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205-2015 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与审核技术规范
DB11/T 1205-2015 DB11/T 1205-2015 Industrial energy audit report preparation and review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7月
-
202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附件
现行有效北京市地方标准目录(摘录)
(2019年标字第20号、总第258号)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行业主管部门复审情况备注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正文中的
工业锅炉系统能北京市市场监
56DB11/T180-20102019年复审“GB/T10180-2003”更新为“GB/T
效监测与评定督管理局
10180”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正文中的
农业企业标准体北京市农业农
90DB11/T201-20132019年复审“DB11/T1001-2009”更新为
系通则村局
“DB11/T1001”
(1)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T
16715.1-1996瓜菜作物种子瓜
类”更新为“GB16715.1瓜菜作物
黄瓜嫁接苗生产北京市农业农
128DB11/T268-20052019年复审种子第1部分:瓜类”;
技术规程村局
(2)将正文中的“GB/T
16715.1-1996”更新为“GB
16715.1”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
(1)“GB/T22081信息技术安全
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更新
档案数字化规范中共北京市委
为“GB/T22081信息技术安全技
579DB11/T765.7-2013第7部分:成果存办公厅(北京市2019年复审
术信息安全控制实践指南”;
储与利用档案局)
(2)“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
房设计规范”更新为“GB50174数
据中心设计规范”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T
水利工程施工资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779DB11/T950-2013北京市水务局2019年复审
料管理规程更新为“GB/T18894电子文件归
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T
工业用能单位能
北京市发展和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更新
1046DB11/T1205-2015源审计报告编制2019年复审
改革委员会为“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
与审核技术规范
计算方法”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行业主管部门复审情况备注
非工业用能单位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T
能源审计报告编北京市发展和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更新
1047DB11/T1206-20152019年复审
制与审核技术规改革委员会为“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
范计算方法”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
(1)“GB/T13234企业节能量计
交通运输业用能算方法”更新为“GB/T13234用
单位能源审计报北京市发展和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1048DB11/T1207-20152019年复审
告编制及审核技改革委员会(2)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
术规范“GB/T13317铁路旅客运输组织
术语”更新为“GB/T13317铁路
旅客运输词汇”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T
工业用能单位能
北京市发展和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更新
1097DB11/T1255-2015源管控中心建设2019年复审
改革委员会为“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
指南
计算方法”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T
非工业用能单位
北京市发展和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更新
1098DB11/T1256-2015能源管控中心建2019年复审
改革委员会为“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
设指南
计算方法”
ICS01.110
A01
备案号:46577-2015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205—2015
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与审核
技术规范
Writingandverify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son
energyauditreportsforindustrialenergy-using
units
2015-07-08发布2015-1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205—2015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总体要求..............................................................................................5
5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主要内容......................................................................................................6
6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报告用表..............................................................................................................2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写格式...............................................................36
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审核评分指南.......................................................39
I
DB11/T1205—2015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力、银了飞、张玉梅、张竹茜、李雪娇、于凤菊、丁勇、安周建、张超。
III
DB11/T1205—2015
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与审核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框架、编制内容、格式要求和审核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审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7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2588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64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58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716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8749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28750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
GB/T28751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源energyresource
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
种资源。
3.2
1
DB11/T1205—2015
能源审计energyaudit
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它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
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GB/T17166-1997,定义3.1]
3.3
审计期auditperiod
能源审计所考察的时间区段。考察期通常选为一年或其它特定的时间区段。
[GB/T17166-1997,定义3.2]
3.4
能源利用状况stateofenergyutilization
用能单位在能源转换、输配和利用系统的设备及网络配置上的合理性与实际运行状况,工艺及设备
技术性能的先进性及实际运行操作技术水平,能源购销、分配、使用管理的科学性等方面所反映的实际
耗能情况及用能水平。
[GB/T15316-2009,定义3.1]
3.5
能量的当量值energycalorificvalue
按照物理学电热当量、热功当量、电功当量换算的各种能源所含实际能量。按国际单位制,折算系
数为1。
[GB/T2589-2008,定义3.2]
3.6
能量的等价值energyequivalentvalue
生产单位数量的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一次能源的能量。
[GB/T2589-2008,定义3.3]
3.7
折标煤系数standardcoalcoefficient
各种能源折算为一次能源,单位为标准煤当量的转换系数称为折算系数或折标系数。燃料能源以低
位发热值为计算基准折算标准煤煤量。低位发热量为29307千焦(kJ)(或7000千卡(kcal))的燃料称为
1千克标准煤(kgce)。
[GB/T2589-2008,6.2]
3.8
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instrumentofenergy
2
DB11/T1205—2015
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GB17167-2006,定义3.1]
3.9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equippingrateofenergymeasuringinstrument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
[GB17167-2006,定义3.2]
3.10
有效能量effectiveenergy
达到工艺要求时,理论上必须消耗的能量。
[GB/T2588-2000,定义3.3]
3.11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testingforenergyconsumptionofequipment
用能设备在规定的工况下,测试其供给能量、有效能量和损失能量,评价其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GB/T6422-2009,定义3.1]
3.12
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
用能单位的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
和。
对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
和。企业中主要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应以实测为准。
[GB/T2589-2008,定义3.5]
3.13
余热excessheat
以环境温度为基准,被考察体系排出的热载体可释放的热量。
3.14
余热资源(量)residualheatresource
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的可利用的余热量。
3.15
余热资源回收率wasteheatrecoveryrate
被考察体系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量占总余热资源量的百分数。
3
DB11/T1205—2015
3.16
监测monitor
对需要掌握或限制其量值变化的参数进行连续的或定期的测量。
3.17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energybalanceofequipmentofusingenergy
对设备的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进行考察,以定量分析用能情况。
[GB/T2587-2009,定义3.1]
3.18
设备热效率thermalefficiencyofequipment
热设备为达到特定目的,供给能量的有效利用程度在数量上的表示,它等于有效能量占供给能量的
百分数。
[GB/T2588-2000,定义3.1]
3.19
企业能量平衡energybalanceofenterprise
以企业(或企业内部的独立用能单元)为对象,对输入的全部能量和输出的全部能量在数量上的平
衡关系的研究,也包括对企业能源在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各环节与回收利用和外
供各能源流的数量关系进行的考察,定量分析企业用能情况。
[GB/T3484-2009,定义3.1]
3.20
节能监测monitoringandtestingofenergysaving
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或行业、地方规定)和能源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
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
[GB/T15316-2009,定义3.3]
3.21
节能措施energyconservationmeasures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降低能源消耗所采用的方法。
[GB/T28750-2012,定义3.1]
3.22
企业节能量energysavedofenterprise
企业统计报告期内实际能源消耗量与按比较基准计算的能源消耗量之差。
[GB/T13234-2009,定义2.2]
4
DB11/T1205—2015
3.23
节能率energysavingrate
统计报告期比基期的单位能耗降低率,用百分数表示。
[GB/T13234-2009,定义2.8]
4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总体要求
4.1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基本框架
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文本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并按如下顺序装订成册:
a)封面;
b)扉页;
c)摘要;
d)目录;
e)正文;
f)附件。
4.2报告封面
报告封面按从上到下顺序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用能单位名称;
b)审计报告书名称;
c)报告书编写单位;
d)报告书完成时间落款(具体到月)。
4.3扉页
扉页应包括能源审计报告确认单和审计人员名单。
能源审计报告确认单应包含能源审计报告确认内容、能源审计单位签字盖章、被审计单位签字盖章、
审计报告出具日期。
审计人员名单格式见附录A表A.1和表A.2。
4.4摘要
摘要部分文字编辑应全面、精炼,字数应在2000字以内。
能源审计报告摘要内容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审计基准期为20XX年1月-12月,审计期为20XX年1月-12月。
b)用能单位概况。简要介绍以下内容:
1)用能单位简介。用能单位属性、行业及历史沿革,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和能力,用能单位
能源消耗总量;
2)上轮能源审计措施落实情况。
c)用能单位能源系统简介。简要说明用能单位的主要用能系统。
d)能源管理情况。简要说明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现状并进行评价。
e)用能单位计量及统计现状。简要说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及统计现状并进行评价。
5
DB11/T1205—2015
f)用能单位生产的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简要说明用能单位生产的主要产品种类、产量,以及采
用的主要生产工艺。
g)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指标的主要数据。简要介绍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指标中的主要数据,包括综合
能耗、产品能耗等,具体要求如下:
1)对审计期的能源消耗进行说明,列出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变化趋势(数据可采用列表方
式说明,样表见附录A表A.3);
2)简要描述用能单位能源品种消耗结构(采用文字配审计期的结构饼图);
3)简要说明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成本;
4)简要说明单位产品能耗、产值能耗变化情况,并与能耗限额、行业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水平
进行比较(数据可采用列表方式说明,样表见附录A表A.4)。
h)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简要介绍以下内容:
1)审计期内开展的节能工作列表说明;
2)列表说明用能单位已实现的节能量,并说明与本期五年规划考核指标对比情况。(样表见
附录A表A.5)。
i)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简要说明用能单位能源输入、转换、输送、使用、回收和管理等环节的
问题并提出存在的节能潜力。
j)节能方案建议。根据装备水平、单耗的对标、设计参数和历史最好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定量
分析和专家诊断,给出计划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及技术与效益分析(样表见附录A表A.6)。
k)审计结论。应高度概括,清晰明确。
4.5目录
目录中所列标题不应超过三级。
4.6报告正文内容框架
报告正文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审计事项说明;
b)用能单位概况;
c)用能单位能源管理;
d)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e)主要用能设备运行监测分析;
f)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分析;
g)用能单位能耗指标分析;
h)用能单位节能效果与节能潜力分析;
i)审计结论。
4.7编写格式要求
报告应按照附录B的格式要求编写,采用正反面打印。
5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主要内容
5.1审计事项说明
6
DB11/T1205—2015
5.1.1审计目的
从政府节能工作开展、用能单位自身节能工作开展等方面说明本轮审计工作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具
体要求为:
a)检查、测试、诊断、咨询和评价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状况、管理水平、利用效率、消耗指标、财
务过程、综合利用及环境效果;
b)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原因,查找节能潜力;
c)提出整改措施,制订节能目标和规划。
5.1.2审计依据
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以及被审计用能单位所
属行业的准入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列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文件与审计项目相关,
并且审计过程中采用列出的标准和法规。
5.1.3审计期
审计期:20XX年1月-12月,审计基准期:20XX年1月-12月。审计基准期一般为上期五年规划的末
年。如果无法确定基准期,采用对比期。
注:审计期一般为上一年度1月-12月。
5.1.4审计范围
应严格按照GB/T17166确定清晰明确的能源审计范围。
审计的能耗范围与产值范围应一致,遵循“谁消费,谁统计”原则。
注:审计范围包括用能单位法人总部及其下属产业活动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能耗范围应和产值范
围一致。
5.1.5审计内容
根据GB/T17166的规定,审计内容包括:
a)用能单位概况;
b)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c)用能单位的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d)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与统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e)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指标分析与评价;
f)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与评价;
g)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h)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i)用能单位节能效果(节能量计算)与节能潜力分析;
j)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5.2用能单位概况
5.2.1用能单位简介
7
DB11/T1205—2015
用能单位简介包括工业总产值、利税、员工数、总资产、占地面积等相关指标,主要产品简介及生
产能力,能源消费特点等。具体要点如下:
a)用能单位成立时间、所有制性质、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员工数量;
b)用能单位经济规模与构成、产品产量、生产能力;
c)用能单位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在地区和行业中的地位;
d)用能单位能源使用品种介绍。
注:以上内容的截止日期为审计期年末。
5.2.2生产机构设置情况
介绍用能单位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绘制用能单位组织机构图,主要包括用能单位管理部门、
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
明确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5.2.3主要生产系统
介绍主要工艺、装置、主要设备名称及生产能力;绘制主要工艺流程图、从原料到成品的流程、主
要工艺能源消耗流向等;对比国家、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工艺进行客观评价,如有条件应与国际先进
工艺水平对比并客观评价。描述流程图中主要耗能的工艺环节(工艺或装置)的能耗情况。具体要点如
下:
a)精练介绍主要生产工艺,突出产品生产流程图中主要生产工艺,粗略介绍次要生产工艺;重点
描述主要耗能工艺和用能设备,强调用能特点;
b)针对审计范围对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包括对主要产品、产能、工艺流程介绍,说明工序能源消
耗品种、绘制工艺流程图、介绍主要耗能工序或装置以及编制主要设备一览表(样表见附录A
表A.7)。
5.2.4辅助生产与附属生产系统
说明辅助生产系统与附属生产系统用能状况。
按能源品种说明辅助生产与附属生产系统能源利用情况,辅助生产及附属生产系统各环节的设备配
置、运行情况,按能源品种绘制能源利用系统图,分析评价辅助生产及附属生产系统合理性,明确是否
存在不合理用能流程。
注:辅助生产系统指为生产系统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气、采暖、制冷
等生产装置;附属生产系统指为生产系统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及生产界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主要包括办公室、
操作室、浴室、中控分析、三废处理及车间照明、通风等设施。用能单位重点公共辅助耗能设备一览表样表见附录A表
A.8。
5.2.5能源利用流程简述
绘制用能单位能源流程图及通过简要文字进行说明。
按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及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说明能源流向情况。根据用能单位的性
质及用能特点绘制能源利用流程图,清晰表达能源流向。能源加工转换环节的单元应包括用能单位自产
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各生产单元,终端使用环节的用能单元分解到主要产品。
5.2.6淘汰设备情况及说明
8
DB11/T1205—2015
说明用能单位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设备情况,样表见附录A表A.9。仍然使用国家明令禁止
的高耗能设备情况应汇总列表。要求现场核查主要用能设备情况。
5.2.7上轮能源审计措施落实情况
说明用能单位上轮能源审计提出的能源管理、节能改进措施落实情况。首次开展能源审计的用能单
位应说明。
5.3用能单位能源管理
5.3.1能源管理目标和方针
介绍本期五年规划期间节能目标和年度目标、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对无能源管理方针和
目标的用能单位,应在审计期间制定公布,并给出说明。评价节能目标分解落实机制。具体要点如下:
a)查看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方针,在此基础上确定能源管理目标,并考察其合理性;
b)用能单位应根据单位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在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
c)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应以书面文件颁发。
5.3.2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
介绍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人员状况、节能管理网络、管理机构的职权、能源管理机构
运行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了解能源管理机构,查阅相关部门、岗位的职责书。具体要点如下:
a)说明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现状、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况、能源管理师及其持证上岗情况;
b)了解能源管理岗位设置及对应职责,评价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审查是否明确
规定其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
c)了解能源管理岗位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备案情况、职责、接受培训情况,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
机构运行情况给出评估意见。
5.3.3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根据GB/T15587要求,核查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制度现状(能源管理岗位职责、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能源统计管理制度、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节能技改管理制度、节能宣传教
育制度、节能培训制度、节能奖惩制度)和执行情况。依据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档案三方面进行
核查,追踪检查每一项能源管理活动是否按文件规定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查阅相关文件,检查职能部门是否按文件要求执行。审查能源管理制度重要条款的实际执行效果,
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文件给出审查评估意见。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a)能源输入管理。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1)是否制定清晰的能源输入管理制度;
2)能源输入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3)按照以上要求给出制度核查结论,并提出完善建议。
b)能源加工转换管理。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1)是否制定清晰的能源加工转换管理制度;
2)能源加工转换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3)按照以上要求给出制度核查结论,并提出完善建议。
9
DB11/T1205—2015
c)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1)是否制定清晰的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制度;
2)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3)按照以上要求给出制度核查结论,并提出完善建议。
d)能源使用管理。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1)是否制定清晰的能源使用管理制度;
2)能源使用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3)按照以上要求给出制度核查结论,并提出完善建议。
e)能源定额管理情况。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1)是否制定清晰的用能单位能源定额管理制度和规范;
2)能源定额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3)按照以上要求给出制度核查结论,并提出完善建议。
f)节能技改管理。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1)用能单位是否制定节能技改管理制度和规范;
2)用能单位节能技改管理执行情况是否规范合理;
3)按照以上要求给出制度核查结论,并提出完善建议。
g)能源管理制度执行汇总。具体审查要点如下:
1)对上述各项能源管理活动中制定的各种文件进行汇总说明,包括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
录文件等,样表见附录A表A.10;
2)对照标准说明用能单位相关的节能管理制度是否完备,如不完备需给出改进建议;
3)通过档案记录内容及现场核查,说明能源管理相关制度贯彻执行情况以及是否起到相应的
约束作用。
5.3.4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根据GB/T23331的规定,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价。
5.3.5节能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说明用能单位在节能宣传、教育及培训中所做的工作,包括用能单位内部培训情况,参加行业、国
家或省市有关节能培训情况、技能培训情况等。
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和照片,审核相关通知及培训备案文件。
5.3.6能源管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查阅相关文件、纪要和制度执行文件,根据GB/T15587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评价,重
点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寻找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核实上轮能源审计提出的能源管
理整改建议落实情况,指出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5.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5.4.1能源计量情况
说明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建设,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检查周期、受检率情况,分析计量存在问题。
10
DB11/T1205—2015
详细查看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档案、计量网络图和各项原始记录,了解计量器具管理,现场进行
抽查,对用能单位现有能源计量情况能否满足能源管理给出评价。
审核用能单位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满足管理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制定和实施有关文件,
对计量器具的购置、安装、维护和定期检定实行管理,保证其准确可靠。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a)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详细说明用能单位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评价其可操作性及执行情
况、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配备及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情况。
b)计量器具配置情况。对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置情况进行说明,通过现场走访、查阅计量器具检
定证书等手段对用能单位提供的计量器具配置及合格情况进行审核。评价用能单位计量器具的
配备率、准确度等级、性能等是否满足GB17167及相关行业、地方标准的要求,给出相关改
进建议。统计汇总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考察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充分考虑现行国家标
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8234-1999 看谱镜 1999-08-06
- JB/T 8377-1996 电热远红外型 芯烘干炉 技术条件 1996-04-22
- JB/T 8026.4-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调节支承 1999-08-06
- YB/T 5335-2006 五氧化二钒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 2006-07-27
- HB 3346-1981 9 弧齿锥齿轮单面盘铣刀(试行) 1981-11-02
- QJ 20040.3-2011 不锈钢螺钉垫圈组合件 第3部分: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弹簧垫圈和平垫圈 2011-07-19
- HB 7068.4-1994 射频无反射室用聚氨酯泡沫吸波材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明火燃烧和热幅射产生毒性气体试验 1994-10-31
- HB 5284-1984 航空用GH220合金热轧棒材技术条件 1984-06-18
- HB 4152-1988 加工高温合金、钛合金通孔用带后引导的硬质合金直柄机用阶梯铰刀 d=6.0~9.5mm 1988-04-09
- SJ 3183-1989 双卡套式管接头系列 198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