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971-2024 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通则

DB14/T 2971-2024 Carbon E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Key Industries Enterprises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T 2971-2024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1-03
实施日期
2024-04-03
发布单位/组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西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依据DB14/T 2970—2024建立并运行了碳排放管理体系的重点行业企业所开展的碳排 放管理体系自我评价。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建龙实业有 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科技有限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山西沃浦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
起草人:
魏善宇、杨海龙、刘文丽、任喜兰、杨智慧、孙志辉、裴虹、张勇、赵金辉、 丛建辉、刘斌。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99

CCSZ0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971—2024

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通则

Generalprincipleforkeyindustrialenterprisecarbonemission

managementassessment

2024-01-03发布2024-04-0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971—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和依据.....................................................................1

5评价实施...........................................................................1

6评价方法...........................................................................3

7评价结果应用.......................................................................4

附录A(规范性)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方法...............................................5

I

DB14/T297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建龙实业有

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科技有限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山西沃浦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善宇、杨海龙、刘文丽、任喜兰、杨智慧、孙志辉、裴虹、张勇、赵金辉、

丛建辉、刘斌。

II

DB14/T2971—2024

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的原则和依据、评价实施、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应

用。

本文件适用于依据DB14/T2970—2024建立并运行了碳排放管理体系的重点行业企业所开展的碳排

放管理体系自我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14/T2970—2024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3术语和定义

DB14/T2970—20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评价原则和依据

评价原则

实施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a)评价方法科学、严谨,与评价内容相适应;

b)评价过程公平、公正、透明,评价人员独立实施评价;

c)证据收集充分,数据真实可靠,可追溯、可测量;

d)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评价依据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依据主要包括:

a)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b)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运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管理制度、作业文件、记录文件等;

c)用于碳排放量计算的核算标准或方法;

d)其他要求。

5评价实施

评价流程

1

DB14/T2971—2024

图1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流程

评价前准备

5.2.1组建评价组

企业应建立评价组对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评价:

a)评价组至少由2人组成,并指定1名评价人员担任评价组长;

b)评价人员应具有碳排放相关工作经历;

c)开展评价前应经过系统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包括企业生产工艺、评价标准、评价流程等。

5.2.2制定评价计划

评价组长应制定评价计划,包括但不限于:

a)评价目的、范围及评价内容;

b)评价依据和评价流程;

c)评价组构成,包括评价组长和组员;

d)评价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

召开启动会议

评价开始前由评价组长主持召开启动会议,参加人员应包括评价组所有成员、企业最高管理者、与

碳排放管理体系相关的主要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启动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由组长介绍评价的目的和范围、评价组成员以及评价计划;

b)最高管理者或授权人员介绍碳排放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c)相关部门确认评价计划的内容;

d)总结会议的时间安排。

资料评审

评价组应对碳排放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评审,主要评审内容包括:

a)适用的法律法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标准及其合规性;

b)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体系文件;

c)碳排放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责;

d)碳排放管理方针、范围和边界;

e)碳排放数据的来源、核算方法和核算结果;

f)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识别;

g)碳排放数据管理、质量控制计划的建立和实施;

h)对碳排放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持活动;

i)碳排放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制定与实现;

j)碳排放绩效的监测、分析、评价与改进;

2

DB14/T2971—2024

k)碳减排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l)碳资产管理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m)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现场验证

评价组应结合资料评审的结果,根据评价计划实施现场验证,验证过程中可采用查看原始记录文件、

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查看现场排放设施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验证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等方法。

召开总结会议

总结会议的形式与启动会议相同,由评价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应与启动会议人员相同。会议内容应

包括:

a)向最高管理者和相关部门通报评价结果;

b)向最高管理者和相关部门通报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c)改进建议,包括纠正措施、改进方向和整改时间等;

d)最高管理者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及对后续工作的安排。

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应贯穿于评价实施全过程,沟通分为评价组内部沟通、评价组与最高管理者沟通、评价组

与受评价部门之间的沟通。

a)评价组内部沟通包括:

1)评价的进度控制和任务分工调整;

2)沟通评价发现并形成一致的评价结论;

3)突发情况的沟通和解决措施。

b)评价组与最高管理者沟通包括:

1)碳排放管理体系运行的整体情况;

2)评价发现及整改方向;

3)最高管理者关注的其他问题。

c)评价组与受评价部门的沟通包括;

1)评价安排和调整;

2)资料评审、现场验证的交流;

3)对发现问题的确认。

6评价方法

评价规则

6.1.1按照附录A给出的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方法对DB14/T2970—2024中涉及到的管理机构建立、

碳排放管理方针制定、碳排放管理方案制定、资源配置与支撑机制建设、实施过程管理、评价与审核、

改进等进行量化评价。

6.1.2量化评价最终得分为各要素实际得分与相应权重值的乘积,计算方法见公式(1):

𝑛

𝑀=∑𝑖=1𝑚𝑖𝑎𝑖········································································(1)

式中:

M——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最终得分;

3

DB14/T2971—2024

mi——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第i项要素实际得分;

ai——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要素权重值;

n——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要素数量。

评价等级

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等级,共分为3个等级,具体如下:

a)AAA级: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在90分—100分,表示碳排放过程管理进行了很好的综合

优化且具有创新性;

b)AA级: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在75分—89分,表示碳排放过程管理精细量化;

c)A级: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在60分—74分,表示碳排放过程管理规范有序;

d)当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低于60分时,表示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存在系统性不符合问题。

7评价结果应用

企业应根据评价结果提升碳排放绩效,持续改进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结果应用包括:

a)最高管理者应根据评价结果明确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为后续企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有

用信息,如生产过程的改进措施、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节能降碳措施的开发等;

b)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评价结果找到自身碳排放管理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改善,提升碳排放管

理能力。

4

DB14/T2971—2024

附录A

(规范性)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方法

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打分方法见表A.1和A.2。

表A.1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表

序号评价要素权重评价得分加权得分总得分

管理机构建立、碳排放管理方

115%

针制定

2碳排放管理方案制定25%

3资源配置与支撑机制建设15%

4实施过程管理25%

5评价与审核10%

6改进10%

表A.2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打分表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评分方法评价记录得分

一、管理机构建立、碳排放管理方针制定(权重15%,100分)

1.建立由最高管理者参与的碳排放管理机构

建立碳排放管(3分)

理机构2.机构包括企业高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3分

(9分)及碳排放管理人员(3分)

3.明确管理机构各层级的相关职责(3分)

5

DB14/T2971—2024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评分方法评价记录得分

a)项:

提供资金数额>75%:4分

50%<提供资金数额≤75%:3分

25%<提供资金数额≤50%:2分

5%<提供资金数额≤25%:1分

提供投入资金数额≤5%:0分

最高管理者应履行以下职责:

b)项:

a)提供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制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4分

(可将所需资源换算为资金数额)(4分)

c)项:

最高管理者职b)组织制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4分)

传达方式2种及以上:4分

责c)向员工传达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的重要

传达方式不足2种:2分

(16分)性(4分)

未进行传达:0分

d)主持碳排放管理评审,指导相关部门解

d)项:

决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4

主持碳排放管理评审,指导相关

分)

部门解决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明

确改进方向:4分

主持碳排放管理评审,指导相关

部门解决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未

明确改进方向:2分

未参与碳排放管理评审:0分

最高管理者参与企业碳排放管理体

系建设的全部会议:4分

1.最高管理者积极参与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参与企业碳排放管理体

的建设(4分)系建设的部分会议:2分

最高管理者从未参与企业碳排放管

理体系建设的相关会议:0分

2.碳排放管理机构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

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汇报:4分

系的运行情况和碳排放绩效(4分)

碳排放管理机

已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制度:4

构职责

(20分)

3.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4分)已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但部分制

度不完善:2分

未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0分

已制定清晰具体的碳排放相关岗位

职责:4分

4.制定碳排放相关岗位的职责(4分)已制定相对具体的碳排放相关岗位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