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2/T 022-2024 森林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

DB1502/T 022-2024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survey and monitoring technical procedures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02/T 022-2024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2-26
实施日期
2024-03-26
发布单位/组织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包头市林业和草原灾害防控中心、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
起草人:
高润红、贾彩霞、翁靖韬、韩淑敏、杨文静、郭永莉、刘文剑、李茂森、张文英、吕广霞、谢金君、吴乐、郭华、张瑞、吕整荣、姚瑶、冯小东、丁志军、焦智斌、闫婧、朱学友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1502

包头市地方标准

DB1502/T022—2024

森林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investigatingand

monitoring

2024-02-26发布2024-03-26实施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

DB1502/T022—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调查与监测对象......................................................................2

5调查与监测内容......................................................................2

6调查与监测方法......................................................................2

6.1样地选择........................................................................2

6.2样地设置........................................................................2

6.3样地调查与取样..................................................................2

6.4生物量法碳储量测定..............................................................3

6.5生物量法碳储量计算..............................................................4

7调查与监测周期......................................................................7

8核算方法............................................................................7

8.1资源调查数据核算面积............................................................7

8.2遥感数据核算面积................................................................7

8.3森林碳汇核算....................................................................8

9监测结果............................................................................8

9.1监测数据库......................................................................8

9.2制作成果图......................................................................8

9.3编写监测报告....................................................................8

附录A(资料性)标准样地调查取样测定档案..............................................9

I

DB1502/T02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包头市林业和草原灾害防控

中心、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润红、贾彩霞、翁靖韬、韩淑敏、杨文静、郭永莉、刘文剑、李茂森、张文

英、吕广霞、谢金君、吴乐、郭华、张瑞、吕整荣、姚瑶、冯小东、丁志军、焦智斌、闫婧、朱学友。

II

DB1502/T022—2024

森林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碳汇调查与监测的调查与监测对象、调查与监测方法、监测周期、核算方法、监

测结果的技术方法与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的碳储量、碳汇量的调查与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23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LY/T2253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LY/T2259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采集技术规程

LY/T2908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

LY/T298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

3术语和定义

LY/T22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碳汇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的碳的积累量。

3.2

森林碳储量forestcarbonstorage

在特定时间内保留在森林碳库中碳的质量。

3.3

森林碳库forestcarbonpool

森林生态系统通过碳汇储存在不同的物质中。

注:仅包括为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四大碳库。

[来源:LY/T2253-2014,2,有修改]

3.4

辅助样地auxiliaryplot

设置在固定监测样地周边与其相同规格、相同生境、相同生长状况可进行取样的参考样地。

1

DB1502/T022—2024

4调查与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龄的森林与灌丛。

5调查与监测内容

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龄的森林与灌丛的碳储量和碳汇量。

6调查与监测方法

6.1样地选择

样地选择以代表性、非过渡性、无干扰和可观测的地段为标准。

6.2样地设置

样地采用GPS定位,以定位样点作为样地的西南角,统一标记并编号。乔木典型样地为25 m×25 m,以

样地西南角为起点,罗盘仪测角,皮尺量距离,闭合差小于1/200。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采用样方调

查。灌木层样方规格2 m×2 m,共设置 4 个,分别位于样地西南角向西2 m处、西北角向北2 m处、东北角向

东2 m处、东南角向南2 m处,草本、枯落物层1 m×1 m在灌木样方内设置并进行生物量调查。土壤剖面调

查设置在样地东南角向东2 m处。

6.3样地调查与取样

6.3.1生物量法调查与取样

6.3.1.1乔木林调査与取样

6.3.1.1.1乔木层调查与取样

对群落内全部乔木物种的中文名称进行了精确的识别和详细的记载。固定样地中的全部立木每木调

查一次,包括胸径≥4.0 cm~6.0 cm的活立木,调査乔木层的样地因子主要有:树种、胸径、树高、地

径、冠幅、龄级和调查日期,参考附录A.1。按照LY/T2908,通过对不同年龄和部位的乔木个体及群体

特征研究,分析了各年龄阶段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变化特点。

辅助样地内通过选取标准木做解析木,结合固定样地调查所获每木调查数据,最终推算出乔木层的

生物量和含碳率。

6.3.1.1.2灌木层调査与取样

记录固定样方中出现林下灌木的种类、数量、盖度、平均高度、地径和调查日期,参考附录A.2。

辅助样地内3个样方进行地上部分全部采样调查。将采集到的样品先称其鲜重。按照单株茎:枝:

叶为2:2:2的比例混匀,取混合样品300 g添加标签记录用于后续生物量及含碳率测定。

6.3.1.1.3草本层调査与取样

记录林下草本植物种类、丛数、平均高度、盖度和调查日期,参考附录A.3。

辅助样地内3个样方进行地上部分全部采样调查,各自称鲜重。取采集到的草本样本300 g,添加标

签记录用于后续生物量及含碳率测定。

2

DB1502/T022—2024

6.3.1.1.4枯落物调査与取样

固定样地内对各林下草本层样方中枯落物进行调查,记录枯落物样品的厚度和调查日期,参考附录

A.4。

辅助样地内3个样方进行采样调查。取采集到的枯落物样本300 g添加标签记录用于后续生物量及含

碳率测定。

6.3.1.1.5土壤层调査与取样

固定样地内对各林下土壤进行调查,记录土壤类型,参考附录A.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