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860-2018 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网络建设规范

DB62/T 2860-2018 R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2860-2018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1-23
实施日期
2018-03-01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860—2018

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网络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ofmeteor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networkfor

villages

2018-01-23发布2018-03-01实施

发布

1

DB62/T2860—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2

5人员队伍建设......................................................................3

6气象监测预警网络..................................................................4

7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5

8气象灾害应急预案..................................................................6

9科普宣传..........................................................................6

10长效机制.........................................................................7

11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网络建设考核.....................................................7

附录A(规范性附录)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网络建设考核细则................................8

I

DB62/T286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观测与网络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婧、王学良、王全福、秦三杰。

II

DB62/T2860—2018

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网络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网络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人员队伍建设、

气象监测预警网络、气象灾害风险地图、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科普宣传、长效机制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村的气象防灾减灾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70号令)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灾害meteorologicaldisaster

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

成的灾害。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一章第二条]

3.2

气象次(衍)生灾害meteorologicalsecondary(derivative)disasters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为气象次(衍)生灾害。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一章第二条]

3.3

气象协理员meteorologicalassistant

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三农”等相关工作,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的乡(镇)工作人员。

3.4

气象信息员weatherinformationclerk

负责开展本村气象应急、信息传递、灾害报告与调查、科普宣传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并报当地气

象主管机构、乡(镇)备案的人员。

3.5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keyunitofmeteorologicaldisasterdefense

车站、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其他易受气象灾害影响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安全事故或直接影响经济、社会运行正常秩序的单位,根据法律确定并予以公布。

1

DB62/T2860—2018

3.6

气象联络员weatherliaisonman

农业园区(基地)、社会组织及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里承担本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络工作,

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乡(镇)备案的人员。

3.7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meteorologicaldisasteremergencyplan

乡(镇)为应对灾害而制定的包括应急组织、预防预警机制、应急管理、应急指挥、应急处置、保

障措施等方面的应急方案。

3.8

气象灾害应急计划meteorologicaldisasterresponseplan

村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等为应对灾害而制定的组织、处置、救援、恢复等方面的应急方案。

3.9

气象工作站meteorologicalworkstation

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工作的基层组织。负责本辖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乡(镇)气象协理员

与气象信息员的日常管理;各类气象预警信息的传播等。

3.10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meteorologicaldisasterriskmanagement

采用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管理、评估气象灾害风险并最大可能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包括气象

灾害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预警、风险处置、风险评估等内容。

3.11

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riskpointofmeteorologicaldisasterrisk

气象灾害及次(衍)生灾害多发重发区域内的风险隐患地段或地点。

4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4.1组织建设

4.1.1明确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负责人,落实乡(镇)、村责任人,乡(镇)、村建立相互

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管理制度。

4.1.2乡(镇)要与上级气象、民政、水利、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涉灾管理部门建立相互协调的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村干部配合乡(镇)和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4.1.3组织体系应融入当地自然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4.2服务组织

4.2.1服务站建设

乡(镇)建立气象工作站,纳入乡(镇)工作统一管理;村根据人口密度、灾害风险等级、经济状

况等因素,量力而行建立气象服务站。

4.2.2职能要求

乡(镇)气象工作站应做好本辖区气象灾害及次(衍)生灾害群测群防、人员队伍建设、预警信息

传递等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

村气象服务站应做好当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接收传递,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气象防灾避

险等相关工作。

2

DB62/T2860—2018

4.2.3人员要求

乡(镇)气象工作站由乡(镇)分管防灾减灾的负责人、气象协理员组成。

村气象服务站人员由村气象信息员和便民服务中心、农村综合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相关人员

组成。

4.2.4场所要求

乡(镇)气象工作站应有固定场所,应设在乡(镇)政府办事大厅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内。

村气象服务站统一纳入村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

4.2.5装备要求

乡(镇)气象工作站、村气象服务站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宽带网络等设施,与当地气象信息服务

平台互联互通。

乡(镇)气象工作站、村气象服务站设置气象服务产品资料架,方便群众查阅。

4.2.6制度要求

乡(镇)气象工作站应建立村气象服务站运行、气象信息更新分发、灾情收集上报、应急计划修订

等管理制度。

村气象服务站建立预警信息传递、信息报送、气象设施巡查与维护等工作制度。

5人员队伍建设

5.1人员配备

5.1.1乡(镇)配备1名~2名专职或兼职气象协理员。

5.1.2每个村配备至少1名气象信息员,由村主任(村支书)或相关人员兼任。

5.1.3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配备至少1名气象联络员。

5.2职责要求

5.2.1气象协理员职责

气象协理员职责包括:

a)协助本辖区气象防灾减灾和为农服务工作。配合气象部门做好辖区内气象设施的普查、建设、

维护、故障报修。指导当地群众和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农用天气预报等

服务产品;

b)定期向当地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反馈群众服务需求。做好气象灾害预警等服务信息的接收和传

递。利用互联网、信息员平台、农村广播、智能终端、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