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242-2014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LY/T 2242-2014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nature reserve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242-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8-21
实施日期
2014-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国家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从事各类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指标体系及权重、方法和报告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展建设项目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其他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起草人:
曹敏、马友鑫、孙振华、胡华斌、朱华、盛才余、李忠、郭红燕、安丽丹、司志超、钟明川、赵晓东、杨芳、蒋柱檀、华朝朗、陶晶、余昌元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242—2014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

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forbiodiversityimpactassessmentofconstruction

projectinnaturereserve

2014-08-21发布2014-12-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2242—2014

目次

前言

…………………………Ⅲ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基本要求

4…………………2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5……………………3

评价方法

6…………………5

评价结果

7…………………6

评价报告编写

8……………7

附录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样方记录表

A()……………8

附录规范性附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分标准及评分体系

B()…………10

附录规范性附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评分表

C()……………………13

附录规范性附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提纲及内容要求

D()……14

附录资料性附录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

E()………16

参考文献

……………………17

LY/T224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司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本标准起草人曹敏马友鑫孙振华胡华斌朱华盛才余李忠郭红燕安丽丹司志超钟明川

:、、、、、、、、、、、

赵晓东杨芳蒋柱檀华朝朗陶晶余昌元

、、、、、。

LY/T2242—2014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

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从事各类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基本

要求指标体系及权重方法和报告编写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

、、、

护区实验区开展建设项目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其他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影

响评价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GB/T20399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包括基因多样性物

,、

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层次

、。

32

.

主要保护对象themainprotectedobjects

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列出的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重点保护严

,、、

禁破坏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自然景观与自然遗迹的总称一般在科学上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或具有

、、。

重要的开发利用前景

33

.

项目建设区constructionarea

建设项目占用征收和临时占用的区域

、。

34

.

影响评价区impactassessmentarea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划定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地理空间范围是评价专家组

,

实地考察的重点区域

35

.

景观landscape

在几千米至几百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

,、

1

LY/T2242—2014

理单元

36

.

景观多样性landscapediversity

指景观单元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

,。

37

.

特有类群endemictaxa

指仅存在于某个指定区域的生物类群该生物类群在该区域的丧失意味着在地球上的丧失

,。

38

.

重要遗传资源importantgeneticresources

指具有实用或潜在实用价值的任何含有重要遗传功能的材料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

,、、DNA、

因基因组细胞组织器官等遗传材料及相关信息

、、、、。

4基本要求

41评价目的

.

自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是为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时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主要目的包括

,:

预测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

a);

提出减缓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b);

提高建设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明确其保护责任

c),。

42评价原则

.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

:

科学性以保护生物学生态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行业规

a):、,

范选取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根据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专家的专业知识预测项

,;,

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各项评价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

;

客观性采用现有的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系统准确地评价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的真实情况尽

b):,、,

量克服各种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发展的局限性

,;

全局性综合考虑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需求及其内在联系合理地预测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社

c):,、、

会经济状况的潜在变化服务于各级政府的战略管理和决策需求

,;

可操作性采用易于获取或预测的关键指标和参数并提供相应的参数测定技术避免技术复

d):,,

杂过程冗长短期内难以准确测定的指标

、、。

43评价程序

.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程序如下

:

由项目建设方或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委托有咨询资质的单位承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由具

a),

有甲级咨询资质的单位承担

;

成立评价专家组具体要求见

b)(4.4);

评价专家组集中研讨本技术规范的评价程序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区和建设项

c)、,

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并结合具体的评价对象制定详细的实地考察方案

,;

评价专家组对评价区域开展实地考察取样对评价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开展访谈等工作获取

d)、,,

必要的资料及科学证据

;

完成实地考察和内业工作后评价专家组成员分别介绍考察情况和对本专业领域的评价建

e),/

2

LY/T2242—2014

议并在全组范围内进行讨论

,;

评价专家组的每位专家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对每项评价指标按照其属性特征分别赋予

f)/

合适的分值然后计算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

,();

完成评价报告

g)。

44评价专家组成员要求

.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专家组应符合以下要求

:

评价专家组成员数量和专业结构视自然保护区类型和建设项目性质确定总人数应人其

a),≥9,

中高级技术职称专家人数应

,≥2/3;

评价专家组成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

b)、,

技能熟悉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内涵技术要求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

,、。

45影响评价区范围的确定

.

影响评价区范围包括建设区及其外延部分所构成的区域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可参照表确定的

,1

标准划定实际边界可依据自然地形作适当调整在表中未列出的建设项目类型以及建设项目附属

,。1

工程影响评价区范围由评价专家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表1影响评价区范围确定标准

建设项目类型影响评价区范围确定标准主要影响因素

高等级高速一级和二级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人类活动噪音干扰生境片

公路(、)1000m、、

一般三级和四级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断化

()1000m

高快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噪音干扰电磁干扰和生境片

铁路、≥1000m、

普通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断化

≥1000m

管线输电线路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噪音干扰和生境片断化

、200m

水库防洪堤坝水库实际边界周边直线距离人类活动

、1000m

引水系统枢纽区及淹没区实际边界周边直

水电站线距离但电站下游河道的影响范人类活动和生境片断化

1000m。

围视具体情况由专家组确定

建筑物及停车场评价范围按实际边界周边

直线距离游道评价范围

1000m~5000m;

按沿线两侧直线距离索道评价范人类活动生活垃圾及噪音

旅游设施≥500m;、

围按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其他设施污染

≥200m。

具体由评价专家组根据其性质规模及自然

地形综合确定

注建设项目涉及大型迁徙动物洄游动物通道或截断阻塞河流时应沿迁徙线路和河流上下游适当延伸

:、、,。

5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51评价指标体系

.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个

,6、

3

LY/T2242—2014

二级指标个具体见表

26,2。

表2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名称代码名称代码

景观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有程度

/A1

景观类型面积

A2

景观片断化程度

景观生态系统A3

/A景观美学价值

A4

土壤侵蚀及地质灾害

A5

自然植被覆盖

A6

生物群落类型及其特有性

B1

生物群落面积

B2

生物群落栖息地连通性

BB3

生物群落的重要类群建群种优势种和关键种

(、)B4

生物群落结构

B5

特有物种

C1

保护物种

种群物种C2

/C特有物种保护物种的食物网食物链结构

、/C3

特有物种保护物种的迁移散布和繁衍

、、C4

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或面积

主要保护对象D1

D主要保护对象生境面积

D2

病虫害爆发

E1

外来物种或有害生物入侵

生物安全E2

E自然保护区重要遗传资源流失

E3

发生火灾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

、E4

当地政府支持程度

F1

当地社区群众支持程度

F2

社会因素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直接投入

FF3

对改善周边社区社会经济贡献

F4

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危害及程度

F5

52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各评价指标权重值根据保护区和建设项目的性质及实际情况确定由评价专家组成员对各项指标

,

进行权重打分之后计算各项的平均值得到评价指标权重值可参考表

。E.1。

4

LY/T2242—2014

6评价方法

61资料收集

.

在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准备期应收集以下相关资料

,:

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a)、、、;

建设项目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设计及相关图件等

b),、;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专家评审意见

c);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d);

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总体规划管理计划相关监测数据以及已建或在建的建设项目

e)、、、

资料

;

自然保护区及项目建设区周边社会经济状况

f)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