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232-2022 飞机施药防治银杏病虫害技术规程

DB32/T 4232-202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raying aircraft to control Ginkgo pests and diseases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4232-2022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18
实施日期
2022-04-18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飞机施药防治银杏病虫害(以下简称飞防)的对象、基本要求、作业准备、飞防作业、作业质量测定、防治效果评价及安全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银杏病虫害。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天亦霖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徐州市标准化研究中心、邳州市农业农村局
起草人:
周培生、孙超、陈晓辉、花春艳、郭同斌、高庆礼、阙金标、王光辉、黄飞、马阅、成聪、刘俊、钱晓龙、刘云鹏、崔茂彬、龚麟、于跃、王宽、徐丽丽、闫琼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6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232—2022

飞机施药防治银杏病虫害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trollingGinkgodiseasesandpestsbyaircraftspraying

2022-03-18发布2022-04-18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4232-2022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防治对象„„„„„„„„„„„„„„„„„„„„„„„„„„„„„„„„„„„„„„3

5基本要求„„„„„„„„„„„„„„„„„„„„„„„„„„„„„„„„„„„„„„3

6作业准备„„„„„„„„„„„„„„„„„„„„„„„„„„„„„„„„„„„„„„„3

7飞防作业„„„„„„„„„„„„„„„„„„„„„„„„„„„„„„„„„„„„„„„5

8作业质量测定与防治效果评价„„„„„„„„„„„„„„„„„„„„„„„„„„„„„6

9安全注意事项„„„„„„„„„„„„„„„„„„„„„„„„„„„„„„„„„„„„7

附录A银杏超小卷叶蛾、茶黄蓟马和银杏叶枯病基本信息(资料性)„„„„„„„„„„„„„„8

附录B常见的飞机机型及性能(资料性)„„„„„„„„„„„„„„„„„„„„„„„„„„11

附录C常见飞防机型参数(资料性)„„„„„„„„„„„„„„„„„„„„„„„„„„„„13

附录D作业质量测定方法(资料性))„„„„„„„„„„„„„„„„„„„„„„„„„„„14

附录E飞机施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现场记录表(资料性)„„„„„„„„„„„„„„„„„„„15

附录F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施药记录表(资料性)„„„„„„„„„„„„„„„„„„„„„„„16

附录G防治效果计算公式(规范性)„„„„„„„„„„„„„„„„„„„„„„„„„„„„17

附录H银杏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控)调查表(规范性)„„„„„„„„„„„„„„„„„„„„18

附录I飞防作业避让区调查表(规范性)„„„„„„„„„„„„„„„„„„„„„„„„„22

I

DB32/T423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

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天亦霖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徐州市标准化研

究中心、邳州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培生、孙超、陈晓辉、花春艳、郭同斌、高庆礼、阙金标、王光辉、黄飞、

马阅、成聪、刘俊、钱晓龙、刘云鹏、崔茂彬、龚麟、于跃、王宽、徐丽丽、闫琼。

II

DB32/T4232-2022

飞机施药防治银杏病虫害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飞机施药防治银杏病虫害(以下简称飞防)的对象、基本要求、作业准备、飞防作业、

作业质量测定、防治效果评价及安全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银杏病虫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20813农药产品标签通则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2024轻型直升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MH/T1002.1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第1部分:喷洒作业

MH/T1031农用飞机喷洒设备性能检测规范

MH/T1040航空喷施设备的喷施率和分布模式测定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CCAR61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理论教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9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治对象

包括银杏超小卷叶蛾、茶黄蓟马和银杏叶枯病。病虫的基本信息参见附录A。

5基本要求

飞防作业准备、设计、实施等应符合LY/T2024和本文件的规定。

6作业准备

3

DB32/T4232-2022

6.1组织协调

飞防区所在地应成立由空域、机场、财政、公安、交通、气象、林业、农业、广电、桑蚕、水产养

殖、养蜂协会组成的飞防协调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协调飞防工作。

6.2公示公告

飞防作业前15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公共媒体和政府通告,向社会公告作业时间、作业区

域、安全注意事项。特殊养殖或种植区,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送达当事人,并签订合理避让、避害协议。

因天气因素导致作业期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更新通告。

6.3机型选择

根据飞防作业区地形地势、银杏林分布、林分条件和防治作业效果要求选择适宜的机型。常见机型

及性能见附录B。

6.4起降场选择

就近选择使用经批准的民航机场、军用机场、农用机场及临时起降场。旋翼机临时起降场应地势平

坦(表面坡度不超过1%),面积大于625㎡(长≥25m、宽≥25m),四周各有20m宽的安全区。起降

场应备有水、配药池(非金属的缸、桶、罐)、运输工具、通讯设备、药液过滤装置、灭火用具。使用

野外临时起降场,应做好杂物清扫、抑制扬尘、防暑降温准备。

6.5单位选择

承担飞防任务的通用航空公司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CCAR91规定的资质。飞

机证照、飞行性能、飞行人员证件、飞行路线、飞机施药防治批件应符合相应规定。

6.6技术设计

6.6.1航带

以作业区长边方向为航带方向,尽可能减少调头,在地形复杂的地方,按道路或河流的走向来确定。

航带间隔应保证有效喷幅无缝连接或少量重叠。

6.6.2作业方式

飞行作业方式分单程式、复程式、穿梭式、自由式。在地形相对高差50m以下的丘陵地区及林带(包

括单株)采用穿梭式、复程式或单程式飞行;在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的山区采用自由式飞行。

6.6.3技术参数

根据选用农药特性、作业区域地形地势、喷洒设备,调整和确定作业技术参数(计算公式见LY/T

2024附录B),喷幅的两侧要重叠。常见机型作业参数见附录B。

6.7作业计划

6.7.1计划编制

4

DB32/T4232-2022

作业实施单位在飞防开始前编制作业计划,内容包括作业区基本情况和作业方案。作业计划经主管

部门审核批准后,向空域和航空主管部门提出飞行申请。组织单位应向飞防区域内以及邻近居民或单位

做好宣传,确保飞防期间飞防作业区域范围内无无关人员。

6.7.2作业区基本情况

包括作业区位置坐标、行政隶属、地形、林相、气候、交通状况。

6.7.3作业区域

根据银杏病虫害发生地点、面积、危害程度确定作业区域,调查需要避让的高压线、信号塔及特殊

养殖或种植区域;以区域集中连片、效果最佳为原则,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20m,

绘制飞行作业图。将飞防区域作业图和位置坐标一一对应,制定飞防航线。

6.7.4作业方案

包括作业区面积、作业时间、防治面积、用药种类、特殊标注物、作业方式、有效喷幅、航髙、航

带、选用机型及数量、航空公司名称、使用机场、起降场、每架次用药量、作业架次、飞行时间、作业

的组织和顺序安排。

7飞防作业

7.1气象条件

适宜条件为:一般风速低于4m/s,其中片林区域风速低于6m/s;晴天,无雨雾,飞防作业后无短

时间暴雨且24h降水量小于24.9mm(不超过中雨),温度10℃~35℃,相对湿度30%~90%,能见

度大于2km,同时需要了解飞防作业区局部小气候和气流情况。记录飞防期间(3天内)气象条件。

7.2设备检测与校准

参照MH/T1002.1、MH/T1031、MH/T1040、LY/T2024相关规定执行。飞防前需对药箱、喷杆

压力、管道流量,电动雾化器转速、喷头,以及飞防有效喷幅、喷幅分布模式、喷施率进行检测与校准。

7.3病虫调查

全面调查银杏病虫害发生情况。银杏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成灾标准应符合LY/T1681的规

定,银杏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效)调查表见附录C。

7.4作业时间

7.4.1针对银杏超小卷叶蛾,应选择卵孵化盛期前开始作业。必要时在特殊养殖或种植区域可采取错

时作业。

7.4.2茶黄蓟马世代重叠现象突出,可在第1代低龄若虫期,第2代老熟成虫期至第3代低龄若虫期

进行2次作业。

7.4.3银杏叶枯病发病时间为每年的6~9月,可分别在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进行3

次作业。

7.5农药

5

DB32/T4232-2022

农药应符合GB/T8321、GB12475、GB20813、NY/T1276的规定。选择已经登记、适合防治对象

且可以直接喷洒或兑制成液体剂型的农药。根据作业计划核实农药种类、用量,采用专车运输,做好通

风避日、阴凉干燥贮存措施。

7.6药液配置及装药

由专业人员根据农药性质、飞机机型、每架次用药量、每架次作业面积、气温、风速情况,按NY/T

1276的规定配制药液并做好配制记录,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施药记录表见附录E。按照作业准备要求装载

药液。装载药液时,应防止杂物混入。

7.7试航

正式作业前,用清水进行试航试喷,调整喷洒设备,进行空中观察,熟悉作业区地形地貌。

7.8作业

按CCAR91的规定和作业设计要求进行作业,并记录飞机机型、飞机性能参数、每架次药物装载

量、作业地点、作业时间,并做好记录表。飞机施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现场记录表详见附录D。

8作业质量测定与防治效果评价

8.1作业质量核查

作业质量可参照MH/T1002.1、MH/T1031、MH/T1040规定,测定喷洒量、有效喷幅宽度、雾滴

覆盖密度、雾滴大小、雰滴分布均匀度和回收率,测定方法见附录D。收集汇总航迹和施药轨迹数据,

与作业方案和防治质量要求进行比对、核查,判定防治作业质量,对施药覆盖率小于95%进行补防或重

防。

8.2防治效果调查

8.2.1调查时间

在防治效果产生的末期,分病虫种类进行。

8.2.2调查内容

根据飞防作业区面积大小、地形地貌、郁闭度和地被物情况,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检查防治效果。虫害防治效果用枝梢被害率或虫口减退率表示,病害防治效果用叶片保存率表示。

8.3效果报告

在实施飞防区域,分别选择银杏栽植片林、苗圃和风景名胜区、工业园区树木及城镇景观绿化带设

置固定调查样点,每个样点选取1块~2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要有200株以上树木。采用对角线或平

行线法,从标准地中抽取10株~20株样株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做好标记。飞防前,调查标准地样

株叶片上茶黄蓟马的虫口密度。飞防后,统计银杏超小卷叶蛾危害的枝梢被害率和银杏叶枯病的叶片保

存率及茶黄蓟马虫口密度,并计算其虫口减退率,评价飞防效果。出具效果分析评价报告,并组织专业

技术人员或相关专家审查鉴定。计算公式和评价指标详见附录F。

6

DB32/T4232-2022

8.4人工补充防治

根据设计和防治效果检查,对难以飞行作业的应防区、漏防区、防治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块,

及时进行人工地面补充防治。

9安全注意事项

9.1机组人员应具备CCAR61规定的资质,并遵守CCAR91的规定运行规则。

9.2飞防作业参与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专业培训并按GB12475和NY/T1276的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9.3非执行任务人员不得靠近飞机或乘坐飞机。

9.4采用野外临时起降场时,做好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起降场、靠近油车、药车。

9.5飞机、燃油和工具应由专人看管。

9.6飞防作业时,要采取措施避免发生药害。

9.7飞防作业结束后,及时对飞机及装药池(缸、桶、罐)、喷洒部件进行清洗,并对使用过的药桶

和剩余药剂妥善保管和集中处理。

A

A

7

DB32/T4232-2022

附录A

(资料性)

银杏超小卷叶蛾、茶黄蓟马和银杏叶枯病基本信息

A.1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ginkgoicolaLiu

属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银杏结果短枝

和当年生嫩枝梢,后期幼虫卷叶危害,当年新枝梢变黄、焦枯、断落,导致叶片和嫩枝枯死脱落。是全

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银杏超小卷叶蛾1年发生1代,以蛹在粗树皮

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中旬为羽化盛期,4月底羽化结束,羽化期14—15天。4月中旬

至5月中旬为卵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幼虫危害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后老熟幼虫转入树皮内滞育,

11月中旬陆续化蛹。在银杏超小卷叶蛾的成虫羽化期和幼虫孵化盛期进行化学防治,可以有效地杀死

成虫和幼虫,挽回因其幼虫上树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银杏超小卷叶蛾以蛹在粗树皮内或树枝裂缝中

越冬,成虫羽化后,蛹壳一半嵌在树皮中一半露在树皮表面,通过调查统计成虫羽化后树干表皮蛹壳的

发生时间和数量,可以准确了解成虫羽化的情况,预测预报幼虫危害发生时间、发生范围及危害程度,

从而科学指导防治。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银杏超小卷叶蛾成虫羽化与环境温度变化呈明显的有关。因此,

利用固定监测点对银杏超小卷叶蛾成虫羽化进度的调查数据,准确地预测始见期、高峰期,对提高银杏

超小卷叶蛾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图A.1银杏超小卷叶蛾危害状图A.2银杏超小卷叶蛾蛹(壳)

图A.3银杏超小卷叶蛾幼虫

8

DB32/T4232-2022

A.2茶黄蓟马ScirtothripsdorsalisHood

又名茶黄硬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是一种刺吸性害虫,主要寄主有茶

叶、银杏等,成虫和若虫见图A.4。

图A.4茶黄蓟马若虫和成虫

银杏茶黄蓟马在江苏邳州及周边区域一年发生4代,可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孤雌生殖),世

代重叠严重。4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可为害。10月下旬,4龄若虫通常在地表或在潮湿的枯枝落叶层中化

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代4龄若虫羽化,暖冬年份4月上旬即可见越冬代成虫。成虫具有取食嫩叶

并在其上产卵的习性,成虫和若虫还有避光趋湿的习性。越冬代成虫先为害主干分蘖苗或靠近主干的下

部叶片,以后逐步向上转移分散为害。一般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为第一代发生期,5月下旬至7月下旬、

7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8月上中旬至10月中旬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代发生期。10月下旬,3龄若虫不

取食,在土壤缝隙、枯枝落叶层或树皮缝隙中蜕皮进入4龄若虫越冬。雌虫羽化后3天~5天,在叶背、

叶脉处或叶肉内产卵,每头雌虫少则产卵10粒,多则100粒。卵期一般8天~12天,春、秋季卵期延长。

图A.5茶黄蓟马主要危害状

茶黄蓟马主要危害银杏叶片,在叶片背面锉吸汁液,同时也为害枝梢、嫩头。受害叶片失绿,影响

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背面和正面均出现枯白斑,甚至提早落叶,导致银杏树叶的银杏苦内酯和银

杏黄酮的含量大大下降,生长发育速度变慢,银杏果变小,成果率降低。见图A.5。

A.3银杏叶枯病Ginkgoleafblight

9

DB32/T4232-2022

银杏叶枯病的病原菌已发现三种,即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围小丛壳菌

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银杏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ginkgoHori。病

原菌侵染初期叶片先端黄化,病情加重后黄化部位逐渐褐变,并由局部扩展至整个叶缘,呈现褐色至红

褐色叶缘病斑。其后病斑继续向叶基部延伸,整个叶片变成褐色、脱落。导致树势衰弱,生长明显受阻。

图A.6银杏叶感染叶枯病症状

银杏叶枯病一般在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叶片感病后,初期叶片先端局部开始褐变坏死,不久

逐渐扩展至整个先端部位,呈现褐色、红褐色病斑。以后,病斑继续向叶片基部发展,呈暗褐色和灰褐

色,最后叶片枯死、脱落。6至8月间,病斑边缘呈波纹状,界限清晰,有时有黄色线带。9月间,当病

斑边缘呈现水渍状渗透扩展时,其病健交界多半变得不明显。发病期,于病斑上可见多种黑色灰绿色毛

绒装或黑色小点状的真菌子实体。

银杏叶枯病是有三种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但是在寄生性、致病性以及出现时期、数量上都存在较

大的差异。链格孢病菌对银杏健康叶片或黄花叶片都有明显的致病性。而且不论在哪个发病时期在数量

上都占绝对优势,因此,链格孢病菌为主要致病菌。另外围小丛壳病菌对健康叶片和黄化叶片都有较强

致病性。在整个发病时期来看,9月份在数量上居多。银杏盘多毛孢只能为害黄化叶片,在数量上也占

少数,在10月份数量才明显增多。

银杏叶枯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立地条件、树龄、栽培管理等等。主要因为土壤板结,缺肥

力,地下水位过高,枝叶过多影响通风透光,众多因素造成银杏树树势衰弱,以致叶枯病年年发生,严

重影响景观效果。另外,银杏栽植过密,和水杉栽植过近,也能导致银杏叶枯病的发生。与感染赤枯病

的水杉栽植较近的银杏,两种病菌在两个宿主上相互感染,使病情加重。如邳州栽植了近50万亩的银杏,

境内又栽植了大量的水杉,从每年7月份开始银杏树开始患叶枯病,同时水杉也患赤枯病,8、9月份树

叶开始枯黄脱落。银杏叶枯病菌链格孢菌和水杉赤枯病菌链格孢菌应属同一个种,在两个寄主银杏和水

杉相互感染,都有明显的致病性。

10

DB32/T4232-202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