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993-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麦粒灸

DB14/T 2993-2024 Acupuncture therapy technique operating specifications - Popcorn moxibustion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T 2993-2024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2-08
实施日期
2024-05-07
发布单位/组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粒灸技术操作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事项等。 本文件适用于麦粒灸技术操作。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省针灸学会、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晋中市中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太原市中医院、古交市中医院、沁水县中医院、山西省大众科技评估中心。
起草人:
关芳、刘晓波、盛强、赵怡蕊、刘伟基、郝重耀、王海军、张天生、聂培瑞、杨发明、李新华、杜变凤、苗晋玲、王兴丽、李东明、李志贵、张璐、霍兵兵、李娟、刘悦。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1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993—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麦粒灸

2024-02-08发布2024-05-07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99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要求...........................................................................1

5操作前准备.........................................................................1

6操作方法...........................................................................2

7注意事项...........................................................................3

8适应症.............................................................................3

9禁忌事项...........................................................................3

10施术壮数、治疗频次及疗程..........................................................3

11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3

附录A(资料性)麦粒灸常用组方.......................................................5

I

DB14/T299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省针灸学会、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晋中市中医院、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太原市中医院、古交市中医院、沁水县中医院、山西省大众

科技评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关芳、刘晓波、盛强、赵怡蕊、刘伟基、郝重耀、王海军、张天生、聂培瑞、

杨发明、李新华、杜变凤、苗晋玲、王兴丽、李东明、李志贵、张璐、霍兵兵、李娟、刘悦。

II

DB14/T2993—2024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麦粒灸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粒灸技术操作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适应

症、禁忌事项等。

本文件适用于麦粒灸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麦粒灸

用麦粒大的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

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3.2

晕灸

患者在接受艾灸治疗过程中发生晕厥的现象。表现为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

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重者出现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二便失禁、大汗、四肢

厥逆、脉微欲绝。

3.3

壮数

施灸时所用柱的数目。每燃灸一个柱,即称一壮。

4环境要求

环境设置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安静清洁,室内温度在20℃-25℃为宜,光线充足,应配备紫外线

消毒系统、换气或排烟设施。

5操作前准备

5.1评估

1

DB14/T2993—2024

5.1.1意识状态、心理状况、理解配合能力及对此项操作的认识。

5.1.2病情、主要症状、既往史。

5.1.3施灸部位皮肤情况。

5.1.4对热的感知及耐受程度。

5.2沟通

5.2.1麦粒灸目的、操作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5.2.2需要配合治疗师采取的体位和注意事项。

5.3所需物品

陈艾绒、250ml广口瓶、不锈钢托盘、油膏缸、镊子、纸抽、75%乙醇、白凡士林等。

5.4体位选择

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5.5穴位选择

应符合GB/T12346中的规定。常见疾病的穴位组方见附录A。

6操作方法

6.1消毒

6.1.1穴位区域:用75%的乙醇消毒。

6.1.2治疗师:双手用皂水清洗干净。

6.2制备艾柱

将少许艾绒置于左手食、中指之间,用拇、食、中三指揉匀艾绒,制成适当大小的艾团,然后将艾

团置于拇、食二指之间,大拇指向前,用力搓紧艾团,制成两头尖、中间粗似麦粒大小的艾柱。

6.3涂抹凡士林

在施灸部位涂抹凡士林。

6.4施灸

将艾柱直立于施灸部位,点燃尖部,第一壮燃至接触穴位的尖端,患者轻灸时快速用镊子移开艾柱;

第二壮仍在原处,燃至大半,患者觉热时即移开,连续5-7壮;患者重灸时治疗师用左手拇、食、中三

指按摩或轻叩穴位周围,减轻灼烧痛感的同时增强疗效,第三壮燃尽,连续施灸5-7壮。

6.5操作后处理

6.5.1灸毕移去艾柱。

6.5.2协助患者穿衣,嘱其休息5-10min。

6.5.3整理床单、用物。

6.5.4废弃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2

DB14/T2993—2024

7注意事项

7.1实施麦粒灸前要全面了解患者整体状况。

7.2麦粒灸操作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患者能忍受疼痛为度,并且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必要时可进

行调整。

7.3治疗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7.4临床上常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

阴经。

7.5对糖尿病、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需控制施灸强度,防止烫伤。

7.6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受,如出现头昏、恶心、心慌出汗等现象,立即停灸,对症处理。

7.7施灸过程中不宜改变体位,以防烫伤。

8适应症

适用于虚、寒、痰、瘀等证,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肩周炎、面瘫、中

风后遗症、失眠、阳萎、头痛、痛经、月经不调、胃下垂、子宫脱垂、遗尿、肿瘤术后康复等。

9禁忌事项

9.1禁灸部位

9.1.1在动脉搏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