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651.1-2009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 第1部分: 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DB11/T 651.1-2009 Rapid Bus Transit System Part 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651.1-2009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7-09
实施日期
200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R11

备案号:25552-2009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651.1—2009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

第1部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Busrapidtransitsystem

Part1:Technologyregulationofengineeringconstruction

2009-07-08发布2009-1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651.1—2009

前言

DB11/T651《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

本部分为DB11/T651的第1部分。

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运输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部分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分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分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倪伟、刘璇亦、刘亚珊、周利民、向玉映、苌华强、王淑芬、杨青山、叶东强、

杨大忠。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

DB11/T651.1—2009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

第1部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DB11/T651的本部分规定了BRT系统基本条件、线路布设原则、道、车站及车场、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安全设施的一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11/T6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T236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CJJ15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3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T119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

JGJ5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DB11/T532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DB11/T651.2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

DB11/T657.3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3部分:公共汽电车

3术语和定义

CJJ/T119和DB11/T651.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DB11/T651的本部分。

3.1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busrapidtransitsystem

以大容量高性能公共汽车在专用车道上运行,由智能调度系统、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和乘客信息服务

系统控制的快速客运系统,英文缩略语为BRT。

3.2

客流主干线passengerflowarterialline

聚集了多条公交线路和大量客流的通道。

3.3

中央专用车道medianexclusivebuslane

靠近道路中心线的公交专用车道。

3.4

路侧专用车道sideexclusivebuslane

靠近道路边线的公交专用车道。

3.5

1

DB11/T651.1—2009

岛式车站islandstop

可在站台两侧乘降的车站。

3.6

侧式车站sidestop

只在站台一侧乘降的车站。

3.7

物体隔离objectseparation

以分道体、隔离墩、护栏等物质实体实行车道隔离。

3.8

站台安全门safetydoorofplatform

设在站台边缘,使候车区与客车运行区相互隔离的自动门。

3.9

水平乘降horizontalriding-alighting

站台高度与车内通道地板高度相近,乘客乘降时无明显台阶。

3.10

列车化运行trainoperation

由多辆客车组成同一车次,连续进出车站,连续通过路口的运行方式。

3.11

自动票务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AFC)system

由计算机集中控制的进行自动售票、检票、验票及结算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3.12

智能调度系统intelligentdispatchsystem

对公交车辆的运营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传输和实时处理的调度监控系统。

3.13

非系统控制下的信号优先localsignalpriority(SensorControl)

优先请求信号直接由信号机接收,不受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机根据内部设定的优先算法响应

优先信号。

3.14

系统控制下的信号优先控制transitsignalpriority(SystemControl)

优先信号直接上传至信号控制系统,信号控制系统在综合分析网络交通需求与公交优先需求后,响

应公交优先请求。

4BRT系统的基本条件

4.1客流主干线的长度不小于10km,客流断面的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0.6万人次~1.5万人次。

4.2在路段上设BRT专用车道,或另设专用道路。

4.3采用封闭式车站,实现站内售检票和水平乘降。

4.4站内具有列车化运行的停靠泊位。

4.5在平交路口设BRT车辆优先通行信号系统。

4.6具有智能调度系统和动态信息服务系统。

4.7运营车辆性能及配置应符合DB11/T532对BRT车辆的要求。

4.8故障牵引车根据运营车数按比例配置。

5线路布设原则

5.1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符合城市空间功能的规划布局。

2

DB11/T651.1—2009

5.2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组成多元化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5.3与城市道路相匹配,合理使用道路资源。

5.4根据城市规划和现状选择客流密集、公交线路比较集中的城市干道,构成以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