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25382-2009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792—2009
大通马
2009-06-09发布2009-07-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792—200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特征...................................................................................................................................................................1
4评级标准...........................................................................................................................................................2
5品种鉴定登记...................................................................................................................................................4
附录A(规范性附录)体尺、体重、最大挽力的测定...............................................................................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大通马综合等级鉴定表...........................................................................................6
附录C(资料性附录)大通马良种登记表...................................................................................................7
I
DB63/792—2009
前言
本标准制订内容主要包括品种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适应性、体尺指标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艾德强、宁金友、颜寿东、海占忠、王得元、魏雅萍。
II
DB63/792—2009
大通马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通马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种马的等级鉴定和良种登记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通马的品种鉴定和等级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大通马
大通马是我国的优良地方马品种之一,因主产于大通河流域门源、祁连一带的广阔草原而得名。为
挽乘兼用型马。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南麓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环青海湖地区,湟水流域以及邻近甘肃
地区,中心产区是大通河流域的门源、祁连一带。
2.2
挽力
马匹挽拽时克服运动中阻力所用的力量。
2.3
持久力
指役畜长期持续紧张工作的能力。
2.4
速力
指乘马跑完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2.5
对侧步
又称“走”步。是一种快的二蹄音步法,以同侧前后肢同时起步,同时停步为特征。
3特征
3.1外貌
3.1.1头
头略显重稍干燥,多正头,部分马呈半兔头、凹头或兔头;额较宽,耳形较俊美,中等长,眼大而
圆,下腭嚼肌发达。
3.1.2颈
颈稍显短薄,颈肩结合多有凹陷,颈水平略斜,鬃鬣毛较粗长。
3.1.3髻肩甲
髻甲宽广度较好,肩较直,髻肩结合良好。髻甲略高于尻部。
3.1.4背腰
背腰宽广平直,腰部稍长,个别马背狭窄呈鲤鱼背,十字部结合稍逊,少数马有凸或凹腰。
3.1.5尻
宽长中等,稍斜短。营养不良时呈尖尻,秋季膘满为圆尻,稍呈复尻状。
3.1.6胸
1
DB63/792—2009
宽广发育好,深度中等,肋圆。
3.1.7腹部
略显大但不下垂。
3.1.8四肢
前膊长而立,管部稍细较干燥,系长中等,前膝、飞节和球节发育尚佳。蹄中等大,角质致密且坚
韧。前肢势较端正,后肢多呈刀状、内向或外向。
3.1.9体质
体质以粗糙型为主。
3.1.10毛色
毛色较整齐,以骝毛为主,黑、粟、青毛次之,其他毛色极少。
3.2体重和体尺
3.2.1体重
据测定,成年公马体重在287.0kg~342.0kg之间,成年母马体重在204.0kg~316.0kg之间。
3.2.2体尺
成年公马体高133.50cm、体长139.07cm、胸围153.24cm;
成年母马体高128.62cm、体长136.60cm、胸围151.95cm。
3.3生产性能
3.3.1挽力
成年公母马最大挽力达到自身体重的80%以上。轻挽以50公斤挽力,快步2km,用时不得超过8min。
3.3.2速力
速力1.2km,用时116s。
3.3.3持久力
驮载重量相当于体重的三分之一,日骑乘6h行程40km~50km,能连续使用6天~10天,时速8.3km/h。
3.3.4繁殖性能
大通马发情季节在4月~8月份,3岁性成熟,母马多为两年一产或三年两产。公马可利用到16岁,
母马可利用到18岁。
3.4适应性
大通马适应高海拔地区,能翻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6/T 011-1991 江西省红壤旱地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991-04-20
- DB36/T 109-1991 烤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991-12-01
- DB36/T 013-1991 江西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 1991-06-29
- DB36/T 107-1992 春植甘蔗栽培技术规程 1992-01-28
- DB36/T 099-1991 稻瘟病圃调查规程 1991-12-01
- DB36/T 009-1991 桑园建设及管理技术规程 1991-04-20
- DB36/T 110-1991 烤烟试验调查记载标准 1991-12-01
- DB36/ 106-1992 特级小麦粉 1992-01-28
- DB36/T 098-1991 温州蜜柑保鲜技术规程 1991-11-11
- DB36/T 014-1991 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方法 199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