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026-2012 柞蚕种茧质量

DB22/T 1026-2012 The quality of tussah silk seed cocoon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22/T 1026-2018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1026-2012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12-21
实施日期
201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7

备案号:36049-2013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026—2012

代替DB22/1026—2003

柞蚕种茧质量

Qualityoftussahseedcocoon

2012-12-21发布2013-01-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102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1026—2003《柞蚕种茧质量》。与DB22/1026—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引导语,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英文对应词(见3);

——增加了种茧死笼率指标,并分别给出春、秋种茧的优茧率、雌茧率、健蛹率、死笼率指标(见

规范性附录A);

——修改了种茧技术指标要求(见规范性附录A);

——增加了对秋蚕及二化一放柞蚕种千粒茧重的要求(见规范性附录A);

——修改了镜检的技术要求(见5.6);

——增加了抽样方法的规定(见6.2);

——修改了抽小样的数量要求(见6.2.1,6.2.2);

——增加了判定规则的要求(见6.5);

——增加了合格证签发的签字盖章规定(见7)。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园艺特产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兴友、李金志、包臣、韩建华、万军、郝大东、薛镇海、李凤芹、薛强。

——本标准DB22/1026—2003为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I

DB22/T1026—2012

柞蚕种茧质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柞蚕种茧质量指标和测试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境内生产和使用柞蚕种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625—2008柞蚕种质量

3术语和定义

DB22/1026—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DB22/1026—2003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柞蚕种茧tussahseedcocoon

按柞蚕良种繁育程序繁育的用于继代的柞蚕茧。

3.2

母种originalstrainofauthorizedrace

按良种繁育程序繁育的用于继代留种和繁育原种的蚕种。

3.3

原种parentrace

由母种繁育,用于繁育普通种的蚕种。

3.4

普通种commonrace

直接用于生产商品茧的蚕种。

3.5

优茧highqualitycocoon

指茧形端正、茧色茧层均匀、茧衣完整、封口紧密、薄厚适度的正常活蛹茧。

3.6

1

DB22/T1026—2012

劣茧inferiorcocoon

由不良环境或蚕体质病弱造成的,影响内在质量和羽化制种的非正常茧。

3.7

健蛹healthypupa

蛹形端正,翅被严密,无萎缩状态,颅顶板清澈透明,血淋巴清亮,脂肪体细腻饱满,无黄褐色渣

点,中肠紧缩呈塔状,膜色新鲜,发育正常的活蛹。

3.8

劣蛹inferiorpupa

脂肪体变色、半蜕皮、缩膛、畸形、死伤等。

3.9

弱蛹weakpupa

嫩蛹,渣点蛹,杠子蛹,秋茧和二化一放蚕茧中的发育蛹。

3.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