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1/T 73-2022 湿地修复技术指南

DB5301/T 73-2022 Wetland Restoration Techniques Guideline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1/T 73-2022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5-01
实施日期
2022-05-20
发布单位/组织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
起草人:
张绍辉、刘茜、曾昭朝、董磊、杨忠兴、宋劲忻、华朝朗、马山俊、吴富勤、王钰、余国雄、景良英、金正芳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06

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73—2022

湿地修复技术指南

2022-05-01发布2022-5-20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1/T7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绍辉、刘茜、曾昭朝、董磊、杨忠兴、宋劲忻、华朝朗、马山俊、吴富勤、

王钰、余国雄、景良英、金正芳。

I

DB5301/T73—2022

湿地修复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对昆明市湿地修复技术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调查、修复方案

设计、修复后生态监测等作出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辖区内的自然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的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24708—2009湿地分类

GB/T50594—2010水功能区划分标准

GB/T39792.2—2020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第2部分:地表水和沉积物

HJ20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SL196-2015水文调查规范

DB53/T653(所有部分)湿地生态监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

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

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来源:GB/T24708-2009,2.1]

3.2

受损湿地生态系统

指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打破了生态系统

原有的平衡状态,导致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3.3

湿地修复

指通过自然或人工措施对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促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空间和时间上达

到相对稳定有序状态,发挥其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4

生态特征

指在特定时间,由生态组成、过程、服务功能综合体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1

DB5301/T73—2022

4基本原则

4.1系统性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统筹生态系统修复。

4.2自然性

遵循自然规律,以历史或本区域同类型的健康湿地生态系统为参照,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措施,

修复受损湿地生态系统。

4.3可行性

基于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因时、因地制宜,开展方案设计和技术选择。

5调查

5.1目的

调查受损湿地的生态特征及与相邻生态系统的作用关系,诊断湿地受损的主要原因,设计湿地修复

方案。

5.2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采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资料收集可通过公开数据库查询,或通过

专家咨询等形式获取。

实地调查方法参考GB/T39792.2-2020、GB3838-2002、SL196-2015。

5.3内容

5.3.1水文水动力

5.3.1.1宜包括拟修复湿地的水文、水动力状况,以及其与流域内其它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

5.3.1.2河流湿地调查应包括丰、平、枯典型年的径流量、水位、流速、流量等。

5.3.1.3湖泊湿地调查应包括湖泊容积、进入湖泊的河流、沟渠等径流水量情况、水位线及其变化规

律、补给系数、换水周期、风浪特征等。

5.3.1.4沼泽湿地调查应包括面积、多年平均水深及其变化范围或地下水位季节变化情况、水源补给

状况、积水状况、流出状况、流动速度等。

5.3.2水环境质量

5.3.2.1调查对象为地表水。

5.3.2.2常规因子应包括矿化度、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正磷酸盐、叶绿素a、透明度

(或浊度)、酸碱度、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等。

5.3.2.3如必要还需调查无机污染物(重金属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