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403-2023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法)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DB41/T 2403-2023 Water quality biotoxicity monitoring (luminous bacterial metho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rinking water sources online monitoring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2403-2023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4-28
实施日期
2023-07-27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

CCSZ1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403—2023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法)

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2023-04-28发布2023-07-27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40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系统构成............................................................................2

6系统要求............................................................................2

7数据管理............................................................................3

8运行维护............................................................................4

附录A(资料性)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系统性能检验方法.......................................6

I

DB41/T24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生态环境技术中心、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洁、王婧、李哲、李明、陈海燕、刘驰、朱岩岩、张兰真、吴红英、赵颖。

II

DB41/T2403—2023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法)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法)在线监测系统构成、系统要求、数据管理、

运行维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以发光细菌为受试生物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441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发光细菌

在新陈代谢中,能产生发光物质的一类细菌,其发光强度与毒性物质浓度、毒性大小呈负相关性。

3.2

生物毒性

物质对生物的有害程度,以水样对发光细菌的发光抑制率来表征。

3.3

相对发光度(RLI)

加入待测样品的受试发光细菌发光度与对照发光度的比值。

3.4

发光抑制率

在规定条件下,待测样品与受试发光细菌接触后,发光细菌的发光度所降低的百分比。

3.5

半数效应浓度(EC50)

引起发光细菌半数出现发光抑制效应的毒性物质浓度。

3.6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

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采用测试期间总运行时间与故障次数的比值进行计算。

3.7

零点漂移

采用零点校正液为样品连续测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示值在一定时间内基于初始零值的最大变化幅度

相对于量程的百分比。

1

DB41/T2403—2023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RLI:相对发光度(relativelightindex)

EC50:半数效应浓度(50%ofeffectiveconcentration)

MTBF: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

5系统构成

5.1基本单元

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系统由采配水单元、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数据传输单元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

见图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