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5089-2005 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89-2005 Specifications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Digital Synchronization Network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5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
- 起草人:
- 梁郁、李寿喜
- 出版信息:
- 页数: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
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
���������������������������������
�������������������������������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
������������������������������������
�������������������������������
�������������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施行日期�����年�月�日
关于发布《数字同步网
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信部规〔��������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
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
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
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
��现将《数字同步网工程设汁规范》�编号���������������
发布,自����年�月�日起实行。原《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
�编号���������������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五年十月八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
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号�的要求,对原中华
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数字同步网工程设
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同步基准分配网路设计、同步网网管
系统设计、����设备安装设计等。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
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
��号,邮编���������
��原主编单位�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
��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梁郁、李寿喜
目次
�总则·������������������������������������������������������������������
�术语和符号············,····································⋯⋯�
�基准分配网路设计···········································⋯⋯�
���网络构成及等级································,··········一�
���同步网节点的设置,··························,·······⋯⋯�
���同步定时链路的组织·····、····························⋯⋯�
���同步基准传送··········································⋯⋯�
�������设备与����设备���信息的互通········⋯⋯��
���接口要求······························,················⋯⋯��
���定时基准的局内分配··································⋯⋯��
�同步网网管系统设计····················,··················⋯⋯��
���网管系统结构··········································⋯⋯��
���通信方式‘·············································⋯⋯��
���网管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
������设备安装设计··,··················,·········,·······,·⋯⋯��
��������设备的基本要求······························⋯⋯��
���设备布置及安装········································⋯⋯��
���布线要求··············································⋯⋯��
���电源与接地········,···································⋯⋯��
附录�同步节点时钟主要性能指标···············、······⋯⋯��
附录�同步设备����监控管理功能的基本要求·········⋯⋯��
附录�本规定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总则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扩建工程应在
充分考虑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参照本规范执行。
�����工程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设计的科学性、
公正性、合理性。
�����工程设计必须符合相关国家行业及技术标准规定。切合
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同步网工程设计应不仅保证平时同步网的质量,而且保证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特殊情况时的网路运行安全。并应考虑施工、
维护方便及机房的整齐美观。
�����工程设计应与通信网发展规划相适应,以近期业务需求为
主,兼顾业务发展需求,并尽量为工程的扩容、改造创造条件。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同步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人
网许可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通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设备
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本规范未涉及的部分可参照��������������《基于
���传送网的同步网技术要求》。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应在设计中充分
论证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术语和符号
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大楼综合定时供给设备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域基准钟
��������������������������������准同步数字体系
��������������������������全网基准钟
�������������������������������同步数字休系
��������������������������������同步网本地管理中心
���������������������������������同步网全网管理中心
��������������������������������同步网区域管理中心
��������������������������同步供给单元
������������������������������������同步供给单元一二级节点时钟
�����������������������������������。同步供给单兀一三级节点时钟
������������������������������同步状态信息
��������������������������������同步传送模块
��������������������������数据通信网
�������������������������电信管理网
�基准分配网路设计
�����������网络构成及等级
�����数字同步网采用分布式多基准钟控制的组网方式。以省、
自治区、直辖市划分同步区,每个同步区设立区域性基准钟����
同步区内主从同步。为保证同步网安全可靠性,全网范围内设立
若干套全网基准钟���,为全网提供保障同步基准。
�����数字同步网节点分为三级。一级节点采用一级基准时钟,
二级节点采用二级节点时钟,三级节点采用三级节点时钟。各级
同步节点设置于处于同步基准分配网络中不同等级地位的通信
楼内。
�����基于���传送网组建的同步网,其同步基准分配的主体
架构为分层定时平台的结构,网络结构宜满足图�����和如下原
则要求�
����省际���传送层的定时源是�������与省际���传送
层共同构成省际定时平台
����省内���传送层的定时源是���或������或���与
省内����传送层共同构成省内定时平台。
���,本地���传送层的定时源是二级节点时钟�二级节点时钟
与本地�����传送层共同构成本地定时平台。
����三级节点时钟及通信业务节点�交换中心、传输节点等�从
本地定时平台上获取同步信号。
�����在卫星定时系统可用的正常情况下,区域基准钟���的主用
基冶来源为卫星定时系统,备用基准来自����卫星定时系统不可用
时,���同步于������为全网提供同步基准的根本保证。
省际定时乎台
省内走时平台
本州定时平台
图�����数字同步网网络结构图
�����������同步网节点的设置
�����同步网各级节点的职能为�锁定跟踪同步基准信号,为下
级同步节点以及本节点所在通信楼内通信业务网元提供同步基准
的分配。
�����各级同步节点时钟的设置原则
����一级基准时钟
��一级基准时钟分为全网基准钟�����和区域基准钟�����。
����全网基准钟���������由自主运行的艳原子钟组组成,或
由艳原子钟组与卫星定位系统����和产域�������及其他定位
����
系统�组成。���是全网同步基准的根本保障����的设置应符合
以下原则�
������的设置数量及分布宜满足省际���传送层有来自
两个不同���的同步基准源。
������的设置数量及分布应有利于对全程全网漂动指标的
控制。
��—������应设置在省际传送层枢纽节点所在的通信搂内。
����区域基准钟���������由卫星定时系统����和�或
�������及其他定位系统,下同�和铆原子钟组成。它既能接收
卫星定位系统的同步,也能同步于�������是各省的同步基准
源。���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
������的设置数量及分布宜满足省内���传送层有来自
两个不同���的同步基准源。
��—原则上每个省设置两个����如该省已设有�个���,则
另设置�个����,地点选择在省际传送层与省内传送层交汇节点
所在的通信搂内。
����二级节点时钟��������
��二级节点时钟是各地市接收���同步基准源的同步节点。二
级节点时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
����二级节点时钟的设置数量及分布宜满足本地���传送层
有来自两个不同������的同步基准源。
����二级节点时钟设置地点选择在省内传送层与本地传送层交
汇节点所在的通信搂内。
����未设有���和���的省中心一级交换中心、地市二级交
换中心、以及本地网的汇接局所在通信楼内也可设置二级节点
时钟。
����三级节点时钟�������
��三级节点时钟由高稳晶体钟组成。三级节点时钟宜设置在本
地网端局以及传送层汇聚节点处所在通信楼。三级节点时钟的设
置应根据通信楼内业务节点发展、局房条件、本地定时平台上的
���系统叮提供的同步输出端口等因素综合考虑,要切实注意技
术经济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各级同步节点时钟的性能指标见附录��
����������同步定时链路的组织
�����同步节点的输人基准
����区域基准钟�����应有�路输人基准�
���路卫星信号,�路从省际定时平台获得的直接源自于不同的
���信号,其中也可以有一路来自其他的�����
����二级节点时钟的输人基准�
����设于省内和本地传送层交汇点处的二级节点时钟,至少应
接收�路从省内定时平台获得的直接源自于本省���基准信号�
如果���网路条件允许,还可再接收来自相邻省的其他���基准
信号〔
����设于其他通信楼内的二级节点时钟,至少应接收�路从本
地定时平台获得的直接源自于本省���基准信号,或源自于省内
和本地传送层交汇点处的二级节点时钟的基准信号。
���三级节点时钟的输人基准�
����三级节点时钟至少应有�路输人基准,接收�路从本地定
时平台获得的直接源自于二级节点时钟或本省���基准信号。
����三级节点时钟的输人信号也可以是经本地定时平台来的源
自于另一个三级节点时钟的基准信号。
�����极长定时链路的设计
����极长定时链路的设计应以����������的漂动指标分配
为原则。
����一级基准时钟源的定时信号经过若干段���链路及若干
��·�
个���节点到达末端,若链路中���节点数�和���网元数�
达到最大限定数即称该链路为极长定时链路。定时链路模型应符
合图�����要求。
�个���网元
第一个
第���个
、冷���网元
第�个
�个���网元
�����������图�����定时链路模型
����极长定时链路���节点数�限制为�网络正常情况下,以
���为基准源时,�二�,以���为基准源时,����
����极长定时链路���网元数�限制为��二���从始端到末
端全程串人的���网元数最多��个。
�������������������������������������·�
����设计的同步网网路中的任何一条定时链路都不能超过极长
定时链路。
���同步基准传送
�����数字同步网传送定时基准信号在有不同传输介质可供选
用时,其优先顺序应是地下光缆、架空光缆、数字微波。
�����同步网中同步基准信号的传送时钟必须从高于或等于本
级时钟的节点取得同步信号,严禁从低等级节点取得同步定时信
号。当有必要从相同等级的节点取得同步信号时,必须保证在任
何情况下不会形成定时环路。基于���传送的同步网必须按
���传送网的分层,从省际层、省内层、本地层单向逐层向下传送,
严禁上级同步节点跟踪下层网络的同步信号
�����利用���传送同步基准应遵从以下原则�
����必须采用���线路码流传送同步基准信号,由上游的���
复用设备的时钟经外同步口同步于通信楼内的���,中途���网
元均采用线路定时方式,下游的���复用设备从�����线路码
流中直接恢复出同步信号,经���终端设备的外同步口供给该楼
内的���作输人基准信号。
�������传送系统被同步的过程即是传送同步基准信号的过
程,两者不可分割。被选作为同步基准信号载体的���系统的同
步设计必须与同步网一致,���系统的同步来源的选定以及同步
定时方向等安排均应符合同步网的要求。
����用于传送同步基准的���系统同步设计,必须保证避免在
各种故障情况下�包括传输线路中断、���故障����系统失效等�
出现定时环路现象或时钟倒挂现象,并设法减少网路基准参考倒
换的影响。在实践中应针对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各���网元
节点的同步方式、导出定时的方式,以及���系统内同步状态信
息���的响应规则等做出具体的安排。
�������网元必须具有同步状态信息�����功能。���的网
元时钟性能应符合�����������定时功能和���功能应符合
工����������
�������传定时的网路模型和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条。
���为保证����同步传送的质量及可靠性,在选择���系统
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优先选择自愈能力强的���系统,先选环型系统、次选链
型系统�
����尽量选择传输距离短,中继节点少,可靠性高的���系统
�����利用���传送同步基准宜遵从的原则
��同步基准信号在���传送网上分层传送时,分为层间传送和
层内传送两种情况
����层间传送�层间传送必须首先满足本规范�����条“极长定
时链路的设计”要求。层间传送的定时连接方式可以有三种�①层
间串人同步节点时钟�②层间设备以�����支路连接�③层间设
备���网元外同步口相互连接。宜尽量采用方法①
���层内传送�层内传送是定时平台内的同步传送。���层网
的拓扑可以归纳为多环相接、多环嵌套及环唱结合的结构。层内
传送的定时安排宜符合如下原则。
����单环���系统�
��—应选择“环�两点”从环外同步源给���系统接人定时,
处于“环上两点”的环外同步源不宜再从该环获取定时。
��—“环上两点”���的外同步源对该���环可以是主备用
方式,也可以是分区主用�互为备用方式。主备用方式应符合图
�������要求�分区主用方式应符合图�������要求
二,“
图�������单环���系统传送同步方式一�同步接人源主、备方式�
图�������单环���系统传送同步方式二�同步接人源同时主用方式�
��
����环嵌套的���系统�每个���环的定时连接安排按照单
环���的方式进行。宜安排嵌套中的两个环在环路中的定时传
递方向正好相反。其方式宜符合图�������要求
一��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563-1994 乳化剂NP-10 1994-02-09
- SHS 04319-2004 GW3.5/2-N转鼓真空过滤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JB/T 7963.1-1997 金属切割带锯条 第一部分 定义和名词术语 1997-08-18
- GB/T 8038-1987 焦化甲苯中烃类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1987-06-30
- YS/T 556.9-2006 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金量的测定 2006-07-27
- HG/T 20570.24-1995 检流器的设置 1996-05-02
- HCRJ 029-1998 罗茨鼓风机 1998-05-27
- HB 5350.2-1986 熔模铸造模料热变形量测定方法 1986-03-11
- HG 29802-1991 电石产品能源消耗量和节约量的计算方法 1991-01-01
- MZ 004-1993 支条式脊柱矫形器 199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