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1714-2018 Green food (A-grade) Donglan Mojixiang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1714-2018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4-16
实施日期
2018-05-20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2222B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DB171445/T—2018

绿色食品(A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级)

Greenfood(gradeA)—GuidelineoA)—Guideline(gradefoodGreenDonglanfortechnologyproductivef

BlackricericeBlack

2018-04-20发布2018-05-2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1714DB45/T—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按照GB/T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中全、沈方科、黄绍康、韦燕燕、陈立。

III

DB45/T1714DB45/T—2018

绿色食品(A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级)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种植方式、栽培技术、收

获、贮藏、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东兰、巴马、凤山地区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的生产。本标准适用于广西东兰、巴马、凤山地区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的生产。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4404.1GB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绿色食品391NY/T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393NY/T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绿色食品394NY/T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绿色食品658NY/T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东兰墨米东兰墨米

广西东兰县高寒山区野生墨谷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一种黑糯稻农家品种。或者以此农家品种为亲本,

经育种改良后的具备同等特色的新黑糯品种,香味浓郁,糙米表皮黑色。

44一般要求

4.14.1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391的规定。应符合NY/T

4.24.2种植区域及稻田

种植区域位于东兰县境内,以及东兰县周边气候和土壤条件相近的巴马、凤山等自然环境较好、无

污染的区域。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

1

DB45/T1714DB45/T—2018

4.34.3品种

4.3.14.3.1品种选择

中稻选用感温性品种,晚稻可选用感光性品种或者感温性品种。

4.3.24.3.2种子质量

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4404.1的规定。应符合GB

4.44.4肥料使用

4.4.14.4.1原则

应符合NY/T394的规定。394的规定。应符合NY/T

4.4.24.4.2施用

氮:磷:钾(N:P2O5:K2O)比为1:0.6:1。氮肥用50%~8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10%~20%

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基肥、分蘖肥各占50%。

55种植方式

5.15.1间作

采用传统间作模式种植,以“日”状或者“目”字状插植,其他区域种植普通水稻。

5.25.2单作

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可采用整块田成片种植。

66栽培技术

6.16.1用种量

每667m2用种量,中稻2.0kg~2.5kg,晚稻1.5kg~2.0kg。间作模式按实际占田面积折算。

6.26.2种子处理

6.2.16.2.1晒种

浸种前将稻种平铺1cm~2cm厚,晒0.5d~1d,注意翻动,避免暴晒。或者鼓风干燥箱45℃干燥

6h~12h。

6.2.26.2.2选种

水选:将稻种倒入清水中,边倒边搅拌,除去浮于水面的秕粒,保留沉于水底的饱满种子,用清水

冲洗1~2遍。

2

DB45/T1714DB45/T—2018

6.2.36.2.3浸种和消毒

中稻浸种48h~72h,晚稻浸种48h~60h,每隔6h~8h清洗、换水。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消毒6h~8h后换清水继续浸种,或者用清浸种12h后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种12,消毒h进行消毒

结束将种子捞出,清冼2~3遍,再用清水继续浸种。

6.2.46.2.4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清洗干净,放入50℃~55℃温水中预热3min~5min,预热后捞出放在保温处

催芽,控制温度在35℃~38℃左右,每天翻动2~3次。晚稻谷种浸种消毒后,放置室内1d~2d自然发

芽。秧盘湿润育秧种子破胸即可播种;旱或者水育,长到3~4mmmm播种。

6.36.3育秧

6.3.16.3.1秧田

选取平坦、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无禾本科恶性杂草的田块。

6.3.26.3.2秧田准备

播种前30d,翻耕晒田,播种前10d~20d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750kg~1000kg,过磷酸钙100kg~

150kg。播种前1,翻耕耙匀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15d,再施复kg~20。kg并耙匀

6.3.36.3.3播种

6.3.3.16.3.3.1播种期

中稻,4月下旬~5月上、中旬,平均气温稳定15℃以上时,播种;晚稻,6月中旬播种。

6.3.3.26.3.3.2育秧方式

6.3.3.2.16.3.3.2.1旱育秧

播种前按1.5m划区起畦,畦边沟宽0.3m,沟深0.1m~0.2m,充分平整畦面,浇足水分,使表土5cm~

10cm土层处于水饱和状态,每平方米播种50g~60,播后均匀盖一层1g,匀播稀播好的肥cm厚预先筛

,稻白色透明塑料膜盖小拱棚保温,晚沃细土。中稻用升高后及时打开部分薄膜盖遮阳网保湿,中稻气温

炼苗2d~3d,然后移除薄膜,晚稻一叶平展后,及时打开遮阳网炼苗2d~3d,然后移除遮盖物。秧田

保持湿润,泥土发白变干,秧苗叶片卷曲时,浇水抗旱。2叶1心时可施用充分腐熟后稀释的粪水或0.5%

尿素水。在移栽前1d,浇透水,使秧田土壤水分过饱和,保持2h~3h后,排干积水,移苗时少伤根、

多带泥。

6.3.3.2.26.3.3.2.2水育秧

秧田犁耙好后,开沟起垄,垄宽1.2m,厢沟宽0.3m~0.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