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31-2003 中华绒螯蟹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DB34/T 331-2003 Chinese crab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331-2021 |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31-200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05-22
实施日期
2003-05-22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俗称河蟹,以下简称河蟹)病害预防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养殖河蟹的病害防治,稻田养殖河蟹、湖泊围栏养殖河蟹也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起草人:
孙德祥、奚业文、王永东、董星宇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31—2003

中华绒螯蟹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2003-05-22发布2003-05-22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31—200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总则................................................................................1

4常见病的防治方法....................................................................2

I

DB34/T331—2003

前言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sensis)是深受人们青睐的名贵水产品,由于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不科学

的养殖方式等原因,其病害日益严重,为提高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的养殖效益、生产无公害河

蟹,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根据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规范了河蟹病害防治的的

原则和一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养殖河蟹的病害防治,稻田、湖泊围栏养殖河蟹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孙德祥、奚业文、王永东、董星宇。

II

DB34/T331—2003

中华绒螯蟹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sensis)(俗称河蟹,以下简称河蟹)病害预防和治疗的

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养殖河蟹的病害防治,稻田养殖河蟹、湖泊围栏养殖河蟹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4/T—243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

GB/T11777鲢

GB/T11778鳙

3总则

3.1一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药物的使用执行NY5071-2002的规定。

3.2预防

3.2.1生态预防

3.2.1.1干塘清淤和消毒

秋冬排干池水,铲除表层10㎝以上的淤泥;晒塘冻土;放养前两周,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0.2

kg/m2。

3.2.1.2种植水草和移植螺蚬

沉、浮水植物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清明前每公顷投放活螺蚬4500kg,以后视河蟹的吃食螺蚬

情况酌情补充。

3.2.1.3调控水质

a)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溶氧≥5mg/L,PH值7.5~8.5,水温15℃~30℃、最佳

22℃~25℃,NH3-N≤0.1mg/L,H2S不得检出;

b)放养初期水深0.8m~1.2m,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7月份后保持水深1.5m左右,7d~

10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50㎝;

c)养殖期间用生石灰化水泼洒以调节PH值,每15d~20d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0mg/L~15

mg/L;

d)可在池塘中搭配少量鲢、鳙(鲢、鳙鱼种质量应符合GB/T11777和GB/T11778的规定)。

3.2.1.4底质调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