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793-2022 桃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DB33/T 793-2022 Peach green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793-202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14
实施日期
2022-04-14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793—2022

代替DB33/T793—2010

桃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greencultivationofpeach

2022-03-14发布2022-04-14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793—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793—2010《水蜜桃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793—2010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园地选择和管理”“栽植、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见第5章、6.1、

6.2、6.3,2010年版第3章、4.1、4.2);

b)删除了“仓库”“废物与污染物收集设施”“排灌系统”“技术人员”“环境条件监测”“标

志标示”“投入品管理”“田间档案建立”和附录C1-10(见2010年版3.2、第5章、第7

章);

c)增加了“品种选择”“苗木选择”和“桃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图”(见5.2、5.3、附录C);

d)修改了病虫害防治内容,增加了桃枝枯病的内容(见6.4.1,2010年版4.3)。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湖州市农业科技

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惠娟、孙钧、殷益明、陈昆松、李斌、周慧芬、吴大军、王莉、姚莹、张林、

王朝丽。

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DB33/T793—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33/T793—2022

桃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的产地环境、建园、生产管理、灾害性天气防范与灾后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桃的绿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

准。

GB19175桃苗木

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产地的环境符合NY/T391的环境。

5建园

5.1园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在光照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肥沃,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远离污

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以排水良好的平地或坡度<5°的缓坡地为宜。

5.2品种选择

5.2.1早熟品种

可选择‘春蜜’‘春美’‘中桃8号’等。

5.2.2中熟品种

可选择‘湖景蜜露’‘新白凤’‘中桃5号’‘赤月’‘金霞油蟠’等。

5.2.3晚熟品种

1

DB33/T793—2022

可选择‘圆梦’‘玉露’‘白丽’‘晚湖景’‘锦绣’等。

5.2.4砧木

毛桃为主,宜采用筑波4号、筑波5号等专用抗性砧木。

5.3苗木选择

苗木符合GB19175的要求。

5.4定植

5.4.1时间

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栽植,以早为宜。

5.4.2密度

山地株行距(2米~3米)×4米。平地和滩地株行距为(3米~4米)×(4米~6米)。

5.4.3方法

挖好种植穴或定植沟,有机肥与土壤混匀。栽植前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然后在2%的石

灰液中蘸根2分钟。定植时深穴浅栽,苗木嫁接口背风,根颈部露出地面。

5.4.4定植后管理

栽后立即浇足水并定干。定干高度山地以40厘米~50厘米、平地以50厘米~60厘米为宜。

6生产管理

6.1土肥水管理

6.1.1土壤管理

宜生草栽培。结合秋施基肥(底肥)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6.1.2施肥管理

6.1.2.1基本要求

肥料使用按照NY/T394的规定执行。以土壤地力确定施肥量。减控化肥用量,在保障植物营养

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以农家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实行大量元

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5~0.7)∶1.2,化肥每亩(667平方

米)年折合纯量不超过45千克,其中氮肥折合纯量不超过15千克。肥料质量应满足GB38400的要求。

6.1.2.2基肥

基肥施入时间以秋季为宜,以有机肥为主,未结果幼龄树株施20千克~25千克,成龄树株施30

千克~50千克。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地面挖环状、放射状、穴状施肥沟施肥。

6.1.2.3追肥

2

DB33/T793—2022

在春季萌芽期追施高氮复合肥(N∶P2O5∶K2O=25∶5∶10),在果实第一次快速膨大期追施平

衡复合肥(N∶P2O5∶K2O=15∶15∶15),果实转色期(第二次快速膨大后期)追施高钾复合肥或硫

酸钾,施肥量应分别占全年施肥量的5%、10%和15%,施肥后及时浇水,果实采收后,中等偏弱树

势施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树势过旺不施。

6.1.2.4叶面肥

生长期如果叶片出现缺素症状,叶面可喷布中、微量元素水溶性叶面肥1次~2次,间隔10天。

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时兼施。

6.1.3水分管理

树体萌芽前、果实迅速膨大期、采后,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多雨时期或园内有积水时,保持沟

渠畅通,及时排水。

6.2整形修剪

6.2.1树形

6.2.1.1三主枝自然开心形

树干高40厘米~60厘米,选留3个长势一致、分布均匀的主枝,开张角度60°为宜,每主枝上

配置2个侧枝,侧枝上留枝组和结果枝。

6.2.1.2两主枝自然开心形

适用于宽行密株桃园,利于机械化操作。树干高40厘米~60厘米,留2个朝向行间的主枝,主

枝角度40°~45°。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或结果枝。

6.2.2修剪

6.2.2.1修剪时期

冬剪在12月至翌年2月进行;夏剪最少分两次进行,在5月中下旬一次、6月中下旬第二次。

6.2.2.2幼龄树(1年~3年树龄)

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冬剪配合选定树形,对骨干枝、延长枝适度短截,对非骨干枝

轻剪长放,提早结果,逐步培养各类结果枝组。夏季修剪以扩大树冠为主,采用抹芽、摘心、扭梢、

拿枝、剪梢、拉枝等方法。

6.2.2.3盛果期

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相结合,控制树冠上部和主枝背上旺枝。扭梢和疏除过密新梢的方法,保

证园内通风透光。冬季修剪要均衡主侧枝生长势、更新枝组,防止内堂空虚,结果部位外移,延长

枝应抬高角度;夏剪疏枝要留桩。

6.2.2.4衰老期

以更新为主,回缩修剪。对副主枝、侧枝轮换回缩;疏除过密和弱小结果枝组,促发下部和内

膛新枝,逐步培养新的结果枝组,复壮树冠。

6.3花果管理

3

DB33/T793—2022

6.3.1原则

对花量大、坐果率高的品种,前一年结果量多,树势较弱的树进行疏花,无花粉或者生理落果

严重的品种以疏果为宜,不宜疏花;疏果分次进行,早熟品种宜早疏。

6.3.2疏花

在花蕾期进行,先疏除发育不良、畸形的花蕾,再疏除枝条背上花蕾。

6.3.3辅助授粉

对花量少、坐果率低的品种,以及花期遭遇不良天气时,应及时进行人工授粉,授粉需注意避

开中午高温时间或阴雨天气。也可放蜂进行辅助授粉。

6.3.4疏果

第一次在幼果生理落果后,大约花后20天~30天。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第二次结合

定产按不同品种控制叶果比,在套袋前完成。留果量为:长果枝留3个~4个、中果枝2个~3个、

短果枝1个。采前落果严重的品种,留果量要比预定产量多出10%。

6.3.5套袋

对中晚熟品种进行套袋。果袋应选择韧性好、透气性好的专用果袋。一般使用单层袋。套袋前

喷施农药1次~2次,预防病虫害。农药不能用黄、黑色粉剂和乳油农药。不易着色的品种,采前5

天~10天拆袋。

6.4病虫害防治

6.4.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种类有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流胶病、枝枯病等;主要虫害种类

有红蜘蛛、桑白蚧、蚜虫、桃蛀螟、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病虫害周年防治历参见附录A。

6.4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