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796-2011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
GB/T 15796-2011 Rules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the wheat head blight(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Gibberella zeae(Schw.)Petch)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赤霉病病情调查与预测。
发布历史
-
1995年12月
-
2011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植物保护站
- 起草人:
- 姜玉英、曾娟、张芳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lCS65.020.01
B16
a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5796—2011
GB/T
15796--1995
代替GB/T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
Rulesforandforecastofthewheathead
monitoringblight
(Fusariumzeae(Schw.)Petch)
Schw./Gibberella
graminearum
201201
1-09-29发布
宰瞀鹘鬻瓣警糌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口‘1”
15796--2011
GIB/T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2
4菌源基数调查……………2
5病情系统调查……………3
6病情普查…………………3
7预测方法…………………4
8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小麦赤霉病………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影响赤霉病侵染小麦的关键生育期………………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小麦赤霉病模式报表……………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估计模型…………………1l
15796—2011
GB/T
刖昌
本标准代替GB/T15796--1995(麦类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与GB/T1579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次修订将原来的测报对象“麦类赤霉病”重新定名为“小麦赤霉病”,增加了预测方法的内容,
将原来的“测报调查规范”改为“测报技术规范”;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其中定义了病情严重度、病情指数、子囊壳成熟程度分级指标、子囊壳成
熟程度等小麦赤霉病测报调查中的重要术语和病情判别标准;
——修改了原标准中“病害流行程度划分标准”,改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并规定了各
级发生程度的病穗率和发病面积比率的具体指标;
——增加了华北、西北和东北等旱作地区的菌源基数调查内容;
——删除了“麦类生育期观察”的调查项目,将其具体内容并入病情调查;
——修改了病情系统调查,去掉“春麦区调查”的调查项目,将其具体内容分别并人“病情系统调查”
和“病情普查”项目中;
——删除了正文中分别出现的各调查项目表格,将其内容编成一系列完整的样表,并在该份样表中
加入了“小麦赤霉病年度发生情况统计表”和“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记载表”,作为规
范性附录;
——增加了稻麦轮作区和玉米、小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模式报表,作为规范性附录;
——增加了影响赤霉病侵染小麦的关键生育期,旨在规范判断赤霉病发病的关键因子,作为资料性
附录供各地参考借鉴;
——增加了关于赤霉病产量损失计算方法内容,作为资料性附录,供各地参考借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玉英、曾娟、张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7961995。
15796—2011
GB/T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标、子囊壳成熟度和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菌源基数调查、病情系统
调查、病情普查、预测方法及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赤霉病病情调查与预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levelofdisease
病情严重度severity
出现穗腐症状(或由秆腐引起的白穗症状)的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比例。
划分为5级:
0级:无病;
1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
2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1/2;
3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2~3/4;
4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
2.2
index
病情指数disease
病害发生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
按式(1)计算:
-一哿导娜。
式中:
卜一病情指数;
^,——各级严重度对应病穗数;
i——病情严重度各级值;
H——调查总穗数。
2.3
rateofthediseasedremnant
病残体带菌率perithecium-carrying
产生子囊壳的病残体丛(株)数占调查总丛(株)数的百分率。按式(2)计算加权平均病残体子囊壳
带菌率:
L一∑(£,×r)…………(2)
式中:
L——加权平均病残体带菌率,%;
£,——某一类型田子囊壳平均丛(株)带菌率,%;
r——该类型田所占面积比率,%。
2.4
of
level
子囊壳成熟度ripeningperithecium
室内镜检病残体子囊壳时,显微镜视野内大多数子囊壳所处的发育阶段,包括子囊壳是否成形和形
】
15796—2011
GB/T
状大小、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有无和形状等。共分4级:
0级:子囊壳形成,但无子囊和子囊孢子;
1级:子囊期,压破只见棍棒状和菊花状簇生子囊,未见子囊孢子;
2级:子囊孢子期,子囊孢子分隔清楚,或子囊内有明显可辨的子囊孢子I
3级:子囊孢子释放期,子囊壳体积大,易碎,内有大量子囊孢子,子囊壳表面常有灰色或粉红色
粉末。
2.5
index
子囊壳成熟指数peritheciumripening
产生成熟子囊壳的病残体数占镜检病残体总数的加权平均百分率。
按式(3)计算:D=帮×100
式中:
D——子囊壳成熟指数;
N,——各级子囊壳成熟度对应的病残体数,单位为根;
m——子囊壳成熟度级别;
N——镜检病残体总数,单位为根。
2.6
numberofinair
空中孢子捕捉量thesporecaught
孢子捕捉仪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3340-2018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空中接口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331-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无线网总体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337-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333-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332-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336-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基站设备测试方法 2018-12-21
- YD/T 3335-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基站设备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334-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 2018-12-21
- YD/T 3338-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2018-12-21
- YD/T 3339-2018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