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983-2020 暖冬等级

GB/T 21983-2020 Warm winter grad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983-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21
实施日期
2020-07-2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站、区域、全国暖冬的判定方法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暖冬的监测、预测、评价及服务。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气候中心
起草人:
陈峪、向洋、邹旭恺、王凌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ÿþ

ÿþýü

ûúùø

ûú

GB/T21983-2020

目次

前言…………·”……HI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暖冬分类、判定与等级划分………·……”……”…….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暖冬阑值取值方法………·……”……”……..3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全国暖冬指数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7

GB/T2198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19832008《暖冬等级儿与GB/T21983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2

一一修改了“范围”一章(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k

一一修改了“暖冬M单站暖冬阑值”“冬季平均气温M气候平均值”的定义(见第2章,2008年版的

2.1~2.4)'

增加了“单站M区域”“暖冬指数”“有效站点川有效网格”术语和定义(见2.5、2.6、2.8~2.10)'

增加了“暖冬分类”(见3.1)'

一一修改了区域强暖冬和全国强暖冬的界定方法(见3.2.2.2、3.3.2.2'2008年版的3.2.2、3.3.2)'

一一增加了对区域暖冬评定站点的要求(见3.2.2.3)'

一一增加了对全国暖冬指数计算涵盖范围的说明(见3.2.3.3)'

增加了目标年气候平均值选用年代的规定(见附录A的A.I);

增加了距平计算公式(见附录A的A.4)'

修改了经纬度网格划分的格距和有效网格面积的计算公式(见附录B的B.l,2008年版的3.3.

1.1、3.3.1.2)'

一一增加了全国强暖冬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B的B.6、B.7)。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a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家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陈峪、向洋、邹旭铠、王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

一一-GB/T21983-2008。

I

GB/T21983-2020

暖冬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站、区域、全国暖冬的判定方法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暖冬的监测、预测、评价及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冬季平均气温wintermeanairtempera!町@

上年12月至当年(目标年)2月的平均气温。

注E单位为摄氏度(℃λ

[GB/T336752017,定义2.1]

2.2

气候平均值climatologicalnorm副

气候态

常年值

最近连续3个整年代的气象要素平均值。

注E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相关规定,每年代更新一次,即2011年2020年期间,采用1981年2010年的

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依此类推。

2.3

冬季平均气温距平winterm回nsurfaceai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