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75-2023 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DB11/T 2175-2023 Ecological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1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175—2023
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qualitymonitoringnetwork
2023-12-25发布2024-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175—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网络建设架构.....................................................................2
5地面监测网络.........................................................................3
6遥感监测网络.........................................................................5
7生态监测网络数据管理.................................................................6
附录A(资料性)监测指标体系.....................................................7
参考文献.........................................................................9
I
DB11/T217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鹿海峰、李令军、陈韵如、赵文慧、张蔷、李琪、秦丽欢、周伟奇、王静。
II
DB11/T2175—2023
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构成,包括地面生态监测站地址的选择、固定样地的
布设、遥感监测体系的构成以及监测指标的设置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9612低空数字航摄与数据处理规范
HJ710.3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哺乳动物
HJ710.10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大中型土壤动物
HJ710.11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大型真菌
HJ1166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遥感解译与野外核查
HJ1176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与集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态质量ecologicalquality
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
生态质量监测网络ecologicalqualitymonitoringnetwork
通过设置地面监测站点和固定样地,结合航天、航空、地面遥感等手段,对生态质量进行长期、系
统监测的网络。由地面监测网络和遥感监测网络两部分构成。
地面生态监测站groundecologicalmonitoringstation
通过自动或人工等方式对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监测,获取定期监测数据的地面固定站点,用以揭示生
态质量现状及动态变化。
固定样地permanentsampleplot
为定期开展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特征的监测,设置的具有一定面积、能表征所监测
生态系统特征的样地。
[来源:GB/T33027—2016,3.1,有修改]
航天遥感spaceborneremotesensing
1
DB11/T2175—2023
以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航天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
[来源:GB/T14950—2009,3.4,有修改]
航空遥感airborneremotesensing
以飞机、气球、无人机等航空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
[来源:GB/T14950—2009,3.3,有修改]
地面遥感ground-basedremotesensing
传感器位于塔台、脚架、车、背包等地面平台的遥感技术。
[来源:GB/T14950—2009,3.6,有修改]
4监测网络建设架构
整体架构
天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由地面监测网络和遥感监测网络两部分构成(见图1)。
图1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架构
地面监测网络
地面监测网络由地面生态监测站和固定样地构成(见图2)。在全市森林、城镇、农田、草地、湿
地、灌丛等不同生态系统布设相应地面生态监测站,同时按照“单站多点”模式在监测站附近布设固定
样地,获取生态系统内水、土壤、大气、生物等各要素信息,若存在不宜建站区域也可单独布设固定样
地。
遥感监测网络
遥感监测网络由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构成(见图2)。按平台高度划分,航天遥感平台
高度位于大气层以外,可获取区域尺度的信息;航空遥感平台高度位于数百米到数千米,可获取景观尺
度的信息;地面遥感平台高度位于近地面,可获取近距离地面信息。
2
DB11/T2175—2023
图2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示意图
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的设置应客观、准确反映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及其生境的整体状况,科学地体现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稳定性和复杂性。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监测指标具体参见表A.1和表A.2,实际应用中可依据
监测对象和目的选择监测指标。
5地面监测网络
地面生态监测站
5.1.1布设原则
地面生态监测站布设原则如下:
a)代表性,布设区域能够代表监测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和总体水平;
b)稳定性,布设区域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c)便利性,布设区域交通易达,网络覆盖,便于观测与数据传输。
5.1.2布设方法
5.1.2.1地面生态监测站应依据监测目的和生态系统类型,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因素后
进行布设。
5.1.2.2森林生态系统地面生态监测站建设应考虑以下内容:
a)覆盖不同山脉、不同区域;
b)覆盖保护区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c)覆盖不同森林类型。
5.1.2.3城镇生态系统地面生态监测站建设应考虑以下内容:
a)监测人居环境为主,位于人口聚集区域;
b)包括不同公园绿地类型。
5.1.2.4农田生态系统地面生态监测站建设应考虑以下内容:
3
DB11/T2175—2023
a)选择区域相对稳定、耕种历史较长;
b)选择区域包含主要作物类型。
5.1.2.5草地生态系统地面生态监测站建设应考虑以下内容:
a)选择典型天然草地分布区域;
b)选择分布相对均一、连片集中的草地。
5.1.2.6湿地生态系统地面生态监测站建设应考虑以下内容:
a)覆盖典型湿地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b)覆盖不同湿地类型。
5.1.2.7灌丛生态系统地面生态监测站建设应考虑以下内容:
a)选择典型灌丛分布区域;
b)区域植被以灌丛为主,分布面积不宜过小。
固定样地
5.2.1布设要求
样地数量可根据生态系统面积决定,具体数量可参照《县域陆生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
定》设置。森林生态系统样地面积为10000m2,样地大小根据森林类型和地形有所调整;草地生态系统
样地面积为400m2;湿地生态系统样地面积为10000m2;农田生态系统样地面积为10000m2;城镇生态
系统样地面积为400m2~10000m2。样地内布设监测所需的样方和样线,样线根据实际监测需要长度可超
出样地范围。
5.2.2布设原则
固定样地布设原则如下:
a)代表性,样地能反映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涵盖生态系统主要信息;
b)稳定性,样地一经布设,原则上不得变更;
c)安全性,在生态系统类型一致的平地或相对均一的缓坡坡面进行布设,地形不宜过于陡峭,确
保监测人员安全作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25018-2023 核电厂常规岛与辅助配套设施可靠性数据管理导则 2023-10-11
- NB/T 11306-2023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滤波器用电抗器 2023-10-11
- NB/T 11303-2023 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设备技术规范 2023-10-11
- NB/T 11308-202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小型固定式发电系统 性能测试方法 2023-10-11
- MZ/T 204-2023 地名标志耐候性能试验方法 2023-11-15
- NB/T 11304-2023 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设计规范 2023-10-11
- NB/T 33017-2023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运营服务系统技术规范 2023-10-11
- NB/T 11302-202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运营平台信息安全技术规范 2023-10-11
- NB/T 11305.1-2023 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 第1部分:总则 2023-10-11
- NB/T 11307.1-2023 电力设备与材料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第1部分:总则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