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389-2015 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DB34/T 2389-2015 Small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ump station renovation and upgra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389-2015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6-03
实施日期
2015-07-0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现状安全评价、规划复核、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泵站建筑物、管理设施、施工安装及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总装机容量 300 kW 及以上或安装中型机组的小型排灌泵站的更新改造。其它小型排灌泵站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起草人:
储成流、朱华明、骆克斌、甘卫国、王龙华、张鹏、汪前山、刘兴华、陈洪涛、 孙小梅、张志浩。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60

P5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389—2015

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renewalandrenovationofsmallirrigationanddrainagepumping

st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6-03发布2015-07-0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389—2015

目次

前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现状安全评价......................................................................3

6规划复核..........................................................................4

6.1一般规定......................................................................4

6.2排灌范围与水源条件复核........................................................4

6.3设计标准与设计流量复核........................................................4

6.4特征水位与特征扬程复核........................................................5

7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5

7.1一般规定......................................................................5

7.2主水泵........................................................................5

7.3主电机........................................................................6

7.4进、出水管路..................................................................6

7.5辅助设备......................................................................6

7.6电气设备......................................................................6

7.7金属结构......................................................................7

8泵站建筑物........................................................................7

8.1一般规定......................................................................7

8.2进水建筑物....................................................................8

8.3泵房..........................................................................8

8.4出水建筑物....................................................................8

9管理设施..........................................................................9

9.1一般规定......................................................................9

9.2安全监测设施..................................................................9

9.3生产保障设施..................................................................9

10施工安装及验收...................................................................9

10.1工程施工.....................................................................9

10.2设备安装....................................................................10

10.3工程验收....................................................................10

条文说明............................................................................11

I

DB34/T2389—2015

II

DB34/T238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储成流、朱华明、骆克斌、甘卫国、王龙华、张鹏、汪前山、刘兴华、陈洪涛、

孙小梅、张志浩。

III

DB34/T2389—2015

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现状安全评价、规划复核、机电设

备及金属结构、泵站建筑物、管理设施、施工安装及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总装机容量300kW及以上或安装中型机组的小型排灌泵站的更新改造。其它小型排

灌泵站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006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

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30948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6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265泵站设计规范

GB/T51033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

SL7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SL10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

SL17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203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L226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SL316泵站安全鉴定规程

SL317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SL510灌排泵站机电设备报废标准

SL548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

DB34/T2206中小型水利工程验收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更新改造renewalandrenovation

1

DB34/T2389—2015

泵站因原规划设计所依据的基本条件改变、工程设施老化或损坏等,所进行的机电设备更新或技术

改造,建筑物改造、除险加固或拆除重建,以及工程配套等技术性活动。

3.2

设备更新renewalofequipment

机电设备因老化损坏,失去功能,无法修复等而更换新设备的活动。

3.3

技术改造technicalrenovation

泵站因设施、设备技术升级等需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的综合性改造活动。

3.4

除险加固eliminatingpotentialdangerandreinforcement

为消除泵站建筑物的老化、损坏等不安全因素所进行的活动。

3.5

拆除重建reconstructionafterbackout

泵站因建筑物失去功能且无法修复时,进行拆除后重新建设的活动。

3.6

工程配套engineeringmatchingorequipmentmatching

在现有工程基础上,按照已确定的设计方案和目标,对工程设施或设备进行完善的活动。

4基本规定

4.1现状安全类别评定为三类、四类的小型排灌泵站,应进行更新改造。

4.2更新改造应包括以下内容:

a)主机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金属结构;

b)泵房、进出水建筑物、枢纽配套建筑物;

c)工程观测、生产保障设施等。

4.3更新改造应遵循下列原则:

a)确保安全运行,提高装置效率,充分发挥效益;

b)更新改造的规模、方案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与受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相关规划相协

调;

c)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及设备,对电机、水泵、管路及进出水池等进行综合改造;

d)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

4.4泵站更新改造应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设计报告。更新改造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

济比较。

2

DB34/T2389—2015

4.5泵站等别、建筑物级别和防洪标准,按GB50265的规定确定。对于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

泵站工程,可按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确定等别,其中单座泵站的建筑物级别应按其单座的分等指标确

定。泵站主机组规模按GB/T30948的规定确定。

4.6依据GB1830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g的地区,经抗震复核计算,未达到地震设

防标准以及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要求的泵站,应按GB50265和SL203的有关规定进行加固和处理。

4.7对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存在的系统性技术问题,应开展专题研究,并提出解决

措施。

4.8更新改造后的小型排灌泵站,主要参数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工程完好率和设备完好率应不低于90%和95%;

b)电力泵站,根据所采用的泵型和净扬程,设计工况下的装置效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c)内燃机泵站,能源(柴油)单耗不宜大于1.35kg/(kt·m)。

表1更新改造后泵站设计工况的装置效率规定值

泵站类别装置效率(%)

净扬程小于3m≥55

轴流泵站净扬程为3m~5m≥56

或导叶式混流泵站净扬程为5m~7m≥58

净扬程7m以上≥60

离心泵站或蜗壳式混流泵站≥60

4.9泵站在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应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落实运行管理经费。

5现状安全评价

5.1更新改造前应根据泵站现状调查分析报告、现场安全检测报告等,按照GB/T30948或SL316

的规定,对泵站建筑物、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进行安全状况评价,确定泵站安全类别。

5.2泵站管理单位负责现状调查分析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现状调查资料应真实、完整,满足安全评价需要。资料收集应包括:水文、水情及规划资料,

勘测、设计资料,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资料,施工、安装资料,运行管理资料等;

b)工程现状检查应在泵站原有检查、观测、检测成果基础上进行,应着重检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

的薄弱和隐蔽部位;

c)安全状况评价应充分反映泵站建筑物与机电设备现状。对泵站建筑物、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

完好程度与安全状况,应逐项详细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应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对泵站安

全运行的影响;

d)根据安全评价结果,提出需要进行现场安全检测项目和泵站更新改造方案的建议。

5.3泵站现状调查资料不能满足安全评价需要时,应按SL548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安全检

测。

5.4泵站主管部门应对泵站现状调查分析报告、现场安全检测报告提出的泵站现状安全评价结论进行

复核,确定泵站建筑物、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及泵站综合安全类别。

5.5泵站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定为四类设备:

a)超过GB/T30948规定的折旧年限,且不能满足安全运行条件的;

b)列入国家明令淘汰产品名录,且不能满足安全或经济运行条件的;

3

DB34/T2389—2015

c)性能落后,技术状态差,存在安全或质量缺陷,且经过大修、技术改造或更换元器件等技术措

施仍不能满足泵站运行安全、技术、经济要求的或修复不经济的;

d)按SL510和SL226的规定应予报废的;

e)无生产厂家、无生产许可证、无检验合格证的。

5.6泵站建筑物在抗渗稳定、站身稳定、抗震能力、结构强度、使用功能等方面存在问题,经加固改

造仍不能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或加固改造不经济的,应确定为四类建筑物。

6规划复核

6.1一般规定

6.1.1泵站更新改造均应进行规划复核,规划复核包括排灌范围与水源条件复核、设计标准与设计流

量复核、特征水位与特征扬程复核等。

6.1.2泵站更新改造的规划复核应在详细调查排灌受益区基本情况、现有泵站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进行。

6.2排灌范围与水源条件复核

6.2.1排灌泵站的受益范围应依据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区域水利规

划等专项规划,在现有泵站受益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复核。

6.2.2灌溉泵站的水源条件应根据现状水源的变化情况及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进行复核。

6.2.3排涝泵站的出水条件应根据区域水系变化情况进行复核。

6.3设计标准与设计流量复核

6.3.1泵站等别、建筑物级别和防洪标准按表2、表3、表4确定。

表2泵站等别划分

灌溉、排水泵站

泵站等别泵站规模

设计流量(m3/s)装机功率(kW)

Ⅳ小(1)型10~21000~100

Ⅴ小(2)型<2<100

表3泵站建筑物级别划分

永久建筑物级别

泵站等别临时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

Ⅳ455

Ⅴ55-

表4泵站建筑物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重现期(a))

泵站建筑物级别

设计校核

42050

51030

注1:平原区泵站的校核防洪标准可视具体情况和需要研究确定;

注2:修建在河流、湖泊或平原水库边的与堤坝结合的建筑物,其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堤坝防洪标准。

4

DB34/T2389—2015

6.3.2根据泵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受益区服务对象、城乡建设情况、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方面的

变化,对泵站的设计标准进行复核,合理确定新的设计标准。

a)排涝标准:淮河流域5~10年一遇,长江流域10年一遇。

b)灌溉设计保证率:淮河流域75%~80%,长江流域80%~90%。

6.3.3排灌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根据排灌受益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复核。

a)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复核后的排区面积、农作物种植结构、设计暴雨和调蓄容积等分析

计算确定,或按排水模数法计算。

b)灌溉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复核后的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结构、设计灌溉制度等分析计算确

定,或按灌溉模数法计算。

c)具有排灌结合多功能的泵站,其设计流量应按相应排灌标准分别进行复核。

6.4特征水位与特征扬程复核

6.4.1排灌泵站特征水位包括进出水池防洪水位、设计水位、最高运行水位、最低运行水位,应按GB

50265的规定复核,或参照泵站多年运行资料确定。

6.4.2排灌泵站特征扬程包括设计扬程、最高扬程、最低扬程,应按GB50265的规定复核。当出水

池最高运行水位与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遭遇的几率较小时,最高扬程可适当降低,当出水池最低运行水

位与进水池最高运行水位遭遇的几率较小时,最低扬程可适当提高。

7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

7.1一般规定

7.1.1泵站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应根据泵站现状安全评价结论,确定更新改造方案。

7.1.2机电设备选型不合理的,应予以调整使用或更新。

7.1.3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更新改造应与水工结构相协调,并与保留的设备相匹配。

7.1.4在更新改造设计和产品订货时,应选用质量稳定可靠的节能产品。

7.2主水泵

7.2.1主水泵的泵型应根据泵站特征参数的复核结果进行选择。在泵站设计工况下,主水泵的效率应

符合下列要求:

a)离心泵流量在1000m3/h以下的不低于75%,1000m3/h及以上的不低于84%;

b)轴流泵或导叶式混流泵口径在500mm以下的不低于78%,500mm及以上的不低于82%;

c)蜗壳式混流泵口径在300mm以下不低于80%,300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