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1005-1992 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
SC/T 1005-1992 The technique requirements for cross-breeding carp breeding are as follow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2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起草人:
- 胡德高、徐忠法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005一92
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
1主街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鲤鱼常规杂交育种的分类,杂交组合原则,亲本选择,杂种一代的生产与优势评价,以
及杂种优势的保持。
本标准适用于鲤鱼的常规杂交育种,其他鱼类的杂交育种亦可参照使用。
2符号、代号
2.1早:雌鱼(母本)
2.2e:雄鱼(父本)
2.3P:亲鱼(亲本)
2.4x:杂交(交配)
2.5B:回交世代。B,—回交一代;B}—回交二代;…
2.6P,早xPiC?r:正交
2.7P,-'xP,cT:反交
2.$F杂种世代。F,—杂种一代;Fz—杂种二代;·…
3术语
杂种优势强度
显优势的杂种一代某性状平均值与双亲同性状平均值之差,占双亲同性状平均值的百分率,称为杂
种优势强度,作为评估杂种优势的依据。
4杂交分类
4.1根据亲本间分类地位划分
a.种内杂交:种内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
b.种间杂交:属内不同种之间的杂交;
c.属间杂交:科内或亚科内不同属之间的杂交;
d.亚科间杂交:同一科内不同亚科之间的杂交。
4.2根据亲本间配组次数和所用亲本数量划分
4.2.1单杂交:配组一次,只用两种鱼的亲本进行杂交。
4.2.2复合杂交:配组两次,三种鱼以上的亲本进行杂交。复合杂交又分为:
a.单复杂交:配组两次,两种鱼杂交的后代再与第三种鱼进行杂交。
b双复杂交:配组两次,两种鱼杂交的后代再与另两种鱼杂交的后代进行杂交。
4.3根据选育目标划分
a.增殖杂交:两种鱼杂交后,从其后代中选择性状优良者连续进行多代自交繁殖和选育,以稳定
优良性状,达到育种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2一11一06批准1993一04一01实施
sC/T1005一92
其模式为P只P
.
只
.
凡
.
玩
三
b.引入杂交:一个外来种或品种与本地优良种或品种杂交,其杂种再与本地种或品种进行回交,
经过多代回交,以便把本地种或品种的优良性状引入到外来种或品种中去,并逐代增强和稳定。
其模式见表1,
表1
杂交类别引入杂交吸收杂交交替杂交
P,XP,P,XP,P,XP,
、了、
P,XF,F义P,P,XF,
杂交模式、f了
P,XB,B,XP,B,义P,
、了、
P,XB2B,XP,P,XB,
注P,为本地种或品种,P:为外来种或品种。
吸收杂交:一个外来种或品种与本地种或品种杂交,其杂种再与外来种或品种进行回交,经多
代回交,使本地种或品种吸收外来种或品种的优良性状,并逐代增强和稳定。其模式见表1,
d.交替杂交:两种鱼杂交的后代,再分别与两种亲本进行多代回交,将双亲优良性状集于一体,使
其逐代增强和稳定。其模式见表1。
5杂交组合原则
5.1杂交组合的主要目标:改良养殖鱼类品质,提高生产性能及抗逆性。
52选入杂交组合亲本的核型,即染色体组型应相同或相近。
5.3亲本在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应有显著差异。
5.4一个好的杂交组合后代,应在生长、体型等经济性状方面应有显著优势。
6亲本选择
s.1亲本应是纯种或纯品种。
6.2亲本必须具有所需的优良性状。
6.3杂种只能在育种研究中有选择性地作为亲本,不得作为规模性生产苗种的亲本。
了杂种一代的生产
了.1配组亲鱼的选择
7.1.1雌、雄亲鱼鉴别特征见表2,
SC/T1005一92
表2
性别腹部胸鳍和体表肛门和泄殖孔
肛门周围有辐射褶.前区
大而软,性成熟时膨大呈囊
早没有或少有珠星有纵褶;繁殖季节肛门和
圆形,柔软有弹性
泄殖孔凸出,且略红肿
前区无纵摺;繁殖季节肛
小而硬,性成熟时轻压腹部繁殖季节有珠星手摸有粗
E门和泄殖孔略内凹.但不
有精液流出糙感
红肿
7.1.2雌鱼选择
a.繁殖季节早期,应选择腹部大而软,且有弹性的亲鱼配组;
b.繁殖季节中期,应选择腹部中等大小,而后腹较松软且有弹性的亲鱼配组;
c.繁殖季节后期,应选择腹部较小,且不太松软而又有弹性的亲鱼配组。
7.1.3雄鱼选择
应选择轻压腹部有浓稠白色精液流出,且遇水扩散快者,不应选择精液量少,入水后呈细线状,且不
易扩散,或精液稀且带黄色者。
7.1.4亲本应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无外伤。
72配组比例
雌、雄亲鱼配组比例分两种情况:
a.采用人工授精的雌、雄亲鱼比例为2:1或3:2;
阮自然受精的雌、雄亲鱼比例为1:1或1e1.5-2
8杂种一代优势评价
8.1杂种一代优势强度
杂种优势强度按下式计算
D=(;〔一哗卜毕〕X100
式中:D—杂种优势强度,%;
F;—杂种某一性状的平均值;
P,+P,
2—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
8.2杂种一代优势的生产验证
8.2.1杂种一代与亲本子代应来源于同一原种的亲本。即将A种母本的鱼卵分成二份,一份用B种父
本的精子授精,获得杂种F;另一份用A种父本的精子授精,获得亲本自交子代,
8.2.2杂种一代应尽可能与亲本子代同池对比饲养试验。如因多因子而不能同池对比试验,则应按生
物数学中正交法设计试验方案。
8.2.3同池或不同池对比试验的鱼种,其数量、规格和质量必须一致。
8-2-4根据饲养对照获得的数据,按杂种优势强度计算公式得出杂种一代在主要经济性状方面的优势
率,
并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方能应用于池塘养殖推广。
杂种优势的保持
9.1淘汰不利性状(基因):采用测交、后裔鉴定等技术淘汰不粒性状(基因)。
sc/T1005一92
9.2采取群体选择、家系选择等相结合的技术,对杂种连续进行多代选育,直至性状相对稳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业部水产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德高、徐忠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AAMM 1068-2024 光伏板下碱蓬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4-12-19
- T/QCSA 6-2024 冬虫夏草(鲜品) 2024-12-03
- T/HBSF 009-2024 主要宿根花境植物出圃技术规程 2024-10-18
- T/GDFS 54-2024 木荷无性系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2024-12-31
- T/QCSA 5-2024 青海天然冬虫夏草保存技术规程 2024-12-03
- T/FZSTNX 002-2024 赣抚农品:水果和蔬菜技术管理规范 2024-10-31
- T/CI 453-2024 饲用谷子种植技术规程 2024-08-15
- T/GFTA 14-2024 贵果蜂糖李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4-12-03
- T/GDNB 267-2025 丘陵山区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指南 2025-01-03
- T/SXSL 14-2024 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规范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