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3
2201
长春市地方标准
DB2201/T39—2023
东大梅花鹿
Sikadeerofdongda
2023-04-27发布2023-05-01实施
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201/T3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市东大鹿业有限公司、长春市颂祥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来明、陈琦、权心娇、段景玲、姜涛、田贺实、张鸿、赵春梅、王雨千、张
宇、陈言亮。
I
DB2201/T39—2023
东大梅花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东大梅花鹿的品种来源与分布、体貌特征、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产茸性能。
本文件适用于东大梅花鹿品种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179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东大梅花鹿sikadeerofdongda
以吉林梅花鹿为育种素材,采用群体继代选育经基础群闭锁繁育、种群扩繁、精选提高培育而成梅
花鹿品种。
锯别sawing
公鹿出生后生长的第一付茸称为毛桃茸(一般在一周岁时),毛桃茸脱落后再生长的鹿茸称为头锯
茸或一锯茸(一般在二周岁时),此时的公鹿也称为头锯鹿或一锯鹿,第四年(三周岁)脱角后生长的鹿茸
称为二锯茸,此时的公鹿称为二锯鹿,依此类推。亦即周岁减1为锯别。
4来源与分布
由长春市东大鹿业有限公司以吉林梅花鹿为育种素材经过近20余年的系统培育,于2019年4月
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梅花鹿培育新品种《(农17)新品种证字第10号》。中心产区为
吉林省长春市,在我国梅花鹿主要养殖区均有分布。
5体貌特征
5.1体貌特征
见表1。
2
DB2201/T39—2023
表1体貌特征
体貌特征
性别公母
毛色夏毛多呈无背线的棕红色,斑点大且分布较匀称,臀斑明显,喉斑呈灰
白色。冬毛灰褐色。茸皮多为杏黄色。
茸角鹿茸上冲,角基小,茸主干长、圆,眉枝短粗,弯曲较小。
体型中等偏小
头部头稍短,额宽平,高鼻梁,目光温额宽
和,角柄端正
颈部短粗
胸部宽深
腹部腹围大,背腰平直腹围大
臀部—臀宽
四肢粗壮端正
蹄部坚实
5.2公鹿母鹿体貌特征图
见图A.1和A.2。
6繁殖性能
6.1母鹿性成熟期16月龄~18月龄,初配月龄17月龄~18月龄,发情周期14天~20天,妊娠期230
天~240天。公鹿性成熟月龄17月龄~18月龄,初配月龄28月龄。
6.2种公鹿利用平均年限为8年,母鹿为10年。
7生长性能
东大梅花鹿生长性能见表2。生长性能按照NY/T1179的方法进行测量。
表2东大梅花鹿生长性能
初生仔鹿育成鹿成年鹿
项目
公母公母公母
体重(kg)≥5.14.794.653.6105.670.3
体高(cm)≥50.048.693.168.096.373.8
体长(cm)≥35.535.193.577.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612-1999 甜菜杂交种 张甜201 1999-12-21
- DB62/T 625-1999 树木容器育苗技术标准 1999-12-21
- DB62/T 620-1999 辣椒品种 安宁羊角 1999-12-21
- DB62/T 637-1999 桑蚕纸板方格簇上簇技术规程 1999-12-21
- DB63/T 353-1999 高原大豆1号品种标准 1999-12-24
- DB62/T 609-1999 油菜品种 华协1号 1999-12-21
- DB62/T 638-1999 桑蚕丝茧育防病消毒技术规程 1999-12-21
- DB62/T 610-1999 蚕豆品种 临蚕4号 1999-12-21
- DB62/T 633-1999 农村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 1999-12-21
- DB62/T 616-1999 番茄杂交种 陇番9号 199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