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668-2017 菊米生产技术规程
DB33/T 668-2017 Chrysanthemum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30
B3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668—2017
菊米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hrysanthemumbudproduction
2017-12-18发布2018-01-18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66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DB33/T668.1-2007《无公害菊米第1部分:产地环境》和DB33/T668.2-2007《无公害
菊米第2部分:栽培与加工》。本标准以DB33/T668.2-2007为主,整合了DB33/T668.1-2007的部分内
容,与DB33/T668.2-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3,2007年版的3);
——修改了基地要求(见4.1和4.2,2007年版的6.1);
——增加了苗床有机肥使用(见5.4);
——修改了肥料使用(见6.4,2007年版的6.5.4);
——修改了化学防治要求(见7.5,2007年版的7.6);
——增加了机械采摘技术(见8.2);
——增加了采后田园管理(见8.4);
——修改了人员、场所和设备要求(见9.1和9.2,2007年版的9.1);
——修改了烘干技术(见9.3.5,2007年版的9.2.4);
——增加了生产记录(见11);
——增加了质量安全要求(见附录A);
——增加了菊米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见附录B)。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遂昌华昊特产有限公司、遂昌县农业局、浙江石练菊米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声敢、赵学平、王陈华、朱金星、王京文、虞冰、蓝章铭、巫秋炎、王强、
柳新菊、安雪花、吕露、杨桂玲。
本标准为首次修订。
I
DB33/T668—2017
菊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菊米的术语和定义、基地要求、育苗、大田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地初加工、
质量安全、生产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菊米的生产与产地初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3/T965控制作物连作障碍的土壤处理技术规范
3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菊米
菊科植物甘菊[学名: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a(Fisch.exTrautv.)Lingetshin]的干燥
头状花序。秋、冬二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微火炒后干燥或杀青干燥。
3.2
蕾底
1
DB33/T668—2017
经开水冲泡后的花蕾状态。
3.3
针梳式菊米采摘器
一种菊米采摘器,包括一敞口容器,所述容器的前侧壁上开有缺口,所述缺口处并排设有一组耙杆,
耙杆之间的间隙与菊米的大小相匹配。
4基地要求
4.1产地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应符合GB3095的要求。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土壤环境质
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
4.2基地选择
选择耕层深厚、地力肥沃、质地砂壤、排灌方便、远离污染的平地或缓坡地。提倡轮作倒茬或水旱
轮作,连作田块种植前可参照DB33/T965进行土壤消毒。
5育苗
5.1品种选择
宜选用当地传统地方品种,或经选育鉴定(认定)的优良品种。
5.2育苗材料
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按10cm~15cm长度剪取枝条。提倡使用脱毒健康种苗。
5.3苗圃选择
宜选择地势较平坦,肥沃且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地块。
5.4苗床准备
结合深耕,每亩(667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kg或符合NY525要求的有机肥400kg。按畦面宽
110cm~120cm、畦高20cm、沟宽30cm整出扦插苗床,四周建排水沟。
5.5育苗扦插
春插在4月中下旬进行,密度5万株/亩(667m2)~6万株/亩(667m2);秋插在11月中下旬进行,
密度8万株/亩(667m2)~10万株/亩(667m2)。深度为枝条的1/3,插后压实浇透水。提倡春插。
5.6苗圃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适时浇水。成活后及时追肥,以浇施为主,浓度控制在0.2%以下。人工除草1次~
2次。秋插苗床应搭小拱棚覆膜保温,翌年3月后,晴天练苗3次~4次。
2
DB33/T668—2017
5.7菊苗出圃
选择健壮无病虫,苗高15cm~25cm,具2个~3个分枝的菊苗出圃。春插菊苗一般在6月中下旬出
圃,秋插菊苗一般在4月上旬出圃。起苗移栽时苗床要先浇透水。
6大田栽培
6.1整地作畦
根据茬口安排,冬前深翻冻垡或夏季前茬收后立即深翻晒垡,耕深25cm~30cm。平地于移栽前2
天~3天,将土壤耙细耙匀、作畦,畦宽100cm~150cm,畦高20cm~25cm,沟宽30cm。缓坡地宜按每
行大于1.5m标准做水平带,内做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
6.2移栽定植
宜选择雨后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如遇少雨天气,土壤不够湿润时需浇定根水。
6.3定植密度
土壤肥力高的田块宜适当稀植,单行,株距35cm~40cm,每穴2株~3株。土壤肥力低的田块宜适
当密植,双行,株距25cm~30cm,,每穴3株~4株。
6.4肥料使用
6.4.1施肥原则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NY/T496的规定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防止偏
施重施氮肥。
6.4.2基肥
结合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亩(667m2)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kg~2500kg、符合NY525要求的有
机肥1000kg或饼肥200kg。
6.4.3追肥
栽后每隔10天~15天施1次分枝肥,每次用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5kg。打顶时,
22
结合除草每亩(667m)施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15kg。9月中旬现蕾期每亩(667m)
施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10kg,并看苗情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6.5水分管理
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停水干。干旱时浇水保苗,现蕾期注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6.6中耕除草与培土
移栽后20天~25天,中耕除草并培土5cm~7cm。后期视杂草生长及危害程度,适时除草。有条件
的地方可铺草或地膜覆盖。
6.7摘心打顶
3
DB33/T668—2017
苗高30cm时,开始摘心打顶,以后视生长情况适时进行,7月上旬前完成。后期长势过旺时,可于
8月中旬进行3次~5次修剪,修剪以圆弧形为宜。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
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
7.2农业防治
提倡轮作,实行间作,合理密植,科学灌溉,平衡施肥,培育壮苗,及时中耕除草和清除病叶、挖
除病株等。
7.3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等诱杀害虫。
7.4生物防治
利用信息素等诱杀害虫。使用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防治根腐病和叶枯病。
7.5化学防治
农药的安全使用按NY/T1276的规定执行。根据防治对象,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
先选用NY/T393中允许使用的脂溶性农药,现蕾后不得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高水溶性农药。适期用药,
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选择适宜药械和施药方法,严格执行安全
间隔期,注意农药轮换使用。
8采收
8.1采收时间
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分批采收。
8.2采收要求
选择含苞未放的花蕾进行采收,采大留小,分批采摘。提倡用针梳式菊米采摘器等机械进行采摘。
注意保持菊米完整,不夹带杂物。
8.3新鲜菊米贮存运输
采摘时,用清洁、通风良好的竹筐等容器盛放菊米。采收后,及时运抵加工场所摊晾。运输工具清
洁、干燥,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合存放、运输。在装卸运输中轻装轻放,避免散落、损
伤。
8.4采后田园管理
4
DB33/T668—2017
采收结束后,剪取部分健壮茎枝作秋季育苗插穗。保留部分优质健壮茎枝割除后的宿根,浅耕除草
并覆土2cm~3cm,待翌年新苗萌发生长后用于春插苗插穗。及时清除其余茎枝和宿根等,并带出园外
集中处理。
9产地初加工
9.1人员要求
9.1.1上岗前和每年度应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9.1.2上岗前应经过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
9.1.3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加工场所应洗手、更衣。加工、包装场所不允许吸烟和随地吐痰。
9.2场所、设备要求
9.2.1加工场所应宽敞、干净、无污染、无异味,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它杂物,要有防尘、防虫、防
畜措施。加工场所、加工设备等在菊米加工前应全面清洁一次。
9.2.2应有足够的摊晾菊米的器具,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菊米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宜使用竹子、藤条、
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或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器具,所有器具应清洗干净后使用。
9.2.3加工设备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加工前应进行检修,各部件加油不应外溢。
9.3加工工艺
9.3.1摊青
将采收的新鲜菊米薄摊,厚度3cm~5cm,摊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T 565.1-2013 文蛤 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2013-12-31
- DB33/T 525.1-20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苗木培育 2013-12-19
- DB33/T 925-2014 小件快运业务信息交换规范 2014-06-04
- DB33/T 628.3-2013 交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第3部分:航道工程 2013-12-31
- DB33/T 386-2013 内河航道工程质量检验规范 2013-12-31
- DB33/T 924-2014 道路货物运输业务信息交换规范 2014-06-04
- DB33/T 458.1-2013 泥蚶 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2013-12-31
- DB33/T 393-2013 实木地板用材名称标识规范 2013-12-19
- DB33/T 382-2013 延胡索生产技术规程 2013-12-19
- DB33/T 504.1-2013 缢蛏 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