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477-2012 草原沙化地面监测技术规程

DB51/T 1477-2012 DB51/T 1477-2012 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477-2012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11-15
实施日期
2012-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477—2012

草原沙化地面监测技术规程

2012-11-15发布2012-12-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477—201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样地选择..........................................................................1

5样方测定..........................................................................2

6路线调查..........................................................................3

7数据管理..........................................................................4

附录A(规范性附录)..................................................................5

附录B(规范性附录)..................................................................9

I

DB51/T1477—2012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岩、唐川江、张新跃、周俗、张绪校、侯众。

II

DB51/T1477—2012

草原沙化地面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原沙化监测地面调查的样地选择、样方测定、路线调查等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草原沙化监测地面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377—2003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

DB51/T939—2009草原资源遥感监测地面布点与样方测定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草原沙化steppesandification

草原在风蚀、干旱、鼠虫害和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影响下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土壤受侵蚀,土质变粗

沙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物质流失,草地生产力减退,致使原非沙漠化的草地,出现以风沙活

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的草原退化过程。

3.2

地面监测groundmonitoring

通过在地面设定路线、样地、样方等进行监测对象的观察测定,获取监测对象各种信息的过程。

3.3

路线调查linesurvey

通过设定的横穿主要代表草原沙化分布区域的路线进行调查的过程。

3.4

沙化指示植物sandificationindicatorplant

对草原沙化具有指示作用和意义的植物。

4样地选择

1

DB51/T1477—2012

4.1样地选择

在监测区域内,按照草原沙化分布情况和草原资源状况,设置一定数量用于测定不同草原沙化类型

相关信息的监测样地。样地选择条件如下。

4.1.1代表性

样地应反映不同草原沙化类型分布状况的总体水平。

4.1.2典型性

样地应设置在横穿草原沙化分布区域能真实反映草原沙化类型和生态状况的典型地段。

4.1.3其它因素

样地应选择人力、物力和交通等条件良好的地段,便于监测工作开展。

4.2定位

在遥感影像图或草地类型图上确定草原沙化分布监测样地的中心点后,用GPS准确定位,现场核实

该区域草原沙化的类型和分布状况。

5样方测定

5.1样方布设

5.1.1布设要求

在监测样地内按照监测内容设置相应样方,尽量选在对草原沙化具有指示性的沙化指示植物分布的

坡度较小、比较平缓的地方。

5.1.2样方数量

一个样地设置样方数量大于等于3个。

5.1.3样方间距

样方间距不得小于遥感影像像元代表的最大距离。

5.1.4样方面积

草本及矮小灌木小样方面积为1m×1m,高大禾草及灌木样方面积一般为100m(10m×10m,25m×20m)。

5.1.5参考点

样方设置时应设置参考点,参考点应选择在未沙化草原上且属于沙化条带的延长线上。

5.2编号

监测样地、样方和照片应统一编号。

5.3测定时间

2

DB51/T1477—2012

地面测定时间一般为每年7月~8月,当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时,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时间应同步,以

能准确反映监测内容状况的时间为宜。

5.4测定单位

测定单位采用国际标准公制单位。

5.5测定内容与方法

5.5.1样地描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