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63/T 1401-2015 DB63/T 1401-2015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Onion and Garlic Vegetable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401-2015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9-24
实施日期
2015-12-20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园艺所
起草人:
王丽慧、钟启文、张广楠、李屹、胡小朋、靳芙蓉、袁红英、谭龙、马元鑫、童成金、徐海勤、闫国瑛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备案号:47881-2015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5-09-24发布2015-12-2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401—2015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丽慧、钟启文、张广楠、李屹、胡小朋、靳芙蓉、袁红英、谭龙、马元鑫、

童成金、徐海勤、闫国瑛。

I

DB63/T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葱蒜类蔬菜常见的病虫害种类、防治原则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省露地葱蒜类蔬菜种植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8079蔬菜种子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主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3.1主要病害

3.1.1葱主要病害

紫斑病、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灰霉病、葱锈病等。

3.1.2蒜主要病害

叶枯病、锈病、干腐病、紫斑病、病毒病、软腐病、灰霉病等。

3.2主要虫害

葱蚜、葱蓟马、葱斑潜蝇、葱地种蝇(又称葱蝇、葱蛆、蒜蛆)等。

3.3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

4防治原则

根据葱蒜类蔬菜生长发育和主要病虫发生为害的特性与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

方针,以应用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防病栽培技术等农业措施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

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进行化学防治的原则。

5综合防治技术

1

DB63/T1401—2015

5.1农业防治

5.1.1合理轮作

与葱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忌与韭菜、洋葱等连作,前茬以种植菜豆、瓜类和十字花科作

物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翻,充分晒垡。

5.1.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乐都紫皮大蒜、大通鸡腿葱、五叶齐大葱等在青海省通过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

符合GB8079的要求。

5.1.3施腐熟有机肥

育苗床和大田基肥要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肥一定要均匀并注意深施,种子与肥料要注意

隔离。播种时,可先在播种沟里撒施草木灰或播种后将草木灰撒在畦面上。

5.1.4土壤处理

选用健壮蒜种及大葱种子育苗,苗床土壤需要选用多年连续种植粮油作物的大田无虫土。大蒜剥去

蒜皮后再播种。

播种前,每100克种子可用40%二嗪农粉剂3克~5克拌种。

每667平方米用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加细干土20千克,或3克米乐尔颗粒剂3克加细干土30千克拌成

药土,于播种前撒施在播种沟(畦)内,覆土后下种;也可用40%二嗪农粉剂0.5千克同底肥混合后基施,

或用100克掺适量细干土于播种后撒施在畦面上杀虫。

5.1.5清洁田园

注重田间管理,清洁菜园、铲除杂草;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将植株的残枝败叶带出田间,集中处

理焚毁或深埋。

5.1.6耕作与合理浇水

大蒜开沟点播,每亩用种量200千克~250千克,不宜过深,行距18厘米~20厘米,株距6.5厘米~7

厘米,每亩4.8万株到5.7万株;葱条播,每亩用种量2千克~3千克,行距10厘米~15厘米,沟深2厘米~

3厘米,播后覆1.5厘米厚的土。秋播大蒜播后浇水,土壤封冻前浇一次水,并用草毡覆盖;第二年土壤

解冻后,待大蒜出苗后结合追肥浇水一次。春播大蒜土壤解冻后播种,播种浇足底水,当幼苗长到5厘

米~8厘米时浇水一次,随水追施,每5天~6天浇一次水,采薹后立即补充土壤水分,直至收获前7天停

止浇水。葱在栽植后不要立即浇水,保持畦面疏松。土壤封冻前浇冻水,开春后3月中下旬浇返青水;4

月中上旬苗高15厘米~30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1次~2次间苗,4月中旬以后葱苗进入了旺盛生长

期,在浇水的同时,分2次追肥,每次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定植前2天~3天浇水。

5.1.7合理施肥

根据产量指标和土壤肥力合理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3000千克~4000

千克、磷酸二铵35千克,氯化钾15千克,结合整地深翻入土壤中。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要求。

2

DB63/T1401—2015

5.2色板诱杀

设置黄板诱杀葱斑潜蝇、葱蝇、葱蚜;设置蓝板诱杀蓟马;黄、蓝板设置在行间高出植株20厘米~

30厘米处,每667平方米挂30片~40片。

5.3药剂防治

5.3.1病害防治

用甲霜灵防治葱紫斑病、葱霜霉病;用多菌灵防治葱紫斑病、葱霜霉病、大蒜灰霉病;用百菌清防

治葱紫斑病、葱霜霉病、葱灰霉病、大蒜叶枯病、大蒜灰叶斑病、大蒜紫斑病、大蒜灰霉病;用琥胶肥

酸铜防治软腐病、大蒜叶枯病、大蒜灰叶斑病;用腐霉利防治葱灰霉病、大蒜叶疫病、大蒜灰霉病。

5.3.2虫害防治

用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分扑菊酯、丁硫克百威等防治葱蚜蒜蚜;用高效氯氰菊酯、

阿维菌素等防治葱蓟马;用阿维菌素、阿维·高氯、氯蜱硫磷等防治葱斑潜蝇;用苦参碱粉、甲基阿维

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辛硫磷、辛硫磷+助剂820、氯蜱硫磷、氟铃脲、百菌清等防治葱蝇。

5.4化学防治

在植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按GB/T4285和GB/T8321的规定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及使用方

法参见附录B。

3

DB63/T1401—2015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表A.1说明了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名称、症状及发生特点。

表A.1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病虫害名称症状发生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发病初期呈水渍状白色斑点,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

斑迅速扩大成纺锤形的凹陷斑,先为淡褐色,随货变成褐色壤中越冬,借气流和雨水传播,潜育期1d~4d,伤

至青紫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此后有的逐渐褪色并形成同口是病原侵入的重要途径,蓟马发生严重时,可使发

葱紫斑病

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如病斑围病加重。发病适温为25℃~27℃,低于12℃则不发

绕叶或花梗扩大,可使之从病斑处折断或全叶变黄枯死。病,温暖多湿的夏季发病重。沙质土、旱地、早苗或

老苗、缺肥以及葱蓟马为害重的田块发病重。

为害叶片,根茎也可被害。叶片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

斑,温湿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重病田枯死部位常达病原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

葱管长的一半,甚至2/3。受害部位黄化干枯,只残留两层冬,借风雨传播,从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

葱疫病

膜状表皮。葱茎部受害,根盘出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侵染。阴雨连绵的雨季易发病,种植密度大,地势低

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洼,田间积水,植株徒长的田块,发病重。

稀疏霉层。

初发期生出的新叶嫩薄,叶色变浅,心叶上出现淡黄色

高温干旱、管理条件差、蚜量大、与葱属植物邻

斑,叶面凹凸不平,叶尖黄化,叶面上黄绿色斑驳或黄色长

葱病毒病座的发病重;病毒在田间主要靠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

条状病斑,呈螺旋状扭曲,叶片下垂变黄,有的叶片向一侧

或汁液摩擦接种病毒。

扭曲,植株萎缩,且葱棵越长越小。

主要为害叶及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5℃,在这样的温度下条件

染斑,纺锤形或者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下,病原的潜伏期是5d~10d。在春季和初夏,如遇

葱霜霉病或者暗紫色;中下部叶片染病,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假茎白天温暖夜晚凉爽,连阴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

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可引致系统性感染,这类病发生,尤其是连续的重雾天,常会发生霜霉病的大流

株矮缩,叶片畸形或扭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大量白霉。行。

葱软腐病菌可在感病葱或其它蔬菜上越冬,也能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通过未腐熟的肥料、雨

细菌性软腐病,一般先从茎基由下向上扩展,初侵染呈

水、灌溉水和种蝇、蓟马等害虫活动传播蔓延,细菌

水渍状长形斑点,后产生半透明状灰白色病斑,接着叶鞘基

软腐病从伤口侵入。发病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

部软化腐烂,致叶片折倒,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染病初呈

30℃,湿度高有利于发病,葱软腐病感病生育期在生

水浸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出细菌病害特有的恶臭味。

长中后期。低洼潮湿、植株徒长、连作及种蝇、韭蛆、

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

4

DB63/T1401—2015

表A.1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续)

病虫害名称症状发生特点

由葱腐葡萄孢引起的病斑在叶上为白色斑点,斑点梭形

病原随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蔓延。低温高湿

至长椭圆形,纵径1mm-5mm,病斑多时汇集成斑块,使半叶

是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5

或全叶卷曲枯焦,潮湿时枯叶上生大量灰色霉层,多由叶尖

葱灰霉病℃~21℃,相对湿度80%以上。葱灰霉病的感病生育

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葱叶卷曲枯死,由大蒜盲种葡萄

期在成株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

孢引起的病斑初为污白色后变为灰褐色,病部生砖褐色霉

偏施氮肥、生长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层。

主要发生在葱叶上,也有在叶鞘和花梗上发生。发病初

大葱锈病发生普遍,喜欢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期叶片上出现零星白色突起的小泡点,或发展成圆形、椭圆

孢子萌发的最适合温度是9℃~18℃,潜伏期是

形或梭形小斑。色泽由白转黄,表皮开裂;裂开的表皮下有

10d,当气温是24℃以上时,发病受到影响。春、秋

橙黄色粉末,这是病原的夏孢子;秋末及冬季发生的病斑,

葱锈病两季连阴多雨气温较低时,发病严重;如果冬季温暖

有白色转为黑褐色,表皮裂开后散出紫褐色粉末,这是病原

多湿,有利于孢子的越冬,来年春季锈病严重。在夏

的冬孢子;发病后病斑处叶片表皮破裂,生长受阻,严重时

季如果低温多雨,则秋季发病严重。田地肥力不足,

葱叶上布满病斑破裂后留下的疤痕,不仅水分大量损耗,腐

植株生长不良也是发病严重的一个因素。

生菌大量侵入,不久即枯死和腐烂。

主要危害叶和花梗,病叶多从下部叶片叶尖开始发病扩

病源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

展,病斑初为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为

越冬,气温回升后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病的适宜

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

大蒜叶枯病温度为15℃~20℃,在多雨高温条件下感染迅速,

梗受害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受害

发病猛,传播快;地势低洼,稻后蒜田,容易积水的

植株前期长势弱,后期矮黄萎缩,迟抽薹或不抽薹。

田块发病重,瘦田瘦地,肥力不足的蒜田发病重。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