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卫生) 126-2011 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Z(卫生) 126-2011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 of electron accelerator in radiotherapy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文简体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WS 674-2020 |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卫生) 126-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1-30
实施日期
2012-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电子加速器(以下简称加速器) 用于临床治疗时的放射防护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加速器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治疗室防护和安全操作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及其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能量在50 MeV 以下的医用电子加速器的生产和使用。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
张文艺、张良安、丁艳秋、焦玲、何玲、杨翊、寇明英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262011

代替—

GBZ1262002

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Radioloicalrotectionstandardofelectronacceleratorinradiothera

gppy

ㅤㅤㅤㅤ

2011-11-30发布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1262011

目次

前言…………………………Ⅰ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加速器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3

6治疗室防护和安全操作要求……………5

7加速器治疗设备及操作的质量控制要求………………6

8辐射防护监测和质量控制检测…………8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杂散和泄漏辐射的测试区域示意图……………10

()

附录B规范性附录辐射防护监测方法………………11

()

附录规范性附录射线平均泄漏辐射的个测量点分布……

CX2413

()

附录规范性附录区域之外平均泄漏辐射的个测量点……

DM2414

()

附录E规范性附录质量控制检测项目和周期………15

ㅤㅤㅤㅤ

GBZ1262011

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电子加速器以下简称加速器用于临床治疗时的放射防护要求包括基本要

、、、。

求加速器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治疗室防护和安全操作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及其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能量在50MeV以下的医用电子加速器的生产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医用电气设备第部分能量为至电子加速器安全专用

GB9706.5200821MeV50MeV

要求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

GBT19046

GBZ98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GBZ12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79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ㅤㅤㅤㅤ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

GBZT201.1射屏蔽规范第部分一般原则

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正常治疗距离,

normaltreatmentdistanceNTD

,,;

对于电子辐照规定为沿着有用线束轴从电子窗到电子束限束器末端或某一规定平面的距离对

,,;,

于射线辐照规定为沿着有用线束轴从靶的前表面到等中心的距离对没有等中心的设备则是到

X

某一规定平面的距离。

3.2

等中心isocentre

同中心

,,

放射学设备中各种运动的基准轴线围绕一个公共中心点运动辐射束以此为中心的最小球体内通

,。

过此点即为等中心

3.3

//

主次剂量监测组合rimarsecondardosemonitorincombination

pyyg

。,,。

一种双道剂量监测系统的组合其中一道作为主剂量监测系统另一道作为次剂量监测系统

3.4

冗余剂量监测组合redundantdosemonitorincombination

g

,,。

一种双道剂量监测系统的组合达到剂量监测预选值时两道剂量监测系统都能终止照射

1

GBZ1262011

3.5

相对表面剂量relativesurfacedose

,。

在有用线束轴上离模体表面0.5mm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最大的吸收剂量之比

3.6

标称能量nominalener

gy

,。,

由生产厂家给定用以表征辐射束能量的量对于电子辐射此能量近似等于测量模体表面的平均

。。

能量以下简称能量

3.7

均整度flatteness

量度某一规定照射距离处照射野内各点吸收剂量率是否均匀的性能指标。

3.8

靶体积taretvolume

g

计划靶体积lannintaretvolume

pgg

。、

放射治疗中制定治疗方案时所用的一种几何概念它考虑了患者与受照组织的移动组织大小和

形状的变化以及射束大小和射束方向等射束几何条件的变化所产生的净效应。

3.9

MMarea

,,。

M区是在患者平面以有用线束轴为中心并以最大照射野为其边界的区域

3.10

患者平面atientlane

pp

,、

用加速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正常治疗距离处与治疗床平面平行与治疗床垂直距离为7.5cm

ㅤㅤㅤㅤ

的平面。

3.11

患者平面测试区testareainatientlane

pp

,,。

在患者平面上距有用线束中心半径为的不包括区在内的区域称之为患者平面测试区

2mM

3.12

最大吸收剂量maximumabsorbeddose

在有用线束轴上正常治疗距离处10cm×10cm照射野内中心测量的吸收剂量。

4基本要求

,。

4.1对于放射治疗应注意逐例进行正当性判断当确定为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并不大可能引起明显的

并发症的情况下方可开展放射治疗。

,

4.2在对计划受照的靶体积施以所需剂量的同时应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使正常组织在放射治疗期间

,。

所受到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并在可行和适当时采取器官屏蔽措施

,;

4.3除有明显的临床指征外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施行腹部或骨盆部位的放射治疗若确需

,。

要治疗应周密计划以使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较小

,。

对加速器治疗中的其他患者防护要求应符合和的要求

4.4GB18871GBZ179

,,

4.5对加速器治疗中的放射工作人员应按GBZ128的要求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按GBZ98的要求进

行职业健康监护。

,,:

4.6开展加速器治疗的部门应制定加速器治疗的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

———,;

在调试辐射发生器和辐照装置时的物理参数测量及以后定期测量

———患者治疗中使用的相关的物理和临床因素的检验及记录;

2

GBZ1262011

———(、、)、、

操作包括肿瘤的定位患者固定治疗计划和剂量施予等测量数据分析和结果的规范化验

证和书面记录;

———在施用任何照射之前患者身份确认及记录;

———,

确认医疗照射与执业医师开具的照射处方相一致的验证及记录在实施照射时应严格按治疗

,;

计划系统和书面程序进行出现显著偏差的情况下采取的纠正行动

———剂量测定和监测仪器的校准及工作条件的验证;

———、;

设备仪器和治疗计划系统的质量控制

———对已制定的质量保证大纲进行定期和独立的审查和评审。

5加速器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

5.1照射野内杂散辐射的防护要求

5.1.1杂散辐射测量中所涉及的部件及测量位置参见附录A。

,:

5.1.2电子射线治疗时对杂散辐射的防护要求是电子束中心轴上实际射程外10cm处的吸收剂量

(),。

与最大吸收剂量之比以下简称剂量比不应超过表中所列的值

1

表1电子治疗中对剂量比的限制

电子能量/MeV12561015183550

剂量比/%3.03.23.73.84.25.05.81020

,:,

射线治疗时对杂散辐射的防护要求是用照射野或用可得到的最大矩形照

5.1.3Xㅤㅤㅤㅤ30cm×30cm

(),()

射野当最大照射野<30cm×30cm时相对表面剂量表面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剂量之比应小于

表中的值。

2

表2X射线治疗时对相对表面剂量的限制

X射线最大能量/MeV12568~303540~50

相对表面剂量/%80706058505865

5.2对患者平面上的辐射防护要求

对射线泄漏辐射的防护要求

5.2.1X

,,

5.2.1.1若提供的设备有附加过滤器运行时无论是否使用该附加过滤器泄露辐射都应满足5.2.1.2

和5.2.1.3的要求。

()。

透过限束装置射线泄漏辐射测试区主要在区附录中图内进行

5.2.1.2XMAA.1

,:

5.2.1.3任何一个限束装置或其组合下述要求应适用于每个独立装置或同时一起测量的组合装置

)),

除适用于的情况外任何限束装置在区域中任何处泄漏辐射的空气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

acM

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2%;

),,

对任何尺寸的照射野泄漏辐射穿过任何限束装置在区域中的平均吸收剂量与最大吸

bMDlx

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0.75%;

))),

一个多元限束装置若不能满足和的要求还需重叠可调节或可互换的限束装置才能满足

cab

,,元限束装置限定的照

要求时则这些限束装置应自动调节成最小尺寸的矩形照射野包围在多

射野周边;

3

GBZ1262011

))

穿过多元限束装置投射在中自动形成的矩形照射野的泄漏辐射所引起的吸收剂量与最大

dc

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5%。

5.2.2对电子泄漏辐射的防护要求

(),

应配备可以调节的或可互换的限束装置和或电子束限束器无论是在区域内或在

5.2.2.1MM10

(),、

区域包括及其向外扩展的区域内都应能衰减所有入射到限束装置电子束限束和辐射头

M10cm

(),,:

的其他辐射不包括中子辐射并限制电子照射野外的辐射以满足以下的要求

),

几何照射野边界外处至边界之间的区域中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

a2cmM

过10%;

),

几何照射野边界外处至边界之间的区域中泄漏辐射的平均吸收剂量与最大吸

b4cmMDLE

:(),

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制电子能量10MeV以下包括10MeV此值为1%

,,(),是

为对为其中-10

35MeV~50MeV1.8%10MeV~35MeVa%a=1+0.032EeEe

电子能量,。

单位MeV

,,

5.2.2.2从任一个电子束限束器外表面外推2cm或从限束器末端到离外壳10cm处测量的吸收剂

量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10%。

,,

当射线限束装置被用作电子辐照限束系统的一部分时应有联锁设施当它的实际位置和

5.2.2.3X

(),。

要求的位置相差10cm在正常治疗距离处时应能阻止电子照射

()

对区域外泄漏辐射不包括中子的防护要求

5.2.3M

,、()

设备应当提供防护屏蔽以使与有用线束轴垂直外延直径为的圆形平面内不包括区域

2mM

():

的泄漏辐射不包括中子造成的吸收剂量衰减到以下水平

ㅤㅤㅤㅤ

)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

a0.2%

)其平均值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

b0.1%

对区域外的中子泄漏辐射的防护要求

5.2.4M

5.2.4.1此要求仅适用于电子能量超过10MeV的设备。

,,,

5.2.4.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M区域外中子的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应不超过0.05%其

2

()。

平均值不大于800cm面积上的均值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0.02%

5.2.5电子束器故障状态的防护要求

,

在电子束器故障状态发生时能有措施终止照射并确保区域外的泄漏辐射不超过规定的

M5.2.3

5倍。

5.3在患者平面外的辐射防护要求

5.3.1患者平面外测试区

、,。

患者平面外测试区主要指除区患者平面测试区以外的人员可接触的区域参见附录

MA

患者平面外泄漏射线的辐射防护

5.3.2X

患者平面外测试区泄漏辐射的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0.5%。

5.3.3患者平面外泄漏中子辐射的辐射防护

5.3.3.1此要求仅对电子能量超过10MeV的设备。

4

GBZ1262011

5.3.3.2患者平面外测试区泄漏中子辐射的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剂量的比值不应超过0.05%。

5.3.4终止照射后感生放射性的防护

5.3.4.1此要求仅适用于电子能量超过10MeV的设备。

,,,

5.3.4.2在规定的最大吸收剂量率下进行4Gy照射以间隙10min的方式连续运行4h后在最后

*

,(),;

一次照射终止后的10s开始测量测得感生放射性的周围剂量当量Hd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

a累积测量5min在离外壳表面5cm任何容易接近处不超过10Sv离外壳表面1m处不超

μ

过1Sv;

μ

),

b在不超过3min的时间内测得感生放射性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在离外壳表面5cm任何容易接

/,/。

近处不超过200Svh离外壳表面1m处不超过20Svh

μμ

22

,;

在离外壳表面和测量时应分别在不大于和的面积取平均值

5.3.4.35cm1m10cm100cmX

,;;

线模式取其最高能量电子模式时取产生最大吸收剂量的电子照射能量照射野取10cm×10cm记录

、、。

其方法条件结果和测量位置

5.3.5可伸缩辐射束屏蔽挡块的防护要求

任何可伸缩辐射束屏蔽挡块应有照射时保证位置正确的联锁装置。

5.3.6非预期电离辐照的防护

·

,*(),

高压大于5kV的电子加速器的部件有可能产生电离辐射由它引起的周围剂量当量率Hd在

距任何可接触的表面处应不超过/。

5cm5Svh

μ

5.4剂量检测系统的指示值要求ㅤㅤㅤㅤ

剂量检测系统的指示值与相应的吸收剂量的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3%。

6治疗室防护和安全操作要求

6.1治疗室的防护要求

、,。

6.1.1治疗室选址场所布局和防护设计应符合GB18871的要求保障职业场所和周围环境安全

(),

6.1.2有用线束直接投照的防护墙包括天棚按初级辐射屏蔽要求设计其余墙壁按次级辐射屏蔽要

,/。

求设计辐射屏蔽设计应符合GBZT201.1的要求

6.1.3在加速器迷宫门处控制室和加速器机房墙外3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

/。

2.5Svh

μ

、。

6.1.4穿越防护墙的导线导管等不得影响其屏蔽防护效果

,。

6.1.5X射线能量超过10MV的加速器屏蔽设计应考虑中子辐射防护

6.1.6治疗室和控制室之间应安装监视和对讲设备。

2

,。

6.1.7治疗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治疗室不应小于45m

,。

6.1.8治疗室入口处必须设置防护门和迷路防护门应与加速器联锁

()。

6.1.9相关位置例如治疗室入口处上方等应安装醒目的射指示灯及辐射标志

治疗室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次/。

6.1.104h

6.2安全操作要求

、,、

6.2.1加速器使用单位应配备工作剂量仪水箱等剂量测量设备并应配备扫描剂量仪模拟定位机等

5

GBZ1262011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设备。

、;

6.2.2使用单位应有合格的放射治疗医生医学物理人员及操作技术人员医学物理人员和操作技术

,。

人员应经过防护和加速器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6.2.3操作人员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检查安全联锁禁止任意去除安全联锁严禁在去除可能导

致人员伤亡的安全联锁的情况下开机。

,,,。

6.2.4治疗期间应有两名操作人员协调操作认真做好当班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

6.2.5治疗期间操作人员应密切注视控制台仪表及患者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禁止操作人员擅自

离开岗位。

、、。

6.2.6加速器辐射安全电气机械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应符合GB9706.5的有关规定

7加速器治疗设备及操作的质量控制要求

7.1加速器设备功能显示和控制要求

,;

7.1.1加速器设备应有驱动设备及其他部件的安全控制并应符合GB9706.5的有关规定

使用的设备应有双道剂量监测系统,

7.1.2该系统的探测结果应能用来计算受照靶体积内某一参考点

。:

的剂量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

双道剂量监测系统可以是冗余剂量监测组合也可以采用主次剂量监测组合方式在冗余剂

a-

,;,

量监测组合时两道剂量监测都应达到厂家技术说明书所规定的性能主次剂量监测组合时

-

至少主剂量监测系统应达到厂家技术说明书所规定的性能;

),;

b某道剂量监测系统发生故障时应保障另一道能正常工作每道剂量监测系统都应能独立地终

ㅤㅤㅤㅤ

;,;

止照射冗余剂量监测组合时每道都应设置为达到预置参数时能终止照射主次剂量监测组

-

,,

合时主道应设置为达到预置参数时能终止照射次道应设置为超过预置参数时就应终止照

。,;,

射超过值若采用百分比则不应超过预置参数的10%若采用绝对剂量值则在正常治疗距

;,;

离处不超过等效值0.25Gy可任选应选择与预置参数差值最小的

),;

任何原因引起的剂量监测读数变化大于时就应能自动终止照射

c5%

)在校准双道剂量监测系统,;

d时应使其对同一剂量在双道剂量监测系统的读数一致

),

e电源故障或元件失灵造成照射中断或终止时两道剂量监测系统显示的预选参数和剂量数据

,,

应保持不变失效时刻的预选参数和剂量读数应以可读出的方式储存起来至少保留20min

以上;

),;

f中断或终止后应把显示器复位到零下次照射才能启动控制台上确定剂量监测系统预选参数

,。

前不得开始照射

、,

7.1.3当固定附加过滤器电子控制系统或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故障可能产生剂量分布变化时应对其

,;,

进行监测此时要求辐射剂量探测器能够监测到辐射束的不同部分在规定的均整度测量的深度上当

,,

吸收剂量分布相对偏差超过10%时或辐射探测器吸收剂量分布探测信号指示变化大于10%其累积

,。

照射吸收剂量达0.25Gy之前应终止照射

,。

7.1.4控制台应配置带有时间显示的照射控制计时器并独立于其他任何控制照射终止系统当照射

,;,

中断或终止后应保留计时器读数在每次启动之前应检查计时器是否复零只有在复零后才能启动照

;,

射控制计时器的设定值应不超过使用说明书给定的限制设定值应小于要剂量控制预置值照射所需时

,,。

间的120%或在所需时间上加0.1min两者取其大

,

7.1.5在任何故障状态下如果设备在正常治疗距离处能产生技术说明书最大规定值两倍以上的吸收

,,,;

剂量率则应提供联锁装置以便在吸收剂量率超出规定最大值又不大于该值的两倍时就应终止照射

6

GBZ1262011

,

如果设备在正常治疗距离处能产生比技术说明书规定的最大规定值高倍以上的吸收剂量率则应提

10

,,,

供辐射束的监测装置此装置应独立于剂量率监测系统安装在辐射束分布系统患者一侧并将照射野

内任何一点的剂量限制在4Gy以下。

,,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