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710-2024 事故灾害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DB34/T 4710-2024 Accident Disaster Emergency Drill Evaluation Guideline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710-202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1-11
实施日期
2024-02-11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CSA9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710—2024

事故灾害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CodeforevaluationofemergencydrillofaccidentdisasterinAnhuiProvince

2024-01-11发布2024-02-1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710—2024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评估目的.......................................................................1

评估依据.......................................................................2

评估原则.......................................................................2

评估程序.......................................................................2

评估方法.......................................................................2

5评估准备...........................................................................2

确定评估组及成员...............................................................2

制订评估方案...................................................................3

确定评估依据(标准)与方法.....................................................3

确定评估要素...................................................................3

6评估实施...........................................................................4

7评估总结...........................................................................4

演练总结.......................................................................4

评估报告.......................................................................4

附录A(资料性)政府/部门预案评估....................................................6

附录B(资料性)政府/部门组织指挥机构指挥决策能力评估...............................15

附录C(资料性)救援队伍救援能力的评估..............................................17

附录D(资料性)事故现场先期处置能力的评估..........................................21

参考文献.............................................................................25

I

DB34/T47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中心、六安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玉红、白中华、王呈宣、吴昊、陈典文、陈天骄、刘刚、汪慧斌、沈磊、杨

中建、武艺。

II

DB34/T4710—2024

引言

本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

急条例》《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有关

法律、法规制定。

制定本文件的目的规范对应急演练实效性的评估工作。指导政府部门、基层组织及单位,专业和社

会应急救援队伍,针对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具体的某一(些)类事故灾害风险,开展目标明确、处置措

施具体的应急演练活动,以发挥应急预案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指导应急处置的功能。

III

DB34/T4710—2024

事故灾害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开展应急演练评估的总则、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总结的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演练活动的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应急演练情景exercisescenario

按照事故灾害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事故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特征、波及范围、周边环境、

可能的后果及随时间的演变进程等内容。

应急演练目标emergencyexerciseaim

针对一次具体的演练活动设定的预期目标。

应急演练目标是依据事故灾害和应急资源现状,针对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基层单位的应急处置能

力设定,可以通过演练实现的结果。应急演练目标可以设定一个或多个。

应急演练评估emergencyexerciseevaluation

以应急演练目标为基础,对演练活动是否完成应急演练目标,做出客观的评估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

的过程。

4总则

评估目的

4.1.1发现应急预案及其工作手册和事件行动方案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存在问题。

4.1.2发现指挥机构在事故灾害风险研判、会商组织、现场救援方案制订、应急力量调派、救援行动

统筹等指挥研判能力和现场指挥能力方面的存在问题。

4.1.3找出政府部门、基层单位在应急保障方面与事故灾难处置所需资源的差距。

4.1.4发现救援队伍在应急物资装备及处置危险源、解救被困人员等应急能力方面的存在问题。

4.1.5发现基层单位在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存在问题。

4.1.6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以完善政府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应急准备,提升应

急处置能力。

1

DB34/T4710—2024

评估依据

4.2.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4.2.2政府部门应急预案及其工作手册和事件行动方案,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包括综合、专项、现场

处置方案)及演练单位所在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应急

资源等。

4.2.3演练单位的应急工作机制文件、相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等。

4.2.4相关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资料。

评估原则

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科学专业、注重实效。

评估程序

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

评估方法

演练评估方法包括观察、听取现场陈述、对比、验证、实测而获取的客观依据。根据演练目标的不

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

5评估准备

确定评估组及成员

5.1.1演练组织单位成立演练评估组,演练评估组全过程参与演练活动。评估组成员数量根据应急演

练类别确定。评估组成员可根据评估内容分成若干小组,如:预案评估小组,指挥能力评估小组,救援

队伍评估小组,保障能力评估小组等。

5.1.2综合性应急演练。针对省、市、县生产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多项或全部应急响

应功能开展的综合性(包括检验性、示范性或研究性)实战或桌面演练,评估组成员数宜8人及以上,

不得少于6人。且必须有安全生产专家或自然灾害防治专家2名,应急管理专家1名。评估组可以分成

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

5.1.3单项应急演练。针对省、市、县生产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某一项应急响应功能

开展的单项(包括检验性、示范性或研究性)实战或桌面演练,评估组成员数宜4人及以上,不得少于

3人。且必须有安全生产专家或自然灾害防治专家1名,应急管理专家1名。

5.1.4检验机制、装备演练。针对省、市、县政府或部门为检验应急机制运行合理性、新技术或新装

备适用性开展的实战或桌面演练,评估组成员数宜4人及以上,不得少于3人。且必须有应急管理人员

1名,相关行业专业专家1名。

5.1.5基层单位自然灾害综合演练。针对洪涝、山洪泥石流、滑坡、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

所在地乡镇政府组织开展的应对自然灾害综合演练,评估组成员数宜3人及以上,不得少于2人且必须

有自然灾害防治专家1名。行政村、社区组织开展的应对自然灾害综合演练,至少安排1名熟悉本地区

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开展评估工作。

5.1.6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演练。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

命线工程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开展的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实战或桌面),评估组成员数宜3人及以上,不

得少于2人且必须有相关专业安全专1名家,本单位技术人员1名。

5.1.7重点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综合演练。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

2

DB34/T4710—2024

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

所的经营管理等单位组织开展的综合、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实战或桌面),评估组成员数不得少于3人,

且必须有相关专业安全专家1名,本单位应急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1名。

5.1.8研究性应急演练。为探讨和解决应急处置难点或试验救援新方案、新技术或新装备,专业应急

救援队伍或社会救援力量自行组织开展的研究性应急演练(实战或桌面),评估组成员数不得少于3人

且必须有1名救援队伍技术人员。

5.1.9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或社会救援力量参加本地区演练的评估,评估组(评估小组)成员数不得

少于2人且必须有1名救援队伍技术人员。

5.1.10除5.1.7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开展的综合、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实战或桌面),评估组成

员数不得少于3人,且必须有相关专业安全专家1名,本单位应急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1名。安排1名

本单位应急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进行评估。

制订评估方案

5.2.1收集评估资料。根据4.2的要求,收集演练评估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文件。

5.2.2制订评估方案。根据应急演练方案和演练规模,制订评估方案,明确评估成员组成员分工及职

责、工作进度安排。

确定评估依据(标准)与方法

5.3.1以应急演练目标为基础,根据应急预案及其工作手册和事件行动方案所牵引的应急工作机制,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和能力建设要求,应急资源(包括应急物资和保障措施)配备要求,确定评估依

据(标准)。

5.3.2评估依据的选择应符合4.2的要求,评估方法的选择应符合4.5的要求。

5.3.3评估方法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确定评估要素

5.4.1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评估

5.4.1.1针对5.1.2综合性应急演练,评估要素主要包括: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准备与支持等,

见附录表A.1。

5.4.1.2针对5.1.3单项应急演练,评估要素根据应急演练方案和演练目标,对照应急预案某一项应

急响应功能确定,见附录表A.1。

5.4.1.3针对5.1.4检验机制、装备演练,评估要根据应急演练方案和演练目标确定,见附录表A.1。

5.4.1.4针对5.1.5基层单位自然灾害综合演练,评价要素主要包括:组织指挥体系、预警与应急响

应、应急保障等,见附录表A.2。

5.4.1.5针对5.1.6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演练,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应急指挥体系、

预警信息流转、先期处置、事故灾害信息报送、先期处置力量、现场管控、人员疏散与安置等,见附录

表A.3。

5.4.1.6针对5.1.7重点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综合演练,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应急组织机构、监测预

警(事故)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标准及相应层级的应急处置措施、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等,见附录表A.4。

5.4.2指挥机构指挥决策能力评估

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应急响应、指挥救援、应急处置措施执行、现场安全管理和信息发布、救援能

力保障、善后处置等,见附录表B。

3

DB34/T4710—2024

5.4.3专业救援队伍或社会救援力量救援能力的评估

针对5.1.8研究性应急演练,5.1.9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或社会救援力量参加本地区演练应急演练,评

估要素主要包括:队伍安全管理、个体防护用品配置与佩戴、指挥员指挥能力、救援队伍救援能力等,

见附录表C.1,表C.2。

5.4.4先期处置能力的评估

针对5.1.10应急演练,评估要素主要包括:风险预警及事故信息的处置、岗位人员自救互救能力、

指挥人员指挥协调能力、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能力,应符合附录表D.1,表D.2。

6评估实施

根据演练涉及内容和标准依据,按照第5.3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估表,逐项对演练内容进行评

估,及时记录评估结果。

7评估总结

演练总结

分现场点评和评估组评估总结,其中:

——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专家或评估组成员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进行现场

点评。

——评估组根据演练情况和演练评估记录,进行评估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措

施,并编制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

7.2.1演练概况

演练基本情况的介绍,主要包括演练的组织及承办单位、演练形式、演练模拟的事故灾害名称、发

生的时间和地点、灾害事故过程的情景描述、主要应急响应行动等。

7.2.2评估过程

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排。

7.2.3演练情况分析

依据各项演练评估表的评估结果,分析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演练目标的实现程度等。

7.2.4评估结论

7.2.4.1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评估,给出评估结论分为“预案不能满足应急处置要求”、“预案基本

满足应急处置要求”、“预案满足应急处置要求”3个等级等评估结论的综合评价,见附录表A.1、表

A.2、表A.3、表A.4。

7.2.4.2指挥机构指挥决策能力评估,给出评估结论分为“指挥决策能力不能满足应急处置要求”、

“指挥决策能力基本满足应急处置要求”、“指挥决策满足应急处置要求”等综合评价,见附录表B.1。

4

DB34/T4710—2024

7.2.4.3救援队伍包括社会救援力量救援能力的评估,评估结论分为“队伍救援能力不能满足应急处

置要求”、“队伍救援能力基本满足应急处置要求”、“队伍救援满足应急处置要求”等评估结论,见

附录表C.1、表C.2。

7.2.4.4事故现场先期处置能力的评估,评估结论分为“未实现演练目标”、“基本实现演练目标”、

“实现演练目标”,见附录表D.1、表D.2。

7.2.5改进意见建议

对演练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DB34/T4710—2024

A

A

附录A

(资料性)

政府/部门预案评估

A.1县级及以上政府应急预案的评估,可从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准备与支持、预案管理等方面

进行,见表A.1。

表A.1检验政府/部门应急预案评估表

组织有关单位:

演练应急预案名称:

演练时间:

演练场地与场景:

演练类型:综合/单项()演练检验性/示范性/研究性()演练

参加演练人员:

*演练目标:

评估依据演练情况

序号评估要素评估方法评估结果

/评估标准描述

1*演练情景是否符合本地区实际按4.2要求按4.5要求

2*演练预案是否适用于演练情景按4.2要求按4.5要求

3*是否明确专项指挥机构及其职责按4.2要求按4.5要求

4*是否明确工作机构及其职责按4.2要求按4.5要求

*是否明确现场指挥机构的设置条件及现

5组织按4.2要求按4.5要求

场总指挥。

指挥*现场

*是否明确将救援队伍指挥员纳入现场指

6体系指挥按4.2要求按4.5要求

挥机构

机构

7*是否明确将专家纳入现场指挥机构按4.2要求按4.5要求

8*指挥机构的组成是否满足救援需要按4.2要求按4.5要求

9是否明确风险调查和评估制度按4.2要求按4.5要求

风险*是否对建立网格化风险防控体系做出明

10按4.2要求按4.5要求

防控确要求

运行

11*是否明确风险防控措施按4.2要求按4.5要求

机制

*是否确定预警级别、划分标准及发布单

12*按4.2要求按4.5要求

监测位

13预警*是否有明确的预警处置措施按4.2要求按4.5要求

14是否明确了解除预警措施的条件。按4.2要求按4.5要求

6

DB34/T4710—2024

相邻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是否建立应急联

15按4.2要求按4.5要求

动机制

16*是否对信息报告做出规定按4.2要求按4.5要求

信息

*信息处置流程是否满足救援

17处置按4.2要求按4.5要求

需求

是否对事故发生单位(或事发区

先期

18域管理单位)的先期处置做出规按4.2要求按4.5要求

处置

定。

19是否对指挥机制做出规定。按4.2要求按4.5要求

*专项指挥机构的设置是否按

20照分级应对及应急响应分级原按4.2要求按4.5要求

指挥则组织指挥救援工作。

应急

协调*是否明确现场指挥部与上级

21处置按4.2要求按4.5要求

工作组的工作关系做出规定

*是否将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统

22救援按4.2要求按4.5要求

一纳入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管理。

处置*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是否对现

23按4.2要求按4.5要求

措施场处置措施做出决策。

信息发布

*应急指挥机构是否对信息发

24与舆论按4.2要求按4.5要求

布与舆论引导方案做出决策。

引导

紧急是否对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特

25按4.2要求按4.5要求

状态别重大突发事件,做出决策。

应急处置是否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

26按4.2要求按4.5要求

结束束的条件。

恢复与

27恢复是否对恢复与重建做出决策。按4.2要求按4.5要求

重建

调查与是否对应急处置的调查评估工

28重建按4.2要求按4.5要求

评估作做出决策。

应急*是否对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做出规

29按4.2要求按4.5要求

力量定。

是否对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资、资金、技

30财力按4.2要求按4.5要求

术支持和捐赠做出规定

支持

31准备是否对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建设做出规定按4.2要求按4.5要求

与*是否对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管理协调机

32物资按4.2要求按4.5要求

支持制做出规定

装备

33*是否对应急力量训练条件建设做出规定按4.2要求按4.5要求

34*是否对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做出规定按4.2要求按4.5要求

科技

*是否对建立健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做

35支撑按4.2要求按4.5要求

出规定

7

DB34/T4710—2024

36是否对预案编制与审批做出规定按4.2要求按4.5要求

预案

37*是否对预案演练做出规定按4.2要求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