................14
3.5.6设备查询消息.............................................................15
3.6视音频文件检索...............................................................15
3.6.1基本要求.................................................................15
3.6.2信令流程.................................................................15
3.6.3视音频文件检索消息.......................................................16
I
DB41/T759.2—2012
3.7历史视音频的回放..............................................................16
3.7.1基本要求..................................................................16
3.7.2非标准码流解码............................................................16
3.7.3客户端主动发起............................................................16
3.7.4第三方呼叫控制............................................................19
3.8视音频文件下载................................................................21
3.8.1基本要求..................................................................21
3.8.2客户端主动发起............................................................21
3.8.3第三方呼叫控制............................................................24
3.9事件订阅......................................................................26
3.10事件通知.....................................................................26
附录A(规范性附录)信令消息示范....................................................27
II
DB41/T759.2—2012
前言
DB41/T759《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联网平台技术要求;
——第3部分视音频编解码。
本部分为DB41/T75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中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河南省公安厅负责起草,由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丹枫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天瑞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饶丽华、马正祥、余新康、赖齐、胡春锋、李福胜、过萍。
III
DB41/T759.2—2012
视频监控联网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联网平台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
本部分适用于河南省省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建设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联
网系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3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
3.1注册、鉴权与注销
应符合GB/T28181—2011中7.1的规定。
3.2设备目录共享
设备目录共享应支持两种方式:目录推送、目录查询。
3.2.1目录推送
目录拥有者,当向目录接收者注册成功后,目录发生变化时,要立即通知目录接收者,目录接收者
要向目录拥有者发送目录收到的确认消息。目录通知使用RFC3265中定义的NOTIFY方法。
目录拥有者可以是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有子设备的设备以及代理设备网关等,目录接收者
也可以是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有子设备的设备以及代理设备网关等。
a)在以下情况下目录拥有者应自动向目录接收者发送目录信息:
1)目录拥有者的目录信息发生变化(包括新增、修改和删除共享)后,应发送变化部分目录
信息;
2)目录拥有者推送的设备状态发生变化(上下线等)后,应发送变化部分设备信息;
3)推送多级目录的时候,目录树从父节点到子节点逐级推送;删除父节点的时候,应先删
除子节点;
4)分多个SIP消息推送目录信息的时候,当收到上一个SIP消息的成功返回后,才进行下一
个SIP消息的推送;
1
DB41/T759.2—2012
5)对于推送未成功的目录信息,需要进行重试,并最多重试3次,重试的时间间隔依次为
30s、45s、60s;如果重试3次还是推送失败,在联网单元重新注册成功后应自动再进行
推送。
b)提供手动推送全部共享目录和摄像机的功能。
c)除了包括GB/T28181-201中7.5的规定的字段外增加字段:解码插件标识(DecoderTag)、
目录类型(CatalogType)、存储类型(RecLocation)、操作类型(OperateType)
1)使用DecoderTag来标识摄像机所对应的解码插件;
2)使用CatalogType来标示目录类型,行政规划区域还是视频、报警设备等;
3)使用RecLocation来标示设备存储位置类型,设备、集中存储服务器等;
4)使用OperateType来标示本次通知操作是增加、修改或删除。
3.2.2目录推送流程
目录推送流程见图1。
图1目录推送流程示意图
命令流程描述如下:
a)1:需发送共享设备目录信息的源联网单元向所有与之联网的目的联网单元发送NOTIFY信息。
NOTIFY消息的消息体包含整个允许共享的设备目录信息,每个设备对应的目录信息除了应包括
GB/T28181-201中7.5的规定的目录字段外,还应包含以下内容:解码插件标识、目录类型、存
储类型、操作类型;
b)2:目录接收者收到正确目录消息后更新本地目录数据库,目录接收者应将目录接收成功或失败
的消息返回给该源联网单元,目录信息一次可发送一个或多个设备目录信息,一次目录推送消息
中,只包含两级,先推送根节点,推送根节点的时候,父节点编码取值等于自己。
3.2.3目录新增字段格式
目录新增字段格式见表1。
3.2.4推送消息
推送消息示范见附录A中的A.1。
3.2.5目录查询要求
查询要求包括:
a)设备目录查询消息体:
1)MESSAGE消息头Content-type头域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MANSCDP+xml;
2
DB41/T759.2—2012
表1目录新增字段格式
字段名称值类型值说明备注
CatalogTypestring0域节点(目录或行政规划区域)
CatalogTypestring1视频设备(监控点)
CatalogTypestring2解码设备
CatalogTypestring3报警设备
CatalogTypestring4语音设备
OperateTypestringMOD修改
OperateTypestringADD添加
OperateTypestringDEL删除
RecLocationstring0设备
RecLocationstring1存储服务器
RecLocationstring2其他存储
RecLocationstring90~99预留
DecoderTagstringHikvision海康解码插件标签本字段描述非标
DecoderTagstringDahua大华解码插件标签准码流解码插件
DecoderTagstringHanbang汉邦解码插件标签标示,提供给解码
DecoderTagstringHengyi恒亿解码插件标签客户端调用相应
解码插件解码
…………
2)设备目录查询命令采用MANSCDP协议格式定义;
3)设备目录查询请求命令应包括命令类型(CmdType)、命令序列号(SN)、设备/区域/系统
编码(DeviceID)、解码插件标识(DecoderTag)、目录类型(CatalogType)、存储类
型(RecLocation)、操作类型(OperateType)等,采用RFC3428的MESSAGE方法的
消息体携带;
4)相关设备在收到MESSAGE消息后,应立即返回200OK应答,200OK应答均无消息体。
b)应答命令消息体:设备目录查询应答命令应包括命令类型(CmdType)、命令序列号(SN)、设
备/区域/系统编码(DeviceID)、设备/区域/系统名称(Name)、设备状态(Status)、经度
(Longitude)、纬度(Latitude)等,采用MESSAGE方法的消息体携带;
3.2.6目录查询流程
目录查询流程见图2。
命令流程描述如下:
a)1:源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命令,设备查询命令采用MESSAGE方法携带;
b)2:目标设备收到命令后返回200OK;
c)3:目标设备向源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响应命令,设备查询响应命令采用MESSAGE方法携带;
d)4:源设备收到命令后返回200OK。
3
DB41/T759.2—2012
图2目录查询流程示意图
3.2.7查询消息
查询消息示范见附录A中的A.2。
3.3实时视音频点播
3.3.1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如下:
a)实时视音频点播的SIP消息应通过本域或其它域的SIP服务器进行路由、转发,目标设备的
实时视音频流宜通过本域内的媒体服务器进行转发实时视音频点播采用SIP协议(RFC3261)
中的INVITE方法实现会话连接,采用RTP/RTCP协议(RFC3550)实现媒体传输。
应按以下要求实现RTCP:
1)媒体流的接收和发送方基于RTCP进行媒体流保活,接收方周期性的发送RTCPRR,发送
方周期性的发送RTCPSR,对于一个特定的RTP会话,任何一方发送的RTCP报文的间隔,
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避免RTCP报文的突发,发送间隔的计算方式为:T(取值10s)
乘以{0.5:1.5}之间的一个随机值,这个随机值,每发送一个报文,变化一次。如果媒体
流的接收方或发送方在一定时间间隔(固定取值90s)内未收到,就可以认为保活失败,
释放对应会话;
2)RTCP报文的PORT应为相应的RTP报文的PORT+1;
b)实时视音频点播的信令流程分为客户端主动发起和第三方呼叫控制两种方式,联网系统可选择
其中一种或两种结合的实现方式。第三方呼叫控制的第三方控制者宜采用背靠背用户代理实
现,有关第三方呼叫控制见RFC3725。
c)语音对讲应为实时帧率。
3.3.2非标准码流解码
编解码格式允许非标,由SIP客户端或SIP设备(解码器)进行解码。
对于非标准的设备或下级平台的媒体流,在SIP客户端或SIP设备(解码器)采用解码插件的方案
进行解码。
在协议中包括了非标准解码的标签,对应的解码插件的定义,详见DB41/T759.3。
对非标准码流的传输,启用RFC4566中对a字段的定义[a=rtpmap:<payloadtype><encoding
name>/<clockrate>/<encodingparameters>]中的<encodingname>,利用该属性携带媒体流发送方
的非标准码流类型。
4
DB41/T759.2—2012
3.3.3客户端主动发起的实时视音频点播
3.3.3.1信令流程
信息流程见图3。
命令流程描述如下:
a)1:媒体流接收者向SIP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消息头域中携带Subject字段,表明点
播的视频源ID、分辨率、媒体流接收者ID、接收端媒体流序列号等参数,SDP消息体中s字
段为“Play”代表实时点播;
b)2:SIP服务器收到Invite请求后,通过三方呼叫控制建立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流发送者之间
的媒体连接。向媒体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此消息不携带SDP消息体;
c)3:媒体服务器收到SIP服务器的Invite请求后,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
消息体中描述了媒体服务器接收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等内容;
d)4: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服务器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Invite请求,
请求中携带消息3中媒体服务器回复的200OK响应消息体,并且修改s字段为“Play”代表
实时点播,增加y字段描述SSRC值,f字段描述媒体参数;
e)5:媒体流发送者收到SIP服务器的Invite请求后,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
消息体中描述了媒体流发送者发送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SSRC字段等内容;
f)6: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ACK请求,请求
中携带消息5中媒体流发送者回复的200OK响应消息体,完成与媒体服务器的Invite会
话建立过程;
g)7: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ACK请求,请
求中不携带消息体,完成与媒体流发送者的Invite会话建立过程;
h)8:完成三方呼叫控制后,SIP服务器通过B2BUA代理方式建立媒体流接收者和媒体服务器之
间的媒体连接。在消息1中增加SSRC值,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i)9:媒体服务器收到Invite请求,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消息体中描述了媒
体服务器发送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SSRC值等内容;
j)10:SIP服务器将消息9转发给媒体流接收者;
k)11:媒体流接收者收到200OK响应后,回复ACK消息,完成与SIP服务器的Invite会话
建立过程;
l)12:SIP服务器将消息11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完成与媒体服务器的Invite会话建立过程;
m)13:媒体流接收者向SIP服务器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1、10、11建立的同媒体流接收
者的Invite会话;
n)14:SIP服务器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o)15:SIP服务器收到BYE消息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8、9、12建立的同
媒体服务器的Invite会话;
p)16:媒体服务器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q)17:SIP服务器向媒体服务器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2、3、6建立的同媒体服务器的Invite
会话;
r)18:媒体服务器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5
DB41/T759.2—2012
图3信息流程示意图
s)19:SIP服务器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4、5、7建立的同媒体流发送者的
Invite会话;
t)20:媒体流发送者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3.3.3.2实时视音频点播消息
实时视音频点播消息示范见附录A中的A.3。
3.3.4第三方呼叫控制
3.3.4.1信令流程
信令流程见图4。
其中,信令1-6为SIP服务器通过三方呼叫控制建立媒体服务器与媒体流发送者之间的媒体链接
信令过程,信令7-12为SIP服务器通过三方呼叫控制建立媒体流接收者与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媒体链接
信令过程,信令13-16为断开媒体流接收者与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媒体链接信令过程,信令17-20为断
开媒体服务器与媒体流发送者之间的媒体链接信令过程。
命令流程描述如下:
6
DB41/T759.2—2012
图4信息流程示意图
a)1:SIP服务器向媒体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此消息不携带SDP消息体;
b)2:媒体服务器收到SIP服务器的Invite请求后,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消息
体中描述了媒体服务器接收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等内容;
c)3: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服务器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Invite请求,请求
中携带消息2中媒体服务器回复的200OK响应消息体,并且修改s字段为“Play”代表实时点
播,增加y字段描述SSRC值,f字段描述媒体参数;
7
DB41/T759.2—2012
d)4:媒体流发送者收到SIP服务器的Invite请求后,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消息
体中描述了媒体流发送者发送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SSRC字段等内容;
e)5: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ACK请求,请求中
携带消息4中媒体流发送者回复的200OK响应消息体,完成与媒体服务器的Invite会话建立
过程;
f)6: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ACK请求,请求
中不携带消息体,完成与媒体流发送者的Invite会话建立过程;
g)7:SIP服务器向媒体流接收者发送Invite消息,此消息不携带SDP消息体;
h)8:媒体流接收者收到SIP服务器的Invite请求后,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消息
体中描述了媒体流接收者接收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等内容;
i)9: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流接收者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Invite请求,请求
中携带消息8中媒体流接收者回复的200OK响应消息体,并且并且修改s字段为“Play”代表
实时点播,增加y字段描述SSRC值;
j)10:媒体服务器收到SIP服务器的Invite请求后,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消息
体中描述了媒体服务器发送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SSRC字段等内容;
k)11: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服务器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流接收者发送ACK请求,请求中
携带消息10中媒体服务器回复的200OK响应消息体,完成与媒体流接收者的Invite会话建
立过程;
l)12:SIP服务器收到媒体服务器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ACK请求,请求中不
携带消息体,完成与媒体服务器的Invite会话建立过程;
m)13:SIP服务器向媒体流接收者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7、8、11建立的同媒体流接收者的
Invite会话;
n)14:媒体流接收者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o)15:SIP服务器向媒体服务器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9、10、12建立的同媒体服务器的Invite
会话;
p)16:媒体服务器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q)17:SIP服务器向媒体服务器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1、2、5建立的同媒体服务器的Invite
会话;
r)18:媒体服务器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s)19:SIP服务器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BYE消息,断开消息3、4、6建立的同媒体流发送者的Invite
会话;
t)20:媒体流发送者收到BYE消息后回复200OK响应,会话断开。
3.3.4.2第三方呼叫控制消息
第三方呼叫控制消息示范按附录A中的A.4
3.3.5语音对讲
3.3.5.1信令流程
信令流程见图5。
命令流程描述如下:
a)1:SIP服务器向下级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此消息携带SDP消息体,消息体描述了媒体流
8
DB41/T759.2—2012
图5信令流程示意图
b)收发的IP、端口、媒体格式,并且修改s字段为“Talk”代表语音对讲;
c)2:下级服务器收到SIP服务器的Invite请求后,回复200OK响应,携带SDP消息体,消息
体中描述了媒体服务器收发媒体流的IP、端口、媒体格式等内容;
d)3:SIP服务器收到下级服务器返回的200OK响应后,向下级服务器发送ACK请求,完成会话
建立;
e)5:下级SIP服务器收到上级SIP服务器BYE请求后,回应200OK,结束会话;
3.3.5.2语音对讲消息示范
语音对讲消息示范见附录A中的A.5
3.4设备控制
3.4.1基本要求
源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设备控制命令,控制命令的类型包括球机/云台控制、远程启动、录像控制、
报警布防/撤防、报警复位等,设备控制采用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实现。
源设备包括SIP客户端、网关或者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目标设备包括SIP设备、网关或
者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应支持向指定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如球机/云台控制、录像控制、报警设备的布防/撤防等,实现对
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
应支持手动校时功能。
9
DB41/T759.2—2012
3.4.2设备配置
基本的设备配置包括设置网络参数、设置视频参数、设置OSD参数、设置视频编码参数、设置录
像计划、关联解码输出。
3.4.3命令格式
新增命令格式如下:
<!—配置命令(可选):>
<elementname="ConfigCmd"minOccurs="0">
<restrictionbase="string">
<enumerationvalue="SyncData"/>
<enumerationvalue="ImageParam"/>
<enumerationvalue="OSDParam"/>
<enumerationvalue="CompressionParam"/>
<enumerationvalue="RecordPlan"/>
<enumerationvalue="DecoderConfig"/>
</restriction>
</element>
3.4.4字段说明
字段说明见表2。
表2字段说明
字段名称值类型值说明备注
手动校时
SyncDatastring校时的时间yyyy-MM-dd'T'HH:mm:ss.SSS
视频参数
CompressTypestring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6/T 369-2001 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规程 2001-04-23
- DB63/T 367-2001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 2001-04-20
- DB36/T 371-2001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2001-04-23
- DB36/T 365-2001 池塘主养青虾技术规程 2001-04-23
- DB36/T 366-2001 万安玻璃红鲤 2001-04-23
- DB36/T 370-2001 无公害肉猪生产技术规程 2001-04-23
- DB36/T 372-2001 江西省秋延后辣椒棚栽技术规程 2001-04-23
- DB45/T 03-1995 红麻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 1995-11-19
- DB45/ 001-1995 烃类复合液体燃料灶具安全标准 1995-05-30
- DB36/T 364-2001 黄颡鱼 200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