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828-2018 海港工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

DB45/T 1828-2018 Quantitative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Port Engineering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5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1828-2018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8-30
实施日期
2018-09-30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5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40

P6767P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DB1828—201845/T

海港工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定量海港工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定量

设计规范设计规范

CodeforquantitativeduquantitativeforCodeconofdesignrabilityandmaterialscrete

structuresforharbourengineeringengineeringharbourforstructures

2018-08-30发布2018-09-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1828DB45/T—2018

目目次

前言...............................................................................III...............................................................................前言

11..............................................................................范围

21....................................................................规范性引用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43..............................................................................总则

4.14.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定量设计的内容

4.24.2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4.34.34......................................................................其他要求

54....................................................................混凝土的原材料

5.15.14......................................................................一般规定

5.25.24....................................................................矿物掺合料

5.35.35..........................................................................骨料

5.45.47..............................................................拌合用水和外加剂

68..........................................................环境作用等级的划分及量化

6.16.18............................................................环境作用等级的划分

6.26.29............................................................环境作用等级的量化

79........................................................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定量设计

7.17.19......................................................................一般规定

7.27.210.....................................................结构耐久性定量分析和设计

81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参数的确定

8.18.119.......................................................混凝土强度配制值的确定

8.28.219...............................................初始氯离子扩散系数配制值的确定

920...........................................基于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9.19.120.....................................................................一般规定

9.29.221.......................................................水胶比和矿物掺合料掺量

9.39.323...........................................................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

9.49.424...............................................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9.59.525.........................................................................砂率

9.69.625...............................................................粗、细骨料用量

9.79.72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026..................................................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10.110.126..................................................................混凝土试配

10.210.227..........................................................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I

DB45/T1828DB45/T—2018

11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8

11.111.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28

11.211.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28

11.311.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2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水胶比和矿物掺合料掺量取值......................................30

II

DB45/T1828DB45/T—2018

前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按照GB/T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

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岩土新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绿峰、朱卫国、吴信、陈正、余波、李毅男、李秀英、黄士奎、林增海、

陆宏健、赵家琦、王胜年、王建军、熊建波、范志宏、蔡荣、张福征、欧孝夺、陈旺、陆峰、谢涛、

卢玲、王大伟、赵宇飞、马乾。

III

DB45/T1828DB45/T—2018

海港工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海港工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港工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定量设计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混凝土的原材料、

环境作用等级的划分及量化、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定量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参数的确定、基于

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海港工程混凝土材料和结构的耐久性定量设计。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所,仅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175GB硅酸盐水泥

GB/T208水泥208GB/T密度测定方法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1596GB/T粉煤灰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8076GB

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18046GB/T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5008050080GB/T验方法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

GB/T5008150081GB/T验方法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

GB/T5008250082GB/T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50476GB/T

G244混凝土试244JG验用搅拌机

JG52J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55J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混凝土用水标准63J

JT水运工程混凝土试270J验规程

JT水运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153S

JT202S-水运工程混凝土2质量控制标准

JT2S57-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2质量控制标准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普通混凝土ordinaryconcreteconcreteordinary普通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³~2800kg/m³的混凝土。

1

DB45/T1828DB45/T—2018

3.23.2

胶凝材料binder胶凝材料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3.33.3

胶凝材料用量bindercontentbinder胶凝材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3.43.4

水胶比watertobinderratiobindertowater水胶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3.53.5

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ofmineraladmixturemineralofpercentage矿物掺合料掺量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3.63.6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ofchemicaladmixturechemicalofpercentage外加剂掺量

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3.73.7

氯离子浓度chlorideconcentrationchloride氯离子浓度

混凝土中氯离子质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比。

3.83.8

初始氯离子浓度initialchlorideconcentrationchlorideinitial初始氯离子浓度

新拌混凝土中氯离子质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比。

3.93.9

临界氯离子浓度criticalchlorideconcentrationchloridecritical临界氯离子浓度

混凝土内部钢筋周围不至于引起钢筋去钝化的最高氯离子浓度。

3.103.10

表面氯离子浓度surfacechlorideconcentrationchloridesurface表面氯离子浓度

根据混凝土内部扩散区内不同深度的氯离子浓度,通过Fick第二定律一维解析解拟合分析确定的混

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表观值,通常简称为表面氯离子浓度,是描述海洋氯化物环境作用强度的重要量

化指标。

3.113.11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servicelifeservicedesign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

DB45/T1828DB45/T—2018

3.123.12

氯离子扩散系数chloridediffusioncoefficientdiffusionchloride氯离子扩散系数

描述混凝土中氯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过程的参数。

3.133.13

初始龄期initialageinitial初始龄期

开展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试验时混凝土的标准养护龄期,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标准养护龄期一

一取28致,统一取28d≈0.0767a。

3.143.14

初始氯离子扩散系数initialchloridediffusioncoefficientdiffusionchlorideinitial初始氯离子扩散系数

定。)测定。混凝土在初始龄期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通常利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或称RCM法

3.153.15

龄期衰减系数agingfactoraging龄期衰减系数

描述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衰减的参数。

3.163.16

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netconcretecoverthicknesscoverconcretenet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

从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分布筋等)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3.173.17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oncretecoverthicknesscoverconcrete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从主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等于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与主筋侧钢筋直径之和。

3.18

环境作用environmentalactionenvironmental环境作用

主要指海洋氯化物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

3.193.19

硅酸盐水泥混凝土portlandcementconcrete(PCC)cementportland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由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不含矿物掺合料)胶凝材料制备的混凝土。

3.203.20

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concretewithmineraladmixtures(CMA)mineralwithconcrete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

由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及矿物掺合料胶凝材料制备的混凝土。

44总则

4.14.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定量设计的内容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定量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a)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几何外形、所处的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3

DB45/T1828DB45/T—2018

b)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参数限值要求;

c)确定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质量要求。

4.24.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重点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时,同应满足其它力学性能、拌合

物性能、长期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

符合5008150080、GB/TGB/T和50082GB/T的规定。

4.34.3其他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定量设计要求,为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并具有必要保证率

的最低要求。设计中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工程经验、以及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

等因素适当提高要求。

55混凝土的原材料

5.15.1一般规定

5.1.15.1.1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拌合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中的有

害成分含量不得对混凝土强度、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等产生不利影响。

5.1.25.1.2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应符合175GB的有关规定。

5.1.35.1.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

5.25.2矿物掺合料

5.2.15.2.1粉煤灰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检测方法应符合1596GB/T和JTJ270的有关规定。钢筋

混凝土和C30及C30以上的素混凝土应采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Ⅰ级粉煤灰或烧失

量≤5%、需水量比≤100%的Ⅱ级粉煤灰。

表1表1粉煤灰质量要求

指标

项目

Ⅰ级Ⅱ级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30

需水量比(%)≤95≤105

烧失量(%)≤5≤8

7d活性指数(%)≥80≥75

28d活性指数(28%)≥90≥85

含水率(%)≤1.0

氯离子含量(%)≤0.02

三氧化硫含量(%)≤3.0

氧化钙含量(%)≤10

4

DB45/T1828DB45/T—2018

表1表1粉煤灰质量要求(续)

指标

项目

Ⅰ级Ⅱ级

游离氧化钙含量(%)≤1.0

注:粉煤灰中氧化钙含量>5%时应经试验证明安定性合格。

5.2.25.2.2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质量应满足表2的规定,其检测方法应符合18046GB/T的有关规定。

表2表2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要求

指标

项目

S105级S95级

密度(kg/m3)≥2800≥2800

比表面积(m2/kg)≥400≥400

7d活性指数(7%)≥95≥75

28d活性指数(28%)≥105≥95

流动度比(%)≥85≥90

烧失量(%)≤3.0

含水率(%)≤1.0

氯离子含量(%)≤0.02

三氧化硫含量(%)≤4.0

5.35.3骨料

5.3.15.3.1细骨料应采用河砂、机制砂或混合砂;不宜使用海砂,如需使用,应采用经氯离子检验合格的

海砂;细骨料的杂质含量应符合表3颗粒级配分区应符合的规定。细骨料JT-202S2的有关规定。当采

用机制砂或混合砂时,应符合JG52J的有机制砂和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应符合表关规定。4的规定。严

禁采用碱活性细骨料。

表3表3细骨料杂质含量限值

项目>C55C55~C30<C30

总含泥量(按质量计,%)≤2.0≤3.0≤5.0

其中泥块含量≤0.5≤1.0<2.0

云母含量(按质量计,%)≤2.0

轻物质(按质量计,%)≤1.0

硫化物及硫酸盐

≤1.0

(按SO3质量计,%)

有机物含量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采用水泥胶砂法进行砂浆强度对比试

(用比色法)验,相对抗压强度不应低于95%

5

DB45/T1828DB45/T—2018

表3细骨料杂质含量限值(续)

项目>C55C55~C30<C30

注1:对于惯用的砂源,可不进行其中泥块含量、轻物质、硫化物及硫酸盐试验;

注2:轻物质是指表观密度<2000kg/m3的物质。

表4表4机制砂和混合砂中石粉含量限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C50C50~C30<C30

亚甲蓝测定值MB<1.4≤5.0≤7.0≤10.0

石粉含量(%)

亚甲蓝测定值MB≥1.4≤2.0≤3.0≤5.0

5.3.25.3.2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卵石或碎石与卵石的混合物,不得采用碱活性粗骨料,其强度

可用岩石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值进行检验,强度值或压碎指标值宜符合表5的规定。卵石压碎指标值宜

符合表6的规定。粗骨料的物理性能宜符合表7的规定。粗骨料的杂质含量限值应符合表8的规定。粗

骨料连续级配应满足JTS202-2的有关规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满足下列要求:

a)不大于80mm;

b)不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

c)不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d)用于水下区和水位变动区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4/5;用

于浪溅区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

e)水下浇筑时,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混凝土输送管的1/3和钢筋最

小净距的1/4,同时不大于40mm。

表5表5岩石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值

岩石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MPa)碎石压碎指标值

>C60≥100≤8

沉积岩C60~C40≥80≤10

C35~C15≥60≤16

>C60≥120≤10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C60~C40≥100≤12

C35~C15≥60≤20

>C60≥140≤11

喷出的火成岩C60~C40≥120≤13

C35~C15≥80≤25

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石或橄榄岩等;

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表6表6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混凝土等级>C60C60~C40C35~C15

压碎指标(%)≤8≤12≤16

6

DB45/T1828DB45/T—2018

表7表7粗骨料物理性能的要求

指标名称>C60C60~C30<C30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0≤15≤25

山皮水锈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5

颗粒密度(kg/m3)≥2300

注1:针片状颗粒是指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片状颗粒是指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

0.4倍者;平均粒径是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注2:山皮水锈颗粒是指风化面积超过1/4的颗粒;

注3:用卵石或卵石与碎石混合物配制受拉、受弯构件的混凝土时,应进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不合

格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抗拉强度;

注4:对粗骨料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检验,经浸烘5次循环后的失重率对于强度等级大于等

%。于C30的混凝土不应大于5%。

表8表8粗骨料杂质含量限值

杂质名称>C55C55~C30<C30

总含泥量(按质量计,%)≤0.5≤1.0≤2.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2≤0.5≤0.7

水溶性硫酸盐及硫化物(按质量计,%)≤1.0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进行混凝土对比试验,其抗压强度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降低率不应大于5%

注1:粗骨料中不得混入煅烧过的石灰石块、白云石块,颗粒表面不宜附有粘土薄膜;

注2:对于惯用的石源,可不进行水溶性硫酸盐及硫化物、有机物含量检验;

注3:含泥基本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总含泥量可由1.0%、2.0%分别提高到1.5%、3.0%。

5.45.4拌合用水和外加剂

5.4.15.4.1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宜采用饮用水,不得使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

和促使钢筋锈蚀的拌合水,其检验方法应符合JGJ63的有关规定。钢筋混凝土不得采用海水拌合。

表9表9拌合用水质量要求

项目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

pH值>5.0>4.5

不溶物(mg/L)<2000<5000

可溶物(mg/L)<2000<5000

氯化物(以Cl-计,mg/L)<200<2000

2-2-

硫酸盐(以SO4计,mg/L)<600<2200

5.4.25.4.2品质应符合国家标准气剂等。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根据要求选用减水剂、引GB8076的有关规定。

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按胶凝材料质量百分率计不宜大于0.02%。宜采用减水率不小于25%、与胶凝

材料匹配性好、所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的高性能减水剂。

7

DB45/T1828DB45/T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