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223-2015 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监测技术规程

DB11/T 1223-2015 DB11/T 1223-2015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power consump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页数:4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223-2015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7-15
实施日期
2015-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1223-2015

备案号:J×-201×

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forLarge

PublicBuildings

2015-07-08发布2015-11-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

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forLarge

PublicBuildings

编号:DB11/T1223-2015

备案号:J×-201×

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办公室

批准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015年11月01日

2015北京

前言

本规程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京质监标发〔2012〕20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中国建

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总结北京市用电分项监测工程的实施经验,参考全国相关工程

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北京市建筑类型和用能特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信息采集、5用电分项监

测系统技术要求、6施工、调试及验收、7运行维护、附录A建筑基本信息表、附录B建

筑类型划分信息表、附录C配电系统信息表、附录D电能表安装一览表、附录E能耗数据编

码、附录F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表、附录G监测系统软件功能测试大纲、附录H身份认证

和数据加密传输过程、附录J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工作。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

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办公室

本规程参编单位: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铭基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东方广场有限公司东方君悦大酒店分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田桂清贾琨王虹王良平魏铮牛利敏李聪王碧玲朱华伟

曹勇刘辉胡登峰李超孙博袁扬吕志伟张建奇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吴德绳魏东赵添王麟琨寇捷路小北李强

目次

1总则...............................................................7

2术语...............................................................8

3基本规定............................................................9

4建筑信息采集.......................................................10

4.1一般规定............................................................10

4.2建筑信息............................................................10

5用电分项监测系统技术要求...........................................11

5.1一般规定............................................................11

5.2通信网络要求........................................................12

5.3设备要求............................................................12

5.4用电分项监测软件要求................................................13

6施工、调试及验收...................................................14

6.1一般规定............................................................14

6.2施工、调试要求......................................................14

6.3用电分项监测系统数据验证............................................15

6.4验收................................................................15

7运行维护...........................................................17

7.1一般规定............................................................17

7.2楼宇内设备运行维护..................................................17

7.3用电分项监测软件运行维护............................................17

附录A建筑基本信息表......................................................18

附录B建筑类型划分信息表..................................................20

附录C配电系统信息表.......................................................22

附录D电能表安装一览表.....................................................24

附录E能耗数据编码.........................................................25

附件F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表...............................................30

附录G监测系统软件功能测试大纲.............................................31

附录H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传输过程...........................................35

附录J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37

本规程用词说明.............................................................38

引用标准名录..............................................................39

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7

2Terms................................................................................................................................8

3BasicRequirement..........................................................................................................9

4BuildingInformationCollection..................................................................................10

4.1GeneralRequirement......................................................................................................10

4.2BuildingInformation......................................................................................................10

5Techenicalrequirementsof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System.11

5.1GeneralRequirement......................................................................................................11

5.2CommunicationNetworkRequirement..........................................................................12

5.3DeviceRequirement........................................................................................................12

5.4Softwarerequirementsof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System..............13

6ConstructionDebugingandAcceptance.....................................................................14

6.1GeneralRequirement......................................................................................................14

6.2ConstructionandDebugingRequirement.......................................................................14

6.3DataVerificationof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System.......................15

6.4AcceptanceContents.......................................................................................................15

7OperationandMaintenance........................................................................................17

7.1GeneralRequirement......................................................................................................17

7.2OperationandMaintenanceTheDeviceInsidetheBuilding..........................................17

7.3OperationandMaintenancetheSoftwareof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

System.............................................................................................................................17

AppendixABuildingBasicInformationSheet...........................................................................18

AppendixBBuidingTypeClassificationInformationSheet....................................................20

AppendixCPowerDistributionSystemInformationSheet..................................................22

AppendixDElectricEnergyMeterInstallationList..............................................................24

AppendixEEnergyDataCoding................................................................................................25

AppendixFAcceptanceSheetof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inBuildings..30

AppendixGMonitoringSystemsoftewarefunctionTestingOutline........................................31

AppendixHIdentityAuthenticationandDataEncryptionTransmittingProcedure............35

AppendixJBeijingMunicipalAdministrativeDivisionCode..................................................37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38

ListofQuotedStandards.............................................................................................................39

6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实现建筑用电

数据实时采集、准确传输、有效储存和科学处理,指导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监测系统设

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维护,实现大型公共建筑的合理高效用能,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用电分项监测系统的

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维护。不适用于电力贸易结算和计费。

1.0.3在进行用电分项监测系统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维护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

2术语

2.0.1大型公共建筑LargePublicBuildings

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公共建筑。按照主要使用功能的不同,公共建筑

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宾馆饭店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医疗卫生建筑,

体育馆类,综合建筑,其他建筑。

2.0.2用电分项监测系统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System

在大型公共建筑内安装用电分项监测装置,通过实时采集数据,具有在线监测和动态

分析功能的软件和硬件总称。

2.0.3用电分项监测软件SubitemElectricConsumptionMonitoringSoftware

采集并存储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用电数据,并对管理区内的用电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展示、发布、报警的软件。

2.0.4普通电能表OrdinaryElectricEnergyMeter

本规程专指具有监测有功电能和有功功率或电流的功能的电表,由测量、数据处理、

显示等单元组成,可储存和输出数据,具有标准通信接口。

2.0.5多功能电能表MultifunctionElectricEnergyMeter

本规程专指除具有普通电能表的功能外,还具有分时、测量最大需量和谐波总量等其

他电能参数的监测功能的电表。

2.0.6电能监测装置ElectricEnergyMonitoringDevice

本规程专指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等为监测电能所需的监测器具和辅

助设备的总称。

8

3基本规定

3.0.1建筑用电分项监测系统应全面、准确、合理、客观地反映建筑实际运行情况。

3.0.2建筑用电分项监测系统中应采集的建筑信息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建筑类型划分信息

和配电系统信息,采集的信息应便于对建筑用电的归类、统计和分析。

3.0.3建筑消耗的电能应根据功能用途进行自动实时分项监测,用电分项监测软件应具有

能耗分析、对比和报警等功能。

3.0.4建筑用电分项监测系统自动按照不同用途将建筑用电分为照明插座、空调、动力、

特殊四类分项用电,对各分项用电类别可进一步细分为一级子项和二级子项。

9

4建筑信息采集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信息采集应包括基本功能区和特殊区信息,应便于对建筑分类进行判定并利于

对电能消耗进行统计分析。

4.1.2采集的建筑信息应与该建筑所消耗的电能相对应,应能反应该建筑真实的耗电状

况。

4.2建筑信息

4.2.1建筑信息可人工录入用电分项监测系统,应按照附录A建筑基本信息表、附录B

建筑类型划分信息表和附录C配电系统信息表的内容分别填写。单体建筑的建筑信息需填

写表A.1、表B.1、表C.1、表C.2和表C.3;建筑群的建筑基本信息需填写表A.2、表A.3、

表B.2、表C.1、表C.2和表C.3。建筑群

4.2.2建筑的功能区分类可按照附录B中表B-3的内容进行划分。

4.2.3当建筑中存在餐饮娱乐区域及面积超过30m2的数据机房等用电时间长、电能消耗

大的特殊功能区或设备时,应在附录A的附加项中予以说明。

10

5用电分项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用电分项监测系统应对电能消耗大、常年连续运行的设备或回路重点监测,在紧急

状态下启用或短时运行的设备或回路可不实施动态监测。

5.1.2不实施动态监测的设备或回路,应实地调查运行时间和耗电量,作为修正值纳入用

电分项监测系统。

5.1.3数量大、运行规律稳定的配电回路或设备,可采用部分计量或间接计量的方式获取

耗电数据。

5.1.4应充分利用现有配电设施和低压配电监测系统,结合现场实际合理设计分项监测系

统所需要的电能表、监测表箱和数据采集器的数量及安放位置。

5.1.5应对建筑长期稳定的外供电回路进行动态监测。

5.1.6应对电能消耗大、常年运行的混合回路进行拆分,并根据系统情况合理设置电能表,

对不同功能的主要用电设备名称、功率、运行时间进行标注。

5.1.7设计方案和图纸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电分项监测系统实施单位应提供设计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建筑类

型划分信息、低压配电系统信息、低压配电出线回路一览表、软件功能说明、间接计量和混

合回路拆分计算公式。

2用电分项监测系统实施单位应提供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说明: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范围、改造前后监测系统状况、电能表和设

备选用说明;

2)配电系统原理图;

3)传输网络原理图;

4)配电设备和监测系统设备布置图;

5)低压配电系统电能表安装位置一次线示意图:图中应含有出线开关额定容量、

互感器变比、供电回路名称、电能表位置及编号等内容;

6)表箱内电能表的安装布置、数据采集器传输接线图;

7)电能表接线原理图、低压柜端子布置图;

8)电缆清册:包括供给电能表的电压、电流回路线缆以及信号传输线缆;

9)设备材料表:监测系统所需的电能表、表箱、互感器、数据采集器及所有安装

11

所需材料;

10)安装电能表一览表,见附录D。

5.1.8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既有建筑在进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时,应调研建筑和重要用电系统概况,以变

配电相关技术资料、现状条件及业主提出的设计要求为基础,结合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

程、规范及标准进行方案设计;

2应根据不同功能建筑的用电回路、重点耗电设备设计采集点;

3在变压器退出运行时,用电监测系统应能准确监测运行电量。

5.1.9应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并采用规范的编码规则标识数据采集点。编码规则见附录E。

5.1.10数据采集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数据采集器宜设置在配电室或变电所内,并预留网络传输接口;

2数据采集器应支持现场和远程进行配置、调试和故障诊断的功能。

5.2通信网络要求

5.2.1传输系统由电能监测装置与数据采集器之间的传输网络和数据采集器与用电分项

监测系统管理上位机之间的传输网络构成。

5.2.2电能监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器之间应采用标准的、开放的各种有线或无线通讯接口。

5.2.3数据采集器与用电分项监测系统管理上位机之间应采用基于TCP/IP协议承载的有

线或者无线方式进行连接。

5.2.4应对数据采集器上传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和不同数据中心之间互传的数据进行身份

认证和加密处理,其过程见附录H。

5.3设备要求

5.3.1一般规定

1电能表和数据采集器的工作电源应可靠,应在正常供电和设备检修期间仍能正常工

作;

2应采用低功耗的电能表和数据采集器。

5.3.2电能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能表的精确度等级应不低于1.0级;

2普通电能表应具有计量和监测三相(单相)有功电能的功能;

3多功能电能表应具有计量和监测三相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

最大需量、总谐波含量的功能,也可根据管理需要选择不同功能;

12

4具有数据远传功能,采用标准的、开放的通信协议。

5.3.3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闭式电流互感器的精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5级;

2开口式电流互感器的精确度等级应不低于1.0级。

5.3.4数据采集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具备2个通信口,1个本地调试端口,4个与监测装置进行本地数据交换的总线

接口,每条总线可连接32台监测装置,通信波特率应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与稳定。

2通信及通信协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电能表的通信接口应符合《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中

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或《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GB/T19582的规定,或符合其他标准的、开放的通信协议;

2)可优先采用以太网、GPRS、ADSL、CDMA等方式远程传输用电数据;

3)采集器与用电分项监测软件之间的通信应采用TCP/IP协议。

3数据采集应包括下列功能:

1)应支持根据用电分项监测系统管理上位机命令采集和主动定时采集两种数据

采集模式,且定时采集周期可灵活设置;

2)应具有网络故障时断点续传功能,网络恢复正常时应及时续传电能消耗数据;

3)无法正常采集电能表数据时应及时上传故障信息;

4)与用电分项监测系统管理上位机通信出现故障后,应在通信恢复时及时上报故

障信息至用电监测系统;

5)采集器内数据应至少保存30天。

5.4用电分项监测软件基本要求

5.4.1用电分项监测软件应具有数据展示、分析、对比和报警功能。

5.4.2用电分项监测软件应具有报警功能,并对下列事件进行报警:

1能针对网络传输故障、电表和采集器故障进行报警;

2能针对数据畸变、三相负荷不平衡、功率因数过低等异常数据进行报警;

3应能区分实际采样值报警上下限并能够自动上传超限报警信息;

4能通过邮件、短信等多种方式将报警信息分发给对应的责任人员;

13

6施工、调试及验收

6.1一般规定

6.1.1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6.1.2施工前技术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勘查施工现场,明确系统施工范围和特点。

2落实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的专用工具和检测仪器。

6.1.3对系统中使用的监测装置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产品外观和装箱清单、合格证、技术说明书;

2监测装置安装前,应按系统设计要求校核监测装置的相关参数。

6.1.4施工安全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有关要求执行。

2对于需要停电操作的设备与线路,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禁止违章操作,

保证施工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6.1.5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及验收。

6.2施工、调试要求

6.2.1电流互感器安装应平稳、牢固,盘、柜内二次回路导线不应有接头;同一组的电流

互感器的制造厂、型号、额定电流变比、精度等级和二次容量均应相同;电流互感器进线

端的极性符号应一致;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施工工艺,安装

完成后应能保证不降低互感器的精度等级,并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的相关规定。

6.2.2电能表和采集器应根据现场条件安装在电能表箱或控制箱内,应布线整齐安装牢

固。电能表通信总线应采用专用通信线。

6.2.3调试人员应由施工单位、设备供货商和用电分项监测系统软件的技术人员组成。

6.2.4采集器厂商、用电分项监测系统应配备现场调试软件,实现现场模拟传输。

6.2.5电能表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定接线正确,电流互感器无开路现象;

2按电能表说明书设置电能表的互感器变比、设备通信地址;

3校验电压、电流参数的正确性;

14

4记录各电能表设置信息、回路编号。

6.2.6采集器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认采集器供电及通信总线接线准确;

2设置采集器IP地址及通信功能;

3逐一接入电能表通信线,保证各电能表数据编码的唯一性;

4测试各电能表与采集器的通信功能;

5检查采集器各电能表数据与现场数据的一致性,检查在线监测、报警功能的正确性;

6记录各电能表数据编码。

6.2.7数据发送/接收功能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通信网络,应顺畅无误。

2现场调试人员和用电分项监测系统软件技术人员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互相发送数

据和指令,确认上传数据和下发指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上传数据包括设计要求的所有耗电数据及报警信息。

6.3用电分项监测系统数据验证

6.3.1调试完成后,应由调试各方对主要用电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

6.3.2数据验证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个变压器出线总电能表数值与所带各支路电能表汇总值之和之间的误差应在合

理范围内;

2根据现场条件对重点用能回路或设备电能表的数据与检测仪器测量数据比对验证;

3应将附录C中变压器退出运行时间周期、设备/回路额定总功率和总耗电量作为预

警和报警判断条件,保证数据合理性。

6.3.3数据验证结果应汇总,作为验收材料存档。

6.4验收

6.4.1用电分项监测系统验收根据工程进度分为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用电分项监测软

件验收。应按照附录F填写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表,并将该验收表作为用电分项监测软

件验收的基本条件。

6.4.2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验收条件

15

1)完成楼宇分项监测装置安装;

2)监测装置在现场条件下运行1周以上。对于用能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的监测装

置,可独立验收;

3)设计、施工资料齐全。

2验收内容

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应着重验收监测装置安装的合理性、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楼宇能

耗数据采集准确性,填写完成附录F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表。由设计、施工、业主、监

理单位组织验收。

6.4.3用电分项监测软件及系统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验收条件

1)完成全部楼宇分项监测工程验收。

2)软件设计文档、操作说明书等文档资料齐全。

2验收内容

软件系统功能设置的正确性、完整性,数据上报的准确性、稳定性,填写附录G监测

系统软件功能测试大纲。由设计、施工、业主、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6.4.4验收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对暂不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应填写情况说明。完整

填写附录F和附录G,作为验收合格的资料存档。

16

7运行维护

7.1一般规定

7.1.1用电分项监测系统管理方应配置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管理。

7.1.2用电分项监测系统在运行前应建立保障制度,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分项监

测系统日常维护和监管制度、监测设备和网络设备管理制度等。

7.1.3应及时查看各个楼宇的设备报警信息,并及时与各楼宇负责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核

实。

7.1.4数据出现不合理的激增或数据长时间没有变化时应及时与楼宇负责管理人员沟通,

核实出现问题的原因。

7.2楼宇内设备运行维护

7.2.1应每日巡视电能表及采集器工作状况,有无报警信息。

7.2.2制定对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进行比对校验计划,核对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7.2.3被监测的支路功能发生变化、建筑功能发生改变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7.2.4故障电能表更换时,故障电能表累计电量应作为新表的基数值。

7.3用电分项监测软件运行维护

7.3.1定期检查各种服务器和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运行情况。

7.3.2应做好操作系统、数据库、入侵检测、杀毒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升级维护,每月对数

据库进行备份。

17

附录A建筑基本信息表

表A.1单体建筑基本信息

序号122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空调采暖

建筑建筑空调采暖窗框

建筑建筑竣工地下地上层建筑类体型结构外墙外墙外窗玻璃附加附加

项目高度总面面积面积系统系统材料

名称地址日期层数数型系数形式形式保温类型类型项1项2

m积m2m2m2形式形式类型

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