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2/T 015-2022 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技术规程
DB1502/T 015-2022 Ecological landscape forest intelligent con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站、包头市林业和草
- 起草人:
- 兰再平、李慧敏 、马红叶、鲁存海、张文英、任爱琴、李明、吕可、张瑞、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1
DB1502
包头市地方标准
DB1502/T015—2022
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lligentconservationof
eco-landscapeforest
2022-05-05发布2022-08-05实施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2/T015—2022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站、包头市林业和草
原局九原分局、包头市昆都仑区农牧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兰再平、李慧敏、马红叶、鲁存海、张文英、任爱琴、李明、吕可、张瑞、
黄志勇、苗培、张必诚、崔宏斌。
I
DB1502/T015—2022
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的基本规定、林木养护、林地智能化管理、养护计划智能管理、
养护服务要求、考核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包头市风景区、城镇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有山体的城市公园等,
以及沿高速公路、110国道、铁路、河槽两岸等可视范围内的生态景观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2399-2015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CJJ/T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生态景观林ecologicallandscapeforest
以持续发挥景观效果为主要目的,具有美学欣赏价值和优良生态功能的乔木林或灌木林。
注:生态景观林归属于公益林,是风景林的二级林种。
3.2
生态景观林抚育ecologicallandscapeforesttendingoperations
为维持或提高生态景观林质量与观赏效果所采取的各种管护措施,包括景观林防护、补植更新、修
枝、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适度的割灌除草等。
3.3
割灌除草bushcuttingandweeding
清除妨碍林木、幼树、幼苗生长的灌木、藤蔓和杂草的抚育方式。
3.4
修枝branchpruning
人工整枝,人为除掉林木部分枝条的抚育方式。
1
DB1502/T015—2022
3.5
林木智能养护intelligentmaintenanceofforesttrees
通过对绿化要素、事件的智能化探测、识别、跟踪、分析以及管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
技术分析、处理后,进行生态林智能管理体系的自我诊断和自我调节,给生态林规划、工程建设、养护
管理、社会服务提供决策及执行要素的一项技术。
3.6
智能灌溉系统intelligentirrigationsystem
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结合养护标准,远程启动灌溉系统,自动完成浇灌动作,是集自动控制技
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于一体的灌溉管理系统。
3.7
田间持水量fieldcapacity
在充分灌溉(降雨)后,土壤水因重力自由下渗后,土壤能保持的最大水含量。
3.8
阈值灌溉thresholdirrigation
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发送的土壤实时含水量给林间控制器后,按照设定的阈值自动进行灌溉任
务,土壤实时含水量低于阈值开启阀门,高于阈值关闭阀门。
3.9
灌溉制度irrigationsystem
用于指导生长季内栽培生态景观林精准灌溉的方案,包括单次有效灌溉时长和灌溉量以及启动灌溉
时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值。
3.10
施肥制度fertilizationsystem
用于指导生长季内栽培生态景观林精细施肥的方案,包括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施肥配方和施肥量以
及施肥次数、单次施肥量。
3.11
返青水greenreturnirrigation
为促进植物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萌芽返青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慨。
3.12
封冻水irrigationbeforesoilfreezingofreezingwater
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
2
DB1502/T015—2022
3.13
乡土树种indigenoustreespecies;nativetreespecies
地带性植被中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广义的乡土树种是指地带性植被或者是本地植物区系成分中的乔
木、灌木种类。
3.14
终端设备terminalequipment
智能养护管辖区内布置的摄像头、卫星定位装置、土壤传感器、气象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无人
机监测设备及条码扫码器、二维码、养护人员配备的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
4基本规定
4.1规程的制定以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定为依据,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园林绿化养护的实际情况相结
合,目的为了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加强科学养护,建立完善绿化后期管护制度,实施精准智能
养护,加强生态景观林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适应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的发展方向,提高智能养护水
平和工作实效,提高成林率。
4.2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工作包括林木养护和林地管理两个方面,林木养护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精准
的灌溉施肥制度、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除草、涂白、补植更新等;林地管理主要包括:林地保洁、
防火、附属设施管理、技术档案及安全保护等。
4.3智能养护管理需建立集中的智能养护指挥中心、配备防火摄像头、病虫害监测装置、卫星定位系
统、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气象站、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监测设备及二维码等,可实时传输测定数据到
智能养护大数据服务平台,为科学智能养护提供数据支撑。
4.4本规程基于国家、省、市智慧城市发展,为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提供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持。严格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智能化养护作业,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控现场质量、安全、施工的文
明性等,出现错误时及时警示,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并做到文明施工。
5林木养护
5.1灌溉
5.1.1灌溉原则
植物灌溉要根据立地条件、天气状况、土壤墒情、树木生长习性及耐旱情况等因素,适时适量进行
灌溉,促进树木正常生长,一般原则是:
a)春季返青水
为促进植物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萌芽返青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根据包头市气候条
件情况,每年3月中旬开始浇返青水;
b)夏季高温灌溉
8月下旬气温较高,树体水分蒸发量大,极易干旱缺水,要根据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数值和
田间持水量及时进行补水灌溉;
3
DB1502/T015—2022
c)秋季控水
为了更好的确保树木安全越冬,增强树木木质化程度,可以适量减少灌水,针叶树可以停止浇
灌,落叶树适量补水;
d)冬季封冻水
为预防春季干旱、平抑地温,增强苗木的抗寒能力,便于安全越冬,应浇封冻水一次。浇足浇
透,宜在11月中旬开始灌溉。
5.1.2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a)鼓励使用节水灌溉设施设备,一般采用滴灌、喷灌、穴灌等方式,鼓励使用智能节水灌溉控制
系统进行灌溉;
b)灌溉量应根据土壤墒情测定的田间持水量和植物耐旱属性、生长习性确定灌溉量,保证植物根
系不缺水,树叶无萎蔫、黄叶现象为标准;
c)灌溉时间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情况,依据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树体生长势情况综合数
据,科学安排灌溉时间和频次;
d)水质要求灌溉用水水质应满足树木生长发育需求,不应使用含有融雪剂和洗涤液的水进行灌
溉。
5.1.3智能灌溉系统的组成、安装和运行
智能灌溉系统的安装和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智能控制设备
智能控制系统是由互相独立运行的林间控制器、电磁阀、智能控制柜、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数
据采集器和物联网云服务平台组成。通过手机APP和电脑IP智能终端为滴灌系统实现智能控
制,能实现根据生态景观林的耗水量和土壤湿度适时、适量地灌溉,既能充分满足生态景观林
的生长需要,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
b)智能控制设备安装
1)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与林间控制器连接,传感器埋深根据生态林植物根系分布深度确定,埋
于根系集中区域,滴灌管滴头正下方;
2)林间控制器安装在通透向阳,网络信号好的地方,采用太阳能供电,稳定电压4.5v。
c)智能控制设备运行
1)根据土壤质地、树木习性、耐旱属性、当地气候情况,以及苗木养护计划制定科学精准灌
溉制度;
2)远程/制度灌溉
用户根据科学精准灌溉制度在手机APP或电脑IP中制定轮灌计划,设定阀门或阀门组的
开启、关闭时间和周期,系统通过设置制度发送给林间控制器后,按照该制度自动进行灌
溉任务;
3)远程/阈值灌溉
灌溉任务根据土壤实际含水量开启或关闭阀门,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发送的土壤实时
含水量给林间控制器后,按照设定的阈值自动进行灌溉任务,土壤实时含水量低于阈值开
启阀门,高于阈值关闭阀门。
5.2施肥
4
DB1502/T015—2022
树木施肥的原则、方法、时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a)施肥一般原则生长季适量追施氮肥,以促进枝叶茂盛生长,叶色浓绿;生长后期,应适当施用
磷、钾肥,停施氮肥,以促进植株枝条组织木质化,使其能安全越冬,以利来年生长;河滩地、
沙地、胶泥地、重塑地等土壤贫瘠的造林地,应加大有机肥施用频次、数量,施化肥应遵循少
量多次的原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肥一般与灌溉相结合;
b)施肥量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情况,结合植物养护计划和肥料类型进行施肥,确
定施肥量与施肥次数;
c)施肥时间春秋两季宜为重点施肥时期,观花木本植物应分别在花芽分化前和花后各施肥1次,
果树类植物应施肥4次,分别在花芽分化前和花后各施肥1次,果实膨大期施肥1次,采果后
施肥1次;
d)肥料要求应使用卫生、环保、长效的肥料,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可以用植物枯枝、
落叶、树皮等沤肥;
e)施肥方式应根据树木种类采用沟施、穴施、撒施,避免伤根、烧根,施肥后应进行灌溉。推荐
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施肥,在智能滴灌灌水过程中使用水溶肥一次性完成灌溉与施
肥。
5.3修剪
5.3.1树木修剪原则
树木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生长阶段、生态习性、景观功能要求及栽培地区气候特点,选择相应
的时期和方法进行修剪。常用工具有:电动树剪、高枝油锯、绿篱机、草坪修剪机、割灌机等。
修枝一般要求:
1)修去死枝、枯枝、病弱枝、交叉枝以及影响景观效果的干扰枝等;
2)剪口直径大于2cm时,应采取涂抹愈合剂或杀菌剂等措施进行保护处理;
3)剪口平整,以利于伤口的愈合,不能伤害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
b)植物应按照乔木类、灌木类、绿篱、草坪植物类划分,各类植物的修剪方法各不相同。
5.3.2乔木修剪
乔木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a)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抗寒性差、易抽条的树种应在早春修剪;
b)乔木修剪应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扭伤枝、枯枝和残枝;
c)乔木应注意保护中央主干,修剪主干下部侧生枝,逐步提高分枝点,同一区域相同树种分枝点
的高度应一致。针叶树为了通风进行修剪提干,提干高度不宜大于树高的1/3;
d)落叶乔木抹芽除蘖,应及时去除树干基部的萌蘖芽和第一分枝点以下主干上的萌生芽,主干通
直的高大乔木树高1/3以下的萌生芽也应去除,确保树形完好;
e)已经木质化的枝条要用小手剪从枝条根部剪除,以防撕裂树皮,不留残茬。
5.3.3灌木修剪
灌木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5
DB1502/T015—2022
a)单株灌木,应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形态;有造型要求的根据造型要求修剪,应使外形轮廓
清晰,外缘枝叶紧密;
b)多品种的灌木丛,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生长空间,整体协调一致,美观。栽植多年的丛生灌
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内膛密生枝,培育新枝;
c)观花、观果类灌木应根据开花习性进行修剪,并注意保护和培养开花枝条,具体方法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休眠期修剪时,对于生长健壮、花芽饱满的枝条应长留长放,花后
短截,促发新枝;一年数次开花灌木,花落后应在残花下枝条健壮处短截促使再次开花;
2)二年生枝条开花的灌木,休眠期应根据花芽生长位置进行整形修剪,保留观赏所需花枝和
花芽,生长季应在花落后10d~15d根据枝条健壮程度并选好留芽方向和位置将已开花枝
条进行中度或重度短截,疏剪过密枝;
3)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修剪应培育新枝和保护老枝,剪除干扰树形并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
枝、弱枝、枯枝和病虫枝。对当年新梢上开花的花木应于早春萌发前修剪,短截上年的已
花枝条,促进新枝萌发。花期过后,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及时清除修剪物;
4)观果类灌木应在休眠期轻剪疏枝,开花后不短截,以利于通风透光,使果实着色好,提高
观赏价值。
5.3.4绿篱及色带整形修剪
绿篱及色带整形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绿篱及色带根据造型及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修剪,修剪后保证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线条流畅、
侧面平齐;
b)绿篱及色带在符合要求高度前提下,每次修剪高度较前一次应有所提高;
c)修剪完的枯枝枯叶及时清理完毕。
5.3.5林下草坪修剪
林下草坪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a)草坪草修剪应选择晴朗干爽的天气,修剪机械宜配带草屑收集斗;
b)修剪次数应根据草坪种类、养护质量要求及生长状况确定,修剪边缘整齐,草的高度一致,一
次修剪高度不宜大于草高的1/3;
c)草坪修剪后无残留草屑,剪口无毛茬。
5.3.6修剪安全要求
树木修剪应安全作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作业机械应性能稳定,经常保养维护,作业前检查工器具安全性能;
b)树上作业应选择无风或风力较小且无雨天气进行,四级及以上大风不应进行作业;
c)行道树作业时应按要求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交通事故;
d)作业人员不应在两株或多株树体间攀爬,应使用高空机械作业车,应符合高空作业相关要求;
e)在高压线附近作业,应请供电部门配合,并应符合安距离要求,避免触电。
5.3.7修剪枝处理
修剪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6
DB1502/T015—2022
a)有传染性的病虫害枝条要全株清理出林地,集中烧毁,或集中深埋;
b)修剪完的枝条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及时清运出林地,不留下着火隐患和安全文明施工影响;
c)修剪枝条集中粉碎处理沤肥。
5.4除草
5.4.1除草原则
为了减少杂草对树木水分、养分、空间资源的争夺,同时为了减轻秋冬季防火安全隐患,每年根据
杂草长势合理进行除草,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5.4.2除草方式
除草应符合下列规定:
a)化学除草规定:
1)化学除草剂应合格,低毒,使用前先小面积实验,成功后全面使用;
2)根据除草目标,选择合适的封闭除草剂;
3)根据苗木种类,合理选择化学除草剂类型,最终要求杂草全部枯死;
4)除杂草应在杂草开花结实前进行,同时不应使目的苗木的根系、枝叶受到伤害,不得污染
土壤;
5)药物喷洒均匀,不应喷向树木以及林地周边农田庄稼。
b)割灌除草规定:
1)根据杂草长势和除草计划,确定除草次数,除草后草茬高度宜控制在5厘米之内;
2)除草机械确保安全,宜用割草绳,不应使用刀片;
3)操作人员应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4)除草过程中不应伤害苗木,不应破坏灌溉设施及管道;
5)覆盖或缠绕树种体的藤蔓全部清除。
5.5病虫害防治
5.5.1树木病虫害防治
树木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原则,采用无公害的物理、生物防治
手段,适当结合化学防治方法,做到安全、经济、及时、有效;
b)应用诱捕器、测报灯、土壤气象传感器等手段,对养护区域的病虫害发生环境和数据进行监测,
按照病虫害爆发环境条件数据,按设定标准模型,平台依据监测数据做出提前预警,指导防控;
c)通过远程监测设备观察和养护现场作业人员现场反馈等途径,监控病虫害发生点,利用植保机
展开打药防治,严格按照国家无人机管理相关规定,确定飞行作业的时间及空域;
d)现场设置二维码卡片,发现病虫害现象后,经拍照、扫描二维码等途径自动传输至平台上,并
直接形成实时病虫害地图和病虫害热点图,为管理者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e)宜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保护和利用天敌,推广生物农药;
f)采用化学防治时,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及对有益生物影响小的农药,宜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g)应按照农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喷洒药剂时应避开人流活动高峰期或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
不准许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进行有害生物防治。
7
DB1502/T015—2022
5.5.2常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常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见表1。
表1常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名称寄主植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EJCCCSE 164-2024 耐洗高弹力牛仔面料 2024-12-12
- T/JSTES 20-2024 防水羽绒 2024-06-27
- T/CNTAC 211-2024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袜子 2024-08-09
- T/UNP 246-2024 单边开口松紧带 2024-11-01
- T/CASME 1360-2024 苗药茶枕 2024-03-15
- T/QGCML 2893-2023 真丝乔绒坯布 2023-12-27
- T/CIQA 79-2024 聚丙烯腈纤维再生原材料 2024-03-22
- T/ZZB 3522-2023 数码喷绘用刀刮涂层织物 2023-12-01
- T/QGCML 2333-2023 环保型高阻燃装饰布 2023-11-24
- T/CNTAC 200-2023 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针织面料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