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91-2002 樱桃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291-2002 Cherry tomato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291-2021 |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91-200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2-12-31
实施日期
2002-12-31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达到无公害樱桃番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日光温室、塑料棚、改良阳畦、连栋温室等保护设施的樱桃番茄无公害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蚌埠市郊区农委
起草人:
王红梅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91—2002

樱桃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2002-12-31发布2002-12-31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91—2002

目次

前言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产地环境……………………4

5生产技术管理………………4

I

DB34/T291—2002

前言

彩色甜椒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规范生产特制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根据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要求进行起草的。

本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蚌埠市郊区农委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红梅。

II

DB34/T291—2002

樱桃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达到无公害樱桃番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日光温室、塑料棚、改良阳畦、连栋温室等保护设施的樱桃番茄无公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16715.3-1999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005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保护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寒冷、高温、多雨季节,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所采用

的定型设施。

3.2日光温室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

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3.3塑料棚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

3.4连栋温室

以塑料、玻璃等为透明覆盖材料,以钢材为骨架,二连栋以上的大型保护设施。

3.5改良阳畦

由保温和采光维护结构组成,东西向延长的小型简易保护设施。

3.6温床

依靠生物能、电能或其他热源提高床土温度进行育苗的设施。

3.7土壤肥力

3

DB34/T291—2002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提供和协调营养与环境条件的能力。

4产地环境

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的地块,并符合NY-5010的规定。

5生产技术管理

5.1保护设施的规格要求

5.1.1塑料中棚:矢高1.5m~2m,跨度4m~6m。

5.1.2塑料大棚:矢高2.5m~3m,跨度6m~12m,长度30m~50m。

5.1.3连栋温室:单栋跨度6m~9m,脊高4.0m~6.0m,二连栋以上的大型保护设施。

5.1.4改良阳畦:跨度约3m,高度约1.3m。

5.2栽培季节的划分

5.2.1早春栽培:深冬定植、早春上市的茬口。

5.2.2秋冬栽培:秋季定植、初冬上市的茬口。

5.2.3冬春栽培:初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的茬口。

5.2.4春提早栽培:终霜前30d左右定植、初夏上市的茬口。

5.2.5秋延后栽培:夏末初秋定植、国庆节前后上市的茬口。

5.3多层保温覆盖

棚室内外增设二层以上保温覆盖的方式。

5.3.1保护材料选择

5.3.1.1大棚选择0.08mm~0.1mm多功能无滴防老化膜。

5.3.1.2连栋温室选择0.12mm~0.15mm多功能无滴防老化膜。

5.4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栽培、早春栽培、春

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秋冬栽培、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

种;长季节栽培选择高抗、多抗病害,抗逆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

5.5育苗

5.5.1播种前的准备

5.5.1.1育苗设施: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

虫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

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5.5.1.2营养土: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草炭、垄糠灰、复合肥等,按一

定比例配制营养土,要求孔隙度约60%,pH6~7,速效磷100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

4

DB34/T291—2002

速效氮150mg/kg,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cm。

5.5.1.3播种床: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ml~50mL,加水

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d后揭膜,待气体散尽后播种。

5.5.2种子处理

5.5.2.1消毒处理

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下述消毒方法。

5.5.2.1.1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

早疫病。

5.5.2.1.2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h~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

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5.5.2.2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h~8h后捞出洗净,低温季节置于25℃保温催芽。

5.5.3播种

5.5.3.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5.5.3.2种子质量

符合GB1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

5.5.3.3播种量

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每667m2栽培面积用种量20g~30g。每平方米播种床播种量10g~15g。

5.5.3.4播种方法

当催芽种子70%以上破嘴(露白)即可播种。夏秋育苗直接用消毒后种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