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664-2012 汽车塑料燃油箱

DB34/T 1664-2012 Plastic fuel tank for automobil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664-201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8-09
实施日期
2012-09-0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塑料燃油箱(以下简称燃油箱)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吹塑型塑料箱体,经焊接、组装零配件而成的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新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南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芜湖)。
起草人:
朱邦学、张全胜、徐月异、偰德翱、邓敏芬、杨拥军、陶青松、田守国。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040.60

T1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664—2012

汽车塑料燃油箱

PlasticFuelTankUsedinAutomobile

文稿版次选择

2012-08-09发布2012-09-0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66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新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南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汽车零部件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芜湖)。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邦学、张全胜、徐月异、偰德翱、邓敏芬、杨拥军、陶青松、田守国。

I

DB34/T1664—2012

汽车塑料燃油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塑料燃油箱(以下简称燃油箱)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吹塑型塑料箱体,经焊接、组装零配件而成的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930车用汽油

GB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8351车用乙醇汽油(E10)

QC/T572汽车清洁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182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18296

中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吹塑型塑料燃油箱

由塑料吹制而成的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是由燃油箱箱体、加油管、加油口、

加油排气口、燃油箱盖、管接头等及其他附属装置装配成的整体。包括单层或多层塑料燃油箱。

3.2

单层塑料燃油箱

由单一材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吹制而成的塑料燃油箱。

3.3

多层塑料燃油箱

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乙烯-乙醇(EVOH)、粘接剂(LLDPE)共挤吹制而成的塑料燃油箱。

3.4

燃油泄漏

1

DB34/T1664—2012

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GB18296-2001,定义2.2]

3.5

额定容量

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GB18296-2001,定义2.3]

3.6

油箱最大容量

燃油箱内腔存油最大容积。

4产品分类

燃油箱按箱体壁的材料结构分为单层塑料燃油箱和多层塑料燃油箱。

5要求

5.1一般要求

吹塑型塑料燃油箱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5.2外形尺寸和允许偏差

外形尺寸以图样要求为准,未注尺寸偏差按表1规定执行。

表1外形尺寸偏差

尺寸(mm)100~200200~500500~800800~10001000~1500

偏差(mm)±3.0±4.0±5.0±6.0±8.0

5.3壁厚

燃油箱的壁厚要求值2.5mm~8.0mm范围内,底面壁厚≥3mm,焊接面壁厚≥3.5mm。

5.4外观

燃油箱箱体表面光滑、饱满,不得出现成型不足或变形现象,箱体上不得有明显划痕、烫痕,不得

有明显气孔、气泡及水纹,不得有肉眼可见杂质存在;接口部位圆滑;有铁件时,铁件须作防锈处理,

表面不得有锈迹。

5.5装配

箱体上所有装配件及焊接件不得有任何制造缺陷;所有装配件装配正确、牢靠;焊接件位置、方向

准确,焊接牢靠。

5.6燃油箱清洁度

2

DB34/T1664—2012

燃油箱内部清洁度为每升容量的杂质≤1.5mg/L。

5.7安全性能

应符合GB18296第3章规定的有关要求。

5.8耐压性能

5.8.1内压稳定性

经承受0.15Mpa水压试验,燃油箱总成(含密封连接处)不得泄漏。经受0.3Mpa水压试验,

螺纹件不得损伤,焊接处不得破裂。

5.8.2耐应力裂纹性

燃油箱在整个耐应力裂纹性能试验时间内不能有压力下降。

5.8.3气密性

燃油箱经气密性试验时不得有泄漏。

5.9耐冲击性

5.9.1滑块冲击

5.9.1.1耐室温滑块冲击

燃油箱在室温状态下,经大于等于4000J能量室温滑块冲击,箱体不得开裂或泄漏。

5.9.1.2耐高温滑块冲击

燃油箱在高温状态下,经大于等于4000J能量高温滑块冲击,箱体不得开裂或泄漏。

5.9.1.3耐低温滑块冲击

燃油箱在低温状态下,经大于等于4000J能量低温滑块冲击,箱体不得开裂或泄漏。

5.9.2耐坠落冲击

燃油箱经6米高自由坠落后不得开裂或泄漏。

5.10耐渗透性

燃油箱经渗透试验,单层燃油渗透量≤20g/24h,多层燃油渗透量≤0.8g/24h。

5.11耐燃油性

燃油箱经耐渗透性试验后,再经GB18296中4.5耐压和4.6角锤冲击试验不得出现开裂或泄

漏,但允许有永久变形。

5.12剥离强度

多层燃油箱体剥离强度应≥3N/mm。

5.13加油性能

3

DB34/T1664—2012

燃油箱在加油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发生燃油外溢、倒流。

5.14耐烘烤性

燃油箱经烘烤试验,聚乙烯-乙醇(EVOH)层必须环状闭合。

6试验方法

6.1外形尺寸和偏差

用卷尺结合相应夹具或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

6.2壁厚

用超声波测厚仪,对燃油箱上体和下体壁厚,分别选取不少于10个薄弱点,逐一测量。

6.3外观

采用灯光照射目视。

6.4内部清洁度

按QC/T572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6.5安全性能项目

6.5.1额定容量(GB18296中3.1)

本项目采用容积比较法进行检测。

——试验设备、仪器:二等标准金属量器、标准量杯。

——试验方法步骤:

使用二等标准金属量器,注入燃油箱额定容量105%以上容积的水,记录标准金属量器注水刻度数

值。再将标准金属量器里的水加注到被检测的燃油箱,加到燃油箱加油口不外溢为止,观测记录标准金

属量器里的水加注到燃油箱的最大水容积量。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