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686-2014 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与图示

GB/T 30686-2014 Bronze and iron collection’s disease and illustr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0686-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22
实施日期
2015-07-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的基本术语、病害及其图示。
本标准适用于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收藏保管单位收藏的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的记录与图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起草人:
杨小林、李艳萍、马立治、潘路、铁付德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1.080.99

A14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0686—2014

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与图示

Bronzeandironcollection'sdiseaseandillustration

2014-12-22发布2015-07-01实施

GB/T30686—2014

目次

刖B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1

5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图示2

附录A(资料性附录)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照片示例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图示使用范例8

参考文献10

GB/T30686—2014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小林、李艳萍、马立治、潘路、铁付德。

T

GB/T30686—2014

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与图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的基本术语、病害及其图示。

本标准适用于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收藏保管单位收藏的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的记录与图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90—1993技术制图比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青铜质文物bronzecoHection

以铜锡铅合金为主要基体材料的器物,通常也称为“青铜器”。

3.2

铁质文物ironcollection

以铁为主要基体材料的器物,通常也称为“铁器”。

3.3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bronzeandIroncollection'sdisease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因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而造成的腐蚀现象。

3.4

病害图示diseaseandillustration

以图形为主要特征记录表示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类型的图标。

4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

4.1残缺(incomplete)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受物理和化学作用导致的基体缺失。示例参见图A.1。

4.2断裂(fracture)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由于应力作用或人为损伤,使器物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现象。示例参见图

A.2。

4.3裂隙(crack)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表面或内部开裂形成的缝隙。示例参见图A.3。

1

GB/T30686—2014

4.4变形(deformity)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因受外力作用导致形状发生的改变。示例参见图A.4。

4.5层状堆积(layereddeposit)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因发生层状腐蚀而导致其腐蚀产物分层堆积的现象。示例参见图A.5。

4.6孔洞(perforation)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腐蚀形成的穿孔现象。

4.7表面硬结物(surfaceencrustation)

青铜质和铁质文物表面覆盖铭文和花纹的硬质覆盖层。示例参见图A.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