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472-2018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472-2018 Oil Camellia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12月
-
2018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666B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7245/T—2018
代替472DB45/T—2007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forregulationsTechnicaloleiferaCamelliaplantation
2018-06-01发布2018-07-0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472—2018472—2018DB45/T
目目次
前II............................................................................言
11..............................................................................范围
21....................................................................规范性引用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41..........................................................................产地要求
52............................................................栽培区域划分及品种选择
62........................................................................造林地选择
72..............................................................................造林
83..........................................................................抚育管理
94....................................................................果实采收和处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栽培区划及品种选择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病虫害防治方法6..................................................
I
DB45/T472—2018472—2018DB45/T
II
DB45/T472—2018472—2018DB45/T
前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按照GB/T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72-2007。45/T
本标准与DB472-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45/T
----删除了原第5章“良种要求”、第6章“苗木培育技术”、第8章“低产林改造和更新”、第10
章“丰产林综合指标”、附录A“病虫害防治方法”、附录B“生产无公害油茶禁止使用的农药”及附录
C“无公害油茶生产中农药、重金属含留量限制”;C“无公害油茶生产中农药、重金属含留量限制”;
----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果实采收与处理”(见第2、
3、4、9章);3、4、9章);
----对原标准第7章的内容和章条顺序作了较大的修订和调整(见第5、6、7、8章);
----新增加了附录A“栽培区划及品种选择”、附录B“病虫害防治方法”。“栽培区划及品种选择”、附录B“病虫害防治方法”。----新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莹莹、张乃燕、陈国臣、刘凯、王东雪、江泽鹏、曾雯珺、陈林强、叶航、
梁国校、梁斌、郝丙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桂Q/LY11-1988;11-1988;----桂Q/LY
----DB472—2007。45/T
III
DB45/T472—2018472—2018DB45/T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栽培区域划分及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造
林、抚育管理、果实采收和处理等内容和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的油茶栽培。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8321(所有部分)GB/T
LY/T1678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1678LY/T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1607LY/T
LY/T2034油茶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2034LY/T
LY/T2750-2016油茶施肥技术规程油茶施肥技术规程2750-2016LY/T
DB45/T1143油茶容器苗木质量分级油茶容器苗木质量分级1143DB45/T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栽培区划regionaldivisionofcultivation
的划分。根据油茶不同品种的生态习性和适生环境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要求,对油茶栽培区域进行的划分。
3.23.2
良种improvedvarietyvarietyimproved良种
在一定的区域内,其适应性、表现优于当前主栽品种的繁殖材料,抗逆性、丰产性经林木种子行政
管理部门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品种。
44产地要求
应选择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土壤、远离污染源的地区;林地的灌溉水、空气等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
LY/T1678的规定。1678的规定。LY/T
1
DB45/T472—2018472—2018DB45/T
55栽培区域划分及品种选择
在每一个栽培区域选择3个以上品种配置造林,具体参见附录A。
66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600m(桂中西部、桂北等地区可选≤800m),相对高度≤200m,坡度≤25º,土壤厚
度≥60cm,pH值4.5~6.5的赤红壤、红壤、黄红壤,质地为砂壤土至中壤土。
77造林
7.17.1造林规划
按照LY/T1607的规定按照LY/T执行。
7.27.2造林密度
7.2.17.2.1宜采用株行距2m×3m、2.5m×3.0m、3m×3m,栽植密度为74~111株/667m2;
7.2.27.2.2实行间种或者为便于机械作业,株行距宜采用2m×4m、2m×5m、3m×4m,栽植密度为56~
83株/667m2。
7.37.3整地
7.3.17.3.1造林前1个月进行整地。
7.3.27.3.2坡度<15º的造林地,全垦或带状整地,垦带深挖20cm~30cm,坡面较长的适当保留山顶、山
脚和山沟部位的植被。
7.3.37.3.3坡度15º~25º的造林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全垦;或沿等高线水平梯带整地,梯带外侧挖定
植穴。带面宽1.5m~2.5m,带间距根据行距而定,带间保留原生低矮植被。
7.47.4挖穴
挖(长×宽×深)50cm×50cm×50cm以上的种植穴。挖穴时,表、心土分开放,在回穴时将表土
回填。
7.57.5施基肥
具体2750-2016中4.3.1的规定要求按照LY/T执行。
7.67.6苗木选择
7.6.17.6.1宜采用2a生容器苗造林,苗木应来源于油茶定点苗圃培育的嫁接苗或扦插苗。
7.6.27.6.2苗木质量按照DB114345/T的规定执行。
7.77.7栽植
7.7.17.7.1栽植方法
容器苗栽植前应浇透水,栽植时将回填土挖开,穴的大小应适当大于容器;去除不易降解的容器,
去除容器时小心勿使苗根土块散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390-2008 醴陵玻璃干椒 2008-04-15
- DB43/T 385-2008 南瓜 2008-02-15
- DB43/T 391.2-2008 芹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常规栽培 2008-04-15
- DB43/ 389-2008 安化千两茶 2008-04-15
- DB43/T 383-2008 桑蚕茧生产技术规范 2008-02-15
- DB63/T 726-2008 菜豆 青引架豆一号 2008-06-17
- DB43/T 388-2008 用水定额 2008-03-14
- DB43/T 393-2008 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2008-04-15
- DB43/T 387-2008 豪猪规模养殖技术规范 2008-03-05
- DB63/T 725-2008 菠菜 青海菠菜一号 2008-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