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444-2003 蚕豆青海11号品种

DB63/T 444-2003 Soybean variety Qinghai No. 11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444-2003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07-01
实施日期
2003-10-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蚕豆青海11号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对其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蚕豆青海11号品种,可作为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起草人:
刘玉皎袁名宜王志远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13863-2003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444—203

蚕豆青海11号

2003-06-28发布2003-10-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444—203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皎袁名宜王志远

I

DB63/444—203

蚕豆青海11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蚕豆青海11号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对其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

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蚕豆青海11号品种,可作为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和种

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2技术内容

2.1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0年以72—45为母本,新西兰为父本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

原代号95—020,属ViciafabaVarmajor变种2003年1月22日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

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海11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167号。

2.2特征特性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2.2.1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主茎绿色、方型。主茎粗0.80±0.02厘米,株高146.00±1.42厘米,主

茎节数18.00±0.28节,节间长度5.20±0.11厘米。单株有效分枝1.50±0.19个,有效分枝率98.00%。

初生叶卵圆形、绿色;托叶浅绿色。开花期中部叶长椭圆形,主茎第四层复叶的小叶长6.30±0.15厘米,

宽3.10±0.12厘米,复叶平均小叶数3.80±0.16片。叶姿上举,株型紧凑。

2.2.2花荚性状

总状花序,主茎始花节5.10±0.35节,始花节高15.80±0.53厘米;终花节12.80±0.1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