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1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952—2017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resistanceidentificationofricetoNilaparvatalugensStå1
2017-10-23发布2018-01-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6/T952—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人工接虫鉴定.......................................................................2
4田间自然发虫鉴定...................................................................2
5评价规范...........................................................................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调查表......................................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稻对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流程图..................................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水稻褐飞虱识别特征..............................................7
I
DB36/T95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
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英娟、徐雪亮、王奋山、刘子荣、肖叶青。
II
DB36/T952—2017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的人工接种鉴定、田间自然发虫鉴定和评价分级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水稻
包括栽培稻和野生稻。
2.2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å1)
半翅目,同翅亚目,飞虱科。
2.3
抗性
水稻具有的抵抗褐飞虱危害的能力。
2.4
人工接虫鉴定
人工将褐飞虱若虫接到测试样品上,通过测试样品受害情况,鉴定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
2.5
田间鉴定
测试样品种植于大田中,通过田间自然发虫鉴定测试样品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
2.6
对照品种
为保证抗性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减少年度间和环境条件造成的差异,在鉴定时设置相对
已知的抗虫和感虫品种。感虫对照品种为TaichungNative1(TN1),抗虫对照品种为RathuHeenati(RH)。
1
DB36/T952—2017
3人工接虫鉴定
3.1苗期抗性鉴定
3.1.1虫源准备
按照每份测试样品3株TN1饲养苗的数量准备虫源。当TN1饲养苗长到分蘖盛期时,每株接入怀卵褐
飞虱短翅型雌成虫10头,每份测试样品共准备30头怀卵雌成虫。3d后拍出产卵后的成虫,将带有卵块的
饲养苗置于80目尼龙网罩内。正常水肥管理,待生长至2~3龄若虫时用于接虫。
3.1.2测试及对照样品准备
于怀卵褐飞虱雌成虫接入饲养苗3d后,测试样品开始浸种1d~2d,TN1晚浸种1d,RH提前浸种1d。
浸种后在35℃恒温箱中催芽1d~2d,然后播种在塑料盆内(60cm×40cm×15cm),每重复20株,每品种设3
次重复。播后4d定苗,每重复保留15株。
3.1.3接虫
在测试秧苗长至2~3叶期时,每株接入褐飞虱2~3龄若虫5~7头。
3.1.4接虫后管理
稻苗接虫后,罩上80目尼龙网罩。正常水肥管理。
3.1.5抗性调查
当感虫品种TN1死苗率达到95%以上时调查抗性结果。结果记载于附录A表A.1中,抗性等级见表1。
3.2成株期单株接虫鉴定
3.2.1虫源准备
根据预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6124-2017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作法 2017-11-15
- SY/T 6270-2017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固井、压裂管汇的使用与维护 2017-11-15
- SY/T 6485-2017 聚合物驱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编写规范 2017-11-15
- SY/T 5918-2017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保温层修复技术规范 2017-11-15
- SY/T 6258-2017 有杆抽油系统(常规型)设计计算方法 2017-11-15
- SY/T 6126-2017 抽油机、电动潜油泵和螺杆泵油井生产指标统计方法 2017-11-15
- SY/T 6064-2017 油气管道线路标识设置技术规范 2017-11-15
- SY/T 6150.1-2017 钢质管道封堵技术规范 第1部分:塞式、筒式封堵 2017-11-15
- SY/T 5873-2017 有杆泵抽油系统设计、施工作法(双语版) 2017-11-15
- SY/T 5921-2017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范 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